登陆注册
7219000000012

第12章 江宁霸主,威震东南(1)

汉阳的一把火

冯国璋重振旗鼓,已经到了1911年。熟悉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这一年爆发了著名的辛亥革命。也正是这场革命,让冯国璋和他的老领导袁世凯再次被推到了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这不能不让人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是永远无法平静生活下去的。

1911年10月10日,南方的革命军在武昌发动了起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这座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十分重要的中国中部城市,著名的辛亥革命便由此开始。

武昌起义爆发的时候,冯国璋还在河北东部滦州附近为北洋军的秋季操演(简称“秋操”)做准备。正如在前面讲到的那样,北洋军几乎每隔几年,甚至有些时候,还会连续两年举行大型的军事操演。这样做,既是为了检验训练成果,也是为了显示军威。

这一次也不例外,为了能把秋操办好,这年的九月份冯国璋就来到了滦州。他首先选好了秋操的地址,就是直隶省的永平(今天的芦龙)。然后,按照以往的程序,他开始安排参加秋操的军队有条不紊地进人永平地区。

组织一次秋操,对于经验老道的冯国璋来说,可以说是家常便饭。可是,正当他心平气和地做着秋操准备工作时,却突然听到了武昌起义的消息。很快,包括这次秋操在内的几乎一切大型活动都取消了,清政府这个时候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镇压起义军,平息内乱,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清政府的担忧和恐惧是毋庸置疑的,要知道就在武昌起义之前,也就是在1911年春天的时候,爆发的广州起义已经让清政府忙得焦头烂额。当时,清政府又没有了袁世凯这样的军事将领,原来的北洋军由于袁世凯的离开,虽然必须奉命前去镇压,但是却只是敷衍了事。因此,事隔半年又来了一次大的起义,清政府着实胆战心惊,只好赶紧调兵遣将前往武昌镇压。

当时,清政府真正掌握的军队只有14个镇的新式陆军,外加18个混成协的新式陆军。表面上看来,军队数量还是可观的,而且都是装备精良、作战有力的新军。但是,这么多军队并不是都在北方,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布置于南方各省的。更恼火的是,这些分布在南方的新军,在武昌起义的前后都已经加入了所谓“叛军”的行列。换句话说,到了这个紧急关头,清政府真正用得上的便只有原来的北洋六镇军队了。

很显然,这个时候的清政府,最急需的便是找到德高望重的军事将领,由其带领北洋军南下镇压起义。不用多想,这位军事将领的最佳人选就是忠诚踏实的冯国璋。不过,当时的冯国璋因为前面提到的各种原因,思想上有些消极罢工的情绪。因此,武昌起义爆发两天之后,也就是10月12日,清政府只好先让陆军大臣荫昌率领正在永平参加秋操的北洋军第二镇和第四镇各一部,火速赶往武昌镇压起义。就这样,冯国璋主持的这次秋操,便因为突如其来的起义而中断了。

实际上,以载沣为首的清政府很清楚,荫昌并不是什么将才,在北京办点公务还可以,要说到领兵打仗、真刀真枪地干,荫昌不是那块料。因此,几经考虑,清政府做出了以下一些补充行动。

首先,在奕勖等人的全力保荐之下,载沣暂时搁置了对袁世凯的仇怨,任命他为湖广总督,目的很明显,就是要以高官来诱他出山。

其次,清政府重新组编了北洋军,将原来的各镇军队编成了三个军。其中,由荫昌率领的已经赶赴武昌的陆军第二镇和第四镇为第一军;陆军第一镇加上北京的禁卫军为第三军,由载涛统领,任务就是保卫首都。

至于第二军,清政府让冯国璋统领,下面包含了第五镇新军、混成第五协和第三十九协等军队。在三个军之中,冯国璋统领的第二军实力最为强大。

清政府之所以这样安排,其实就是为了让冯国璋带领第二军紧随荫昌之后,增援第一军。

然而,清政府的如意算盘这次打错了。载沣等人没有想到,袁世凯居然借口自己正在生病,坚持不肯赴湖北就任。不仅如此,就连冯国璋,也跟他们来了个软磨。

接到率军南下镇压起义的命令后,冯国璋不是不执行命令,他还是很快组织好第二军南下了。只不过,他这一南下,就像是蜗牛爬一样。别说是“火速”赶到湖北增援第一军,就连快跑都算不上,行军速度十分缓慢。毫无疑问,冯国璋的这种举动,是他前段时间消极罢工情绪的自然流露。

