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祯与施琅——让自己成为稀缺资源
“关系好,不如离不了”,看官场关系远近、亲疏的人,对于这一点了解是颇深的。即使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不务正业,靠关系走后门发展的人,却总免不了需要能做实事的人。而这种有真才实学的人在历史上发迹上位的可能,至少有一半吧。这就是说,你既有本领,又有帮得上忙的关系,并且还是稀缺资源,那就绝对是非你莫属了。
话说中国元代历史上有一位经济官员,在元代为天下百姓丰衣足食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堪称“元代好人”。他就是以“非你莫属”方式发迹的王祯。
王祯,字伯善,山东东平人。不过遗憾的是,虽然王祯历史贡献大,但史书对他的生平记载很少,连生卒年月都难以考证。只知他从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开始担任过安徽旌德县县尹六年,又于元大德四年(1300年)改任江西永丰县县令。虽然看似县令官职低,但他至少也是一个县委书记兼县长,拥有人事、财政等多种权力,已经是不一般了。何况他生活的朝代是元代,当时全国人分四等,汉人只是处于三等或四等的位置,能干个县级主官十分难得。最值得敬佩的是王祯每到一地都政绩斐然,功业辉煌,尤其是他在农业科学和农业经济发展上的成就,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财富。他以自己的才华和实践,呕心沥血,写成《农书》一部,共二十二卷,内容涉及农业、纺织、机械、天文等多个方面,从具体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到科学理论,都有系统深刻的论述。《农书》虽出自县令之手,却不是为评职称而搞的东西,也不是由手下人捉刀带劳。相反,此书不仅是一部科学论著,而且渗透着王祯的政见和发展经济的谋略思想。因为此书,王祯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卓越成就的经济谋略家。
一开始,王祯出身并不怎么好,可以说是家境贫寒。据说发迹后王祯曾对一位朋友讲,早年他基本上过的是一种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有一次他们一伙人出远门,别人送给他们每人一块点心。其他人当场都吃了,只有他把东西留下来,千里迢迢带回家给儿子吃。因为他实在是没有余财可以为儿子买一份巧克力之类的食品。当时,王祯感触最深的是“富家一碗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碗灯,父子相对哭。”如果某一个地方官让家家拿点油出来点灯,那么富家子不会把它当回事,而王祯父子却不得不为这一沉重的负担而抱头叹息了。后来王祯还曾说,他早年穷得只有苦学苦干奋斗的时间,根本没有时间去悲伤。除了贫穷,王祯的不利还在于,他所处的时代正是蒙古族统治下的元代,朝廷的显官高位几乎都由蒙古贵族和色目人充任,汉儒出身的人一般很难升上去。因此,王祯尽管博学多智,才华出众,政绩卓然,但他始终只能当个七品芝麻小官。不过横向衡量,即使是这么一个小官,在元代汉人中间也已经非常不小了。何况王祯出来做事的时代,元朝已经步入暮年,天下政治混乱,普通有政治才能的人已经基本难有出头之日。
但王祯为什么在那种混乱的年代中发迹了呢?这并不是靠投靠哪个元朝的贵族,而完全是靠他那种统治者缺少不了的干才本领。据说由于出身农民,王祯从小就很注意研究农业问题,并成为真正的农业学家。他非常钦佩并赞叹历史上那些擅长农业、兴修水利,造福百姓的人。如汉时“治颍川,劝种树”的名臣黄霸,汉时渤海郡首“治勃海,课农桑”的龚遂,汉光武中兴时“守渔阳,开稻田”的张堪、“治敦煌,教耧犁”的皇甫隆,并把他们作为自己从政的榜样。他说:“公卿守令,如果都能效法黄霸、龚遂、张堪、皇甫隆等贤人的作为,关心老百姓,节省徭役以宽民力,克除游惰以务农业,那就不用担心民心不安定,农田不耕治了。”从对这些榜样的研究中,他养成了严于职守,忠于事业,勤于思考的作风。正是在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中,王祯形成了自己勤政富民的经济思想,并因此被元朝廷官员征集为安徽旌德县县长。王祯,在事实上是发迹了。但他发迹不忘百姓,不忘与民同乐。
