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代魏建立西晋,晋太康元年(280年),晋军攻入建业灭掉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建立了大一统的西晋王朝。魏、晋两朝在处理东北边疆及民族问题上的差异较为明显。曹魏针对东北,主要是采取武力征服的方式,相继攻打公孙氏与高句丽。而西晋作为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而致力于统一中国,希冀成为替代统一汉帝国合法地位的东亚世界秩序中心,因而改变了魏时消极的东北边疆政策。西晋的边疆民族管理政策以招抚为主,力求稳定发展。对于东北地区,泰始十年(274年),晋武帝便复置平州于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统领辽东、昌黎、玄菟、带方、乐浪等五郡,又在襄平设置护东夷校尉。由此管理东北及朝鲜半岛北部民族。据《晋书·武帝纪》记载:“(咸宁元年)鲜卑力微遣子来献。……(咸宁二年)东夷八国归化。”
史料记载了东北民族对于西晋王朝的朝贡,同时在东北地区考古发现的晋代官印就有晋乌丸归义侯”金印、“晋鲜卑率善中郎将”银印,“晋高句骊率善邑长”“晋高句骊率善仟长”等。体现出大一统王朝对于边疆民族具有一定的向心力,在西晋王朝的统一管控之下,边疆民族得以稳定发展。
在西晋招抚的民族政策下,高句丽与西晋一朝并无大规模征战发生,关系一直较为平稳,并逐渐从毌丘俭征讨一役中恢复国力。至西川王时,强化与西部的联姻关系,并解决西部梁貊问题,使得西部疆域得以恢复,西北境已达到今抚顺地区。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稳固与提升。与此同时,前燕慕容氏政权崛起于辽西地区。慕容氏是东胡的后裔鲜卑族的一支,原居于鲜卑山。曹魏初年,慕容鲜卑逐渐南迁到辽西地区,史载:“莫护跋,魏初率其诸部入居辽西”。在中原先进农业文明的影响下,结束了单一的游牧经济,开始了农业生产生活,整个部族从长期游移中稳定下来,并具有一定的经济、军事实力。景初二年(238年),司马懿率兵伐辽东公孙渊,莫护跋出兵协同曹魏攻打公孙渊,因功受赏,“拜率义王,始建国于棘城之北。”
由此定居于棘城(今辽宁省阜新市附近)。正始五年(244年),幽州刺史毌丘俭征高句丽,莫护跋之子木延领兵从征有功,曹魏对其加号左贤王。莫护跋之孙涉归,又“迁邑于辽东北”257。马长寿认为此“辽东之北”当位于今彰武之北,边栅以外之地,258由此进一步向辽东中心地带靠近。太康五年(284年),涉归死后,慕容廆在鲜卑内部的权力斗争中脱颖而出。太康六年(285年),慕容廆在今辽宁朝
西晋时期,慕容氏崛起后,与高句丽展开了辽东之争,这种白热化的争夺,最终导致了高句丽战略目标的转移,高句丽在“西进”辽东的同时,“南进”攻取了乐浪、带方郡,高句丽“南进”发展战略最终确立。
西晋末年政治腐败,国内政治矛盾尖锐引发了一系列的叛乱,导致了西晋对于边疆管理的失控,北部边疆陷入了诸族角逐的混乱局面,平州刺史和护东夷校尉失去了控制力。此时慕容氏崛起,高句丽实力亦逐渐恢复,两者都欲趁中原板荡之际,向辽东地区扩张自己的势力。
慕容廆首先发动了对高句丽的试探性进攻,于元康三年(293年)、元康六年(296年)两次进攻高句丽,关于战争的详情,《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烽上王记载道:
烽上王二年(293年),秋八月,慕容廆来侵。王欲往新城避贼,行至鹄林,慕容廆知王出,引兵追之。将及,王惧。时,新城宰北部小兄高奴子,领五百骑迎王,逢贼奋击之,廆军败退。