实际上,当时除了冯国璋之外,其他北洋将领如段祺瑞等人,同样也是对清政府的各种法令、政策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

也就在冯国璋消极罢工的时候,南方各省的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且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几乎可以说,革命的熊熊烈火已经在整个长江流域燃烧,甚至有再次蔓延到珠江流域的可能性。

在这样的局面之下,清政府明白,如果再不对北洋军将领,尤其是袁世凯改变态度,委以重任,他们恐怕连最后能够利用的军事力量都没有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10月下旬的时候,孙中山和黄兴又赶到了武汉。革命党人的这一举动,无疑是要据守武汉,甚至想要跟清政府来个划江而治,把大好江山一分为二。

此时,以载沣为首的清政府已经顾不得以前的政治恩怨了,就算袁世凯是政敌,也只能请他出山主持大局。10月20日,徐世昌受奕勖的委派,赶到彰德府催促袁世凯尽快就任湖北总督一职。可是,就像上文说的那样,一个小小的总督又怎能人得了袁世凯的法眼?袁世凯不出山不说,一出山肯定是要获得更大权力和更高地位的。

看到自己的老部下徐世昌来了,袁世凯显得比较高兴。他很快就表示,如果想要自己出山,必须满足一系列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己必须有指挥军队的全权,清政府不得干涉。清政府还必须立即召开国会,组织一个责任内阁,大力改革政治等。

除了这些条件,袁世凯还专门提出,清政府要立即让冯国璋赶到彰德来与自己见面,目的是为了让冯国璋“协理军机”。这样做,一方面显示了袁世凯对冯国璋的信赖和倚重,另一方面也是袁世凯在为自己的即将出山打好人际基础。从这些举动,我们看得出来,袁世凯在彰德府根本不是闲情雅致地隐居,而是时刻关注着国内外政治的变动情况。

袁世凯的这些条件,对于清政府来说毫无疑问是十分苛刻的。然而,事已至此,再苛刻的条件也只能咬咬牙接受了,只要袁世凯能出山稳定局势,恢复清政府的统治秩序就行。于是,很快清政府就表示,接受袁世凯的几项条件。

就这样,10月23日,冯国璋赶到了彰德府与袁世凯见面。老朋友见面,自然十分激动和开心。不过,这时还不是高兴的时候,他们两人都明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

于是,袁世凯很快就向朝廷上奏,建议让冯国璋代替荫昌,统领第一军。

对于这个建议,清政府可以说是求之不得,立即就批复了下来,由冯国璋担任第一军的军统,段祺瑞为第二军的军统。于是,镇压武昌起义,仿佛就成了北洋军和南方革命党人之间的个人恩怨。

不仅如此,10月27日,清政府还委任袁世凯为钦差大臣,全权负责湖北事宜。到了此时,袁世凯“隐居”彰德府的生活正式结束,他心满意足、满面春风地出山了。

接下来,就是冯国璋率领北洋军镇压武昌起义了。不得不说,镇压起义的头功还是要归于冯国璋,至于袁世凯,此时正在谋划如何获取更多的政治权力。因此,他只是于10月30日进驻了湖北孝感,在那里坐镇指挥,而具体的军事事宜,基本上都是冯国璋在办理。

冯国璋是29日赶到汉口城外的。这一次,他没有再故意拖延时间了。冯国璋一到汉口,就立即组织北洋军向驻扎在汉口的起义军发起猛攻。实际上,在冯国璋下令进攻汉口前,第一军的李纯、王占元和陈光远等北洋将领早就已经包围了汉口镇。因此,冯国璋一声令下,他们就立即率军顺利地攻入了汉口。

要知道,汉口是一个没有什么险要可以防守的城市,因此当北洋军攻进来之后,起义军只能与之展开巷战。在他们看来,北洋军再厉害,还是不熟悉地形,自己即便打不赢,也可以借助着熟悉环境,延迟北洋军最终占领汉口的时间,这样的话就可以为其他地区的起义军争取时间了。