在任期间,王祯深入民间,了解情况,既同情农民的疾苦,又十分尊重农民的劳动和质朴,说“世上最淳朴的人,莫过于农民了”。他曾写了许多诗歌赞叹农事和农民的劳动,编成《农务集》,真实地描写了农民的生产劳动及其艰辛。目的是要唤起政府和官吏们珍视劳动力。当王祯了解到种田人要取得温饱很不容易,主要是由于租税太重、苛捐太多、徭役太频之故时,便大胆地揭露元初推行的“劝农”政策已变成为“吃农”,“劝农官”已经变成了“吃农官”,负责监督检查的“巡行”已经成了勒索、受贿、贪赃的代名词,巡行官到哪里,那里就成了灾难。他在《农书》里揭露说:“今长官皆以劝农为头衔,对农作之事却一无所知。借名‘劝农’,下乡巡行,出发之前,先行下文,使各处互相报告,到时横征暴敛,这难道不是骚扰吗?”因此,他主张朝廷应当加以制止,革除弊端,制定常法,使“劝农”名副其实。
王祯为推行自己勤政富民的谋略思想,不摆县尹的架子,不顾其他僚吏们的嘲笑,不辞千辛万苦,改革创制新式农具,深入农村田间,向农民们宣传推广新的种植法和使用新生产工具。开始农民们不习惯,他就一遍又一遍地耐心劝导,并手把手地教,直至农民们学会应用为止。其结果,他所在的县农业产量出人意料地大幅度增产,农民受益,国家增收。他为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减轻人民的疾苦,还积极主张创办公益事业,并在自己管辖的权限内尽力去做,如修筑道路,建造桥梁,对贫民免费送药等。他还带头捐献薪俸,开办学宫,发展地方的教育事业。因为王祯抓农业事迹突出,后来他的上级又把他调到了江西永丰县任县令,成为一把手。这次调动在原因在于,当时江西各地因为灾害严重,农业歉收,饥民受各地起义风潮影响而蠢蠢欲动。当地有见识的元省部级领导干部,想让王祯抓好农业,从根本上杜绝不稳定的因素。只可惜受更高层官员歧视汉人的观念影响,王祯只能任县令而未能成为主抓全省农业的官员。
据说,王祯在任上曾想方设法给他的江西同僚们写信,劝他们抓好农业。王祯在信中说,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步的经济基础,农业关系着国计民生,国富民安,更是关系王朝存亡的生命线,古来的善政者和有识之士都提倡“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农本思想。王祯强调,一夫不耕,就要有人受饥挨饿;一女不织,就要有人无衣挨冻。他又对汉、唐以来推行的“孝弟力田”和“崇本逐末”政策作出新的解说。他主张“孝弟”(即孝悌,意为孝顺父母,尊重兄长)为立身之本,“力田”(努力耕作劳动)为养身之本,“两者可以相资而不可以相离”。他说,农夫因为受到饥寒之苦,所以看到游手好逸的人在享乐,就会生出羡慕之心,乃至离开农田,放弃农耕去跟随他们,这就造成了民害。所以他认为只有“仓廪实”人们才能知礼节,只有“衣食足”人们才能知荣辱。可以说王祯的荣辱观,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他把经济作为礼节和荣辱的前提,深得当时一些有识之士的赏识。所以那些看重王祯的元朝官僚系统的中级官员们,想方设法暗中资助王祯,让他过上好日子。
除了谈要重视农业,王祯还写信给同僚具体谈了一些农业方法。王祯主张仿照汉代的“常平仓”、唐代的“义仓”方法,建仓积谷,储粮防饥。他尤其强调民间储粮备荒,以丰补歉,逢灾自救,是一本为利的办法。他曾以诗明志:“富国何如富在民,乡闾是处有高囷;只知不负英雄谒,遇歉能倾一济贫。”后来,王祯把这些信件收集起来,整理成了传之后世的《农书》。或许可以说,王祯是当年以书信作为写作材料的第一人。
王祯作为元时期一个不可或缺的人发迹了,与之相类同的,是清代的施琅。只不过与王祯相比,施琅的境遇非常曲折,颇有大起大落的意味。
施琅生于1621年,卒于1697年,农民出身。据称施琅“有识度,臂力绝人”,因为小时家庭贫困,无钱上学,便弃文习武。一边帮助父亲务农以补家计,一边从师“习距阵击刺诸技,于兵法无不兼精,遂智勇为万人敌”。
对于曾在康熙身边工作过的人周培公来说,施琅最初是一个没有政治头脑的人,竟然跟与清作对的郑芝龙干。这个郑芝龙(1604年至1661年),号飞黄,小名一官,有飞虹将军的称号,福建泉州府南安石井乡人。明朝末年,他主要在中国和日本之间从事贸易,同时也兼任海盗,遇到没有防备的商队就抢劫人家。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他建立了武装海商集团“一官党”。在清朝取代明朝之初,他拥立明宗室唐王称帝于福州,改元隆武,他本人受封平虏侯,掌握军政大权。就在此时,施琅投奔郑芝龙当了一个部将。但1646年(顺治三年),清军剿灭隆武小王朝,在此前降清明臣洪承畴的建议下,郑芝龙投降,施琅自然也只能跟随着降清。但当时他的新上级,清提督总兵官李成栋对这些投降过来的人有所歧视和防备,对郑芝龙的旧部施琅、施福、洪习山、黄廷等人,既利用他们冲锋陷阵,创造战绩,却又在给清廷的奏疏里把他们贬得一钱不值,把功劳都加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