烽上王五年(296年),慕容廆来侵,至故国原,见西川王墓,使人发之。役者有暴死者,亦闻圹内有乐声,恐有神乃引退。……王以高奴子尉新城太守。善政有威声,慕容廆不复来寇。
根据史料分析,慕容廆第一次出兵高句丽,烽上王虽未战先逃,但幸得新城小兄高奴子的奋力抗击,从而击退了慕容廆。慕容廆第二次出兵高句丽,攻至故国原,但却因西川王墓中传来乐声而引退,最终以这样颇具戏剧性的理由无功而返结束了战争。总观慕容廆主动出击高句丽的这两次战争,慕容氏为攻势,高句丽为守势,但慕容氏并未有可称道的战功。说明经过半个世纪的休养,高句丽已经从毌丘俭征讨一役中恢复了实力,此时与慕容氏政权实力当不相上下,二者处于一种对峙的态势。
及高句丽美川王即位后,一改烽上王时期对外畏首畏尾,对内大兴宫室的作法。其任用贤臣,体恤百姓,努力发展生产,使高句丽的国势渐趋强盛,进而展开了对辽东的争夺。
美川王时期意在夺取辽东地区,而此时辽东为慕容氏所控,文献中虽未详细记载两者的战事,但史籍有载:“句丽王乙弗利频寇辽东,廆不能制。”这说明高句丽与慕容氏此时围绕着辽东地区,仍有较大的矛盾,只是慕容廆无暇顾及。此时慕容廆忙于吸纳流民,致力于改革内政,史载:“唯慕容廆政事修明,爱重人物,故士民往往复去之。”
高句丽寇钞辽东,回击了慕容廆在烽上王时期的两次进攻,意图与慕容氏展开争夺。
高句丽与慕容鲜卑之间并无历史积怨,只因两者地域相邻,而又皆欲扩张势力,因欲占据辽东成为二者的利害冲突点。对此金毓黻分析道:“自晋永嘉之乱,平州刺史兼东夷校尉,威信逐渐失坠,无复有制统东夷之能力。慕容氏既崛起于辽西,而句丽伸张其势于辽左,终于同处一隅,国境接触,利害时有冲突。”高句丽与慕容氏的辽东之争,直接促成了高句丽“南进”发展战略的制定,影响了高句丽的发展走向。
高句丽统治者,素以服饰华丽,宫室壮观,来炫耀权势,对王都、宫殿修了又修。由于战争的破坏,王都被毁、迁徙劳动者因修都城、宫殿所承担的徭役无休无止,修了王城修棘卫城,为了军事防御,还要修筑许多山城。这些浩大的工程,既加重了劳动者的负担,又破坏了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发展,成为高句丽社会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烽上王在位仅九年,便被废自缢身死。葬于烽上之原,号曰烽上王。高句丽第十五世王为美川王,名乙弗,又叫优弗。他是平西川王之子古邹加咄固的儿子,初烽上王疑其弟咄固有异心而杀之,其子乙弗害怕遭受迫害而逃遁。
在他逃难时,遭受了一些苦难。开始他逃到水室村阴牟家佣工,阴牟不知其底细,使之甚苦,其家侧草塘蛙鸣,使乙弗整夜投瓦石以禁蛙声。白昼再督其砍柴,不许停息,不胜其苦。使其无法忍受,只干了一年便离开了阴牟家而去。再与东村人再牟贩盐,乘舟抵鸭绿,将盐寄存于江东思收村人家,其家老要盐,给以斗许,再要没给,老妪怨恨,偷着把鞋放在盐内,乙弗不知,负盐上道,走在路上,老妪追来,诬其偷鞋,并告到鸭绿宰官府。宰以鞋价以盐抵之,并受杖责毒打才放之,于是弄得形容枯槁,衣裳褴褛,人见之不知其为王孙也。
美川王乙弗在其伯父烽上王被废之后继位为王。经过上两代几十年的恢复发展,集中精力医治战争创伤,国力又逐渐强大起来,从而使这位不务实际、极力向外扩张的统治者,便接二连三发动侵略战争,要用武力争夺辽东及乐浪地区。
公元302年秋,美川王亲统三万大军,侵犯玄菟郡,掳获八千多战俘,移之平壤城。
逐鹿中原之战,即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