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橘这一晚睡得很香,他想通了其中的关节,突然豁然了,既然历史记载今天死不了,那我就顺其自然,让自己好好调整,好去西川之地。
天还没怎么亮,宣旨太监,就来了。
“陛下有旨,宣皇太子司马遹觐见。”
孙橘穿好衣服,很认真的喝了一碗十宝粥,吃了一份肉干,然后随着宣旨太监一起去了皇城。
“公公,父皇召见,是否有什么急事?”
宣旨太监瞅了孙橘一眼。说道:“杂家,听说是要殿下陈述一下前日夜间皇后娘娘宫中醉酒之事。”
孙橘从口袋中拿出一个小袋子,趁人不备,塞到宣旨太监手里,说道:“一点小意思,一会公公在父皇身边,为我说几句话。”
选旨太监,姓曹,本来是魏国的贵胄,只因曹爽被杀,被贬九族,没办法从小在宫中做事,本来是没什么前途的,可是大家不要忘了,曹操的祖上,那可是十长侍之一,祖传的功底还在。
缓步走到孙橘身边说道:“殿下,非老奴不帮,昨日陛下震怒,召见公卿大臣,黄门令董猛为殿下作保,陛下才让殿下苏醒后,到宫内自检。”
“公公,汝视陛下,是何意?”
“陛下,昨日在花园饮酒,后登高而望,不知心中所想,但老奴觉得,陛下仁慈之君,只要太子殿下认错在先,老奴人为,应该没事,毕竟父子一场,陛下身后只有殿下。”
“感谢公公。”
孙橘又掏出个袋子,给曹公公递了过去,曹公公嘿嘿一笑,收入怀中。
一行人晃晃悠悠来到了皇极殿。
肥硕的晋惠帝,正在龙椅上,眯着,继位十年来,吃喝玩乐,什么也不管,哦对,也不知道怎么管,反正吧,你们玩你们的,我玩我的,就是这样,下面黑压压的一片,全是撅着屁股的公卿大臣。
“太子殿下到。”
“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惠帝突然醒了,肥硕的脑袋,眯着看了一眼孙橘,然后转头看了一下屏风后。
孙橘抬头,看了一下,果然,这个老妖妇果然在。
“遹儿,这可是你所写?”
曹公公从惠帝手中接过一张宣纸,孙橘恭敬的拿过来,看了一眼。
繁体字真难,只能瞎蒙乱猜,这也不是我所写呀。
“儿臣不知父皇从何处所得,儿臣不记得此事。”
“不记得此事?这是你母后拿给我的,你在你母后宫中所写。
“父皇,儿臣不知道母后从何所得?”
“你母后说是你醉酒之后所写。”
“父皇,您见儿臣是否醉酒过?”
惠帝,挠挠头,说道:“这倒是未曾见过。”
“父皇,儿臣是您的儿子,我们大晋从宣帝始,景帝,文帝,无不,父慈子孝,什么时候发生过太子夺权?”
“儿臣担任太子以来,多有薄名,虽的先帝爱宠,然皆为父皇所赐,儿臣时长惶恐,愿辞去太子之位,以父皇宽心。”
惠帝看着太子,又回头看看珠帘之内,突然笑了。
孙橘抬头,看看惠帝,这可能智商只有十岁吧。
“陛下,老臣以为,太子酒后失德,确实无法在担当此任,况陛下正值春秋鼎盛,可宽恕太子失德之罪,另选贤德之人,担任太子之位。”
孙橘侧眼一瞄,一个身穿吉服,站在大臣位第三的老头,持笏跪着,这老小子谁呀?一看就是对我恨之入骨呀。
这时只见王衍站出来说道“贾大人,此话差异,太子之事,陛下家事,你有何理由左右陛下,太子乃陛下所生,陛下仁德贤明之君,岂容你再此搬弄是非?”
孙橘眨眨眼,回忆起来,原来这老小子就是贾南风的大哥呀,贾大人好手段,历史上垂涎我现在的老婆王慧,和我结杠子,现在还想着落井下石。
想到这,孙橘看到太傅王衍身后站出来一大票人,乌压压跪倒一片。
“臣等以为,太子不可废。”
惠帝,这个时候露出傻傻一笑,其实惠帝真没有这个概念,一个智商只有十岁的皇帝,能做出什么决断?
“太子,你昨夜在皇后宫中,醉酒,胡言乱语,今日你提出辞去太子之位,朕要好好考虑。”
“考虑什么?”屏风后忽然走出一个极品丑妇,若说多丑?凤姐都比她好看百倍(非人身攻击)。
“太子都已经提出,陛下仁德之君,肯定要准呀。”
孙橘看上去,明显看到惠帝吓了一哆嗦,怪不得史书记载,贾南风悍妇一枚,果然古人诚不欺我。
“母后。”孙橘清清嗓子,说道“母后,说的对,儿臣愿辞去太子之位,让与母后之子,儿臣德不匹位,愿意去为父皇去西南戍边,此生不再回京都。”
“儿臣在西南,会每日焚香祷告,祝母后父皇万福金安,福禄绵长。”
下面朝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太子爷唱的哪出呀,就算是不做太子,也不至于去戍边呀,我大晋开朝三十多年,还没皇子戍边的道理。
王衍看太子决心以下,也只能借坡下驴,如果今天非得保住太子,那明天,后天保不住那天,还的再来这一出。
“老臣昨夜偶感风寒,四肢剧痛,请辞太傅之职,望陛下恩准。“
这一下就好说了,带头的撤了,助攻没了,太子的事就了了,
惠帝看着孙橘,突然说道:“朕听说,西南之地,瘟瘴横行,皇儿辞去太子之位,改封交州王领交州刺史,去西南戍边吧。”
这正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孙橘昨夜彻夜难眠,如果封在京城附近,难免被杀,要跑就跑的远远的,至少不会被在记恨。
然后皇上,皇后,太子,三人一出父慈子孝,亲人一家的场面又演绎一场。
众臣你看我,我看你,一场风暴,最后成这一出,让人突然觉得饿了。
曹公公一看差不多了,直接宣旨退朝了。
拥护皇后的大臣们,一个个趾高气扬的走了出去,太子一党,一个个如霜打茄子,摇头叹气走了出去。
资治通鉴记载:壬戌,帝幸式乾殿,召公卿入,使黄门令董猛以太子书及青纸诏示之曰:“遹书如此,今赐死。”遍示诸公王,莫有言者。张华曰:“此国之大祸,自古以来,常因废黜正嫡以致丧乱。且国家有天下日浅,愿陛下详之!”裴頠以为宜先检校传书者,又请比较太子手书,不然,恐有诈妄。贾后乃出太子启事十馀纸,众人比视,亦无敢言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