汉口起义军的军事策略明显是十分正确的,他们有效地破坏了北洋军在短时间内占领汉口的计划。这一下,冯国璋简直是气愤之极。他知道,再这样跟起义军在汉口展开街巷战,北洋军不仅会损失惨重,而且更重要的是绝对会拖慢北洋军其他部队的作战计划。

想来想去,冯国璋决定使用火攻,也就是放火烧掉汉口城。到了10月29日,冯国璋见部队依旧在汉口与起义军纠缠,于是便让比较熟悉汉口地形的易乃谦担任进攻汉口的前沿部队司令官,负责烧出一条出路来。

最开始,按照冯国璋的布置,易乃谦率领的前沿部队放火焚烧了通往汉口的必经之路歆生路。这条道路扫清之后,北洋军得以顺利推进到市中区。

10月30日和31日两天,北洋军遭到了大量埋伏在市中区的起义军的阻击。不仅如此,当看到北洋军因为不熟悉地形而有些败退时,起义军组成了一支敢死队,英勇顽强地向北洋军发起了反攻。眼前的场景让冯国璋又惊又怕,他还真没见到过如此不要命的“叛军”。

无可奈何之下,冯国璋只好命令大部队先行后退,再次让易乃谦率领前沿军队纵火烧城。这一次,易乃谦的部队没有留情,直接将汉口全镇都给烧着了。其中,火势最旺盛的是从桥口至蔡京巷的一片商业区域,几乎成了一片火海。

尽管如此,守卫汉口的起义军依旧在顽强地反抗,以至于冯国璋都只能向袁世凯报告说“匪人顽强抵抗”,一时之间难以攻下。不仅如此,冯国璋还对袁世凯叫苦道:“西北风暴作,汉镇火愈烈,我军持续攻扫,节节巷战,每攻一段,冒火蹈险,又为匪暗击,艰苦不可言状。”

可以想象,这次汉口攻城战,应该是冯国璋军事生涯之中比较难熬的战役,而袁世凯此时又不断催促冯国璋尽快拿下汉口。冯国璋着急了,干脆命令所有部队都人城焚烧,甚至不惜将整个汉口烧成一片瓦砾地。

就这样,在三天三夜的大火之后,历史悠久的汉口镇几乎全毁了,百姓无家可归,流浪街头,死伤无数。冯国璋火烧汉口,虽然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确实是他政治生涯之中并不光彩的一笔。

拿下汉口,让北洋第一军疲惫不堪,因此冯国璋下令,全军进驻汉口进行休整。冯国璋这样做,在一般情况下是明智之举。试想,一支疲惫之师,又怎么可能继续进攻养精蓄锐、以逸待劳的武汉起义军呢?更何况,当时的起义军正处于士气旺盛的时候。然而,冯国璋的这个做法,在当时的局势变化下却不得不予以改变。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就在冯国璋率军火烧汉口那段时间,中国有好几个省份都相继宣告了独立。最早宣告独立的省份是湖南、江西和山西,接着上海、贵州、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福建等省也宣告了独立。

在这样的局面之下,一些军队将领也开始给清廷施压,比如10月29日驻守在滦州的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等人,就向朝廷电奏了一个所谓的“改纲12条”,其中心内容就是要求清政府尽快组织一个责任内阁。

全国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让清政府再也坐不住了。在收到了“改纲12条”之后,载沣等人明白,假如再不采取行动,军队都要起来反对自己了。

而此时,他们能够依赖的,也只有政治强人袁世凯以及事实上效忠于他的北洋军。于是,1911年11月1日,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准备通过他跟南方的革命党人进行谈判或者展开战争。

而在袁世凯这方面,这个时候,更重要的是如何来获取更大的权力。实际上,还没等清廷任命自己为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就已经在10月下旬的时候,通过襄阳人刘承恩,与革命党领袖之一的黎元洪秘密取得了联系,而目的就是要试探一下是否能与革命党人进行“和平谈判”。

随后,刘承恩和一同前去武汉的蔡廷干见到了宋教仁等革命党领袖,他们对宋教仁说,只要革命党人赞成君主立宪制度的话,北洋军可以立即停止进攻。然而,当时北洋军正在猛攻汉口,起义军死伤惨重,宋教仁等人当面拒绝了袁世凯的“好意”。不过,宋教仁等人还是对刘承恩和蔡廷干表示,只要袁世凯愿意“反戈一击”,跟革命党人一起推翻清朝统治,那么“将来自可被举为大统领”。。

很快,刘承恩和蔡廷干就把消息带给了袁世凯。袁世凯心想:“我自然是要当大统领的,但是一来我非常清楚大统领不是那么容易当的,二来我干嘛要与你们这些‘叛军’合作?”

于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同时也是为了给以后的谈判抬高政治筹码,袁世凯下令冯国璋停止休整,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汉阳镇。这样一来,冯国璋原本准备在汉口多休整几天的计划就被打破了。

尽管如此,冯国璋还是立即执行了袁世凯的命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冯国璋就是一个典型的效忠于清王室的将领。他虽然也忠诚于袁世凯,但是在面对革命党人起义的时候,冯国璋一开始是坚决地站在清政府这一方的。

除此之外,自从袁世凯下台之后,冯国璋呆在官场上很没意思,几乎每天都是处于消极罢工的状态。武昌起义爆发之后,他认为这是自己最好的建功立业机会。

同类推荐
  • 雷锋·榜样的力量

    雷锋·榜样的力量

    本书分为了雷锋日记和雷锋故事两个部分,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雷锋人生、汲取雷锋精神,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鲜活可爱的雷锋。本书史料真实、内容翔实。许多珍贵资料来自于中国雷锋研究会、抚顺雷锋纪念馆、湖南雷锋纪念馆、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一千多年过去了,依然有很多人对神秘繁华的大唐盛世充满谜团,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无疑是最为隆重的一笔。他幼年熟读兵法,少年投身行伍;隋末群雄逐鹿,他与父兄推翻了隋末的残暴政权,建立李唐王朝;“玄武门之变”继而夺取得皇太子的地位,从此君临天下。他一生心系万民,勤奋工作。他的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勤俭治国的作风更堪称历代帝王的典范,从而开创了大唐盛世。让我们带着景仰去了解这位神秘的千古大帝,了解隋末唐初风云变幻。
  • 妹妹宋慧乔

    妹妹宋慧乔

    韩流在中国的影响力不容小觑,韩星、韩剧、韩国整容……当人们对这些格外熟悉了之后,宋慧乔就仿佛是个异类,她的“非整容”就是最大的卖点,一切都向亚洲最主流的审美观靠拢。于是,她就有了另一个头衔:邻家妹妹。
  •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本书以钱钟书和杨绛的相遇、相知、相守、相忆为主线,贯穿两人一生的创作与生活经历,重现一曲温情的岁月留声。钱钟书与杨绛,一个是清华才子,一个是南国佳人。他们的爱情,始于初见,终于死别。不折腾,不做作,不张扬。这一种相守,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入时光里。因为懂得,所以不离不弃。他们拥有最契合的灵魂,最温暖的坚守,纵使最后生离死别,却依然延续着那份珠联璧合的甜美爱情。
  • 炉边谈话

    炉边谈话

    本书为了方便读者理解,给每篇“谈话”都加了小引,作了尽可能详尽的注释,并以“危机·人民·领袖—罗斯福‘炉边谈话’及其他”作为代前言,简介了罗斯福的生平和“炉边谈话”的背景、特点、影响等。
热门推荐
  • 开元释教录略出

    开元释教录略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尸山隐灵歌

    尸山隐灵歌

    这是怎样一个悲惨的世界?人族竟像牲畜般被其他异族圈养、奴役,变成了它们的私有财产,变成了它们的口中佳肴!黑暗血腥的历史,数万年的血与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一切的一切,只因为他们太过弱小,只因为他们背负着上古的诅咒,是永世镇封的天弃之族!如果弱小是一种罪,谁能带领他们赎尽自己的罪?”我,风羲,此生必将破开天道,诛绝异族!”于是,他的剑之所指,便是尸成山、血成海!异族一日不灭,他的剑,便一日不休!
  • 救世魔尊

    救世魔尊

    神州之地幅员辽阔,四洲并立,奇幻无比,且看主人公辰羽,如何历经艰险,打破禁锢,笑傲天地!!!!
  • 我的王妃是杠精

    我的王妃是杠精

    片段一:卢清浅-“哥们儿,咱们打个商量。能不能就当个普通朋友。”轩辕灏轩-“我是不会碰你此等粗鲁无耻之女的。”片段二:颜玉莹-“灏轩,忘了我吧!”“为什么?给我当王妃,不比给三哥当妃子要好吗?”“但是,你只是个王爷,而太子是储君。你是知道的,我的梦想是当皇后,而你却不会成为皇上,所以,我只有给太子当了侧妃,才有成为皇后的机会。”“难道,权力就那么重要?”片段三:凌晨曦-“每次看见你一展笑颜,我便心满意足。
  • 无限斗魂天下

    无限斗魂天下

    事件经历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鬼怪陆离的电影桥段的故事,并且出现了以一个兑换的神秘空间,不断的经历重生死亡,从死亡中汲取生存下来的营养,就因为同学放鸽子的原因,被踹进了通往神秘空间的列车,睁开眼睛后,眼前是一片杀戮为基础的无垠空间,强大的敌人虎视眈眈的望着挣扎痛苦的新人。世界是一个杀戮为营养物的偶然间产生的尤物,谁也没办法用正常思维理解,一个正常玩战略游戏的废柴男却成了一名救世主,利用杀敌的奖励点强化身体,夺取他人的装备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这就是柔弱强势世界的法则,死亡就是底线....
  • 我家仓鼠很傲娇

    我家仓鼠很傲娇

    仓鼠很萌——这是林雨汐听懂仓鼠说话之前的想法仓鼠什么的最讨厌了!——这是林雨汐听懂仓鼠说话后的想法如果有一天,你听懂仓鼠说话了,并且只有你听得懂,你该怎么办?如果有一天,你听懂仓鼠说话了,但仓鼠天天损你,你该怎么办?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仓鼠智商比你还高,你该怎么办?“臭嘟!我炖了你!”
  • 蜀山节度使

    蜀山节度使

    人间九州:豫荆雍梁、冀兖青徐扬。九州修士只有三个终点:入魔、老死、飞升。九州看似与现实世界毫无关联但偶尔也来客人比如宇航员王三尺在出舱维修时不小心关上了舱门......于是,他重生到了九州大地新的身份证上叫楚凌微这一次,他要走修仙之途
  • 雷龙战神

    雷龙战神

    血月同天,魔龙重现。洪荒之境,万尸骨枯。一个垃圾的崛起,翻天覆地的神通。错综复杂的血脉,扑朔迷离的神秘势力。血脉贲张的打斗,传奇般的成神之路。让我为诸君一一揭晓……(新人新书,看了以后,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你们的意见和建议,是龙吟十分需要的。)
  • 黄河垂钓

    黄河垂钓

    一个不负责任的师傅,一个是一付流氓做派的徒弟。徒弟一路走来不是为了所谓的无敌仙界,而是为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师傅寄希望于徒弟,希望其能为自己脸上争光,而徒弟却是有难处寄希望于师傅,每次惹祸都要师傅帮其擦屁股,使得师傅对其灰心,终于老天开眼找到一个不错的女娃欲让其传承自己衣钵的时候,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 将军府的异能大小姐

    将军府的异能大小姐

    她,二十一世纪绝色雇佣杀手。本是出身华夏古武世家,不料爹不疼,娘不爱。惨遭所谓的至亲之人迫害,一朝重生,但这是什么情况,一只“蛋生小狗……”。小狗就小狗吧,不过旁边一个美男这又是什么情况,在加上怪怪的老头又是什么情况。传闻将军府面相丑陋,一身怪病生死不知的嫡出大小姐是”本小狗“这又是什么情况。还有对面一位如玉如雪的少年笑眯眯贼贼地盯着本狗毛又是什么情况。他,异性王府不出世的天才王爷,如春日暖冰,却偏偏盯上了茫茫人海中的它,爱不释手。且看上演一场爱与追逐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