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这句俗语比喻办事情没有规则、标准,就不会有合于这种规则、标准的结果。特别是对人的约束,不能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须用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来约束,才能保证社会和谐运转发展前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源自战国时期《孟子》一书。《孟子·离娄上》中说:“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是校正圆形的用具,“矩”是校正方形的工具。这句话是说,公输班(即鲁班)虽然木工技能高超,但是他不用规和矩这两种工具,也画不出方和圆的图形,做不出方形或圆形的木制品。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尚且如此,何况他人乎。
冷在三九
意思是说冬天最冷的天在三九。那么,什么是三九,它是怎么来的呢?
我国古代将夏至后的81天和冬至后的81天各分为9个段落,每一个段落为9天,并按次序定名为头九(即一九)、二九、三九……九九。不过,夏九九在民间没有流行起来,大家只知道夏有“三伏”而不知道夏还有九九。通常所谓九九或数九天,是指冬九九而言。
冬天最冷的时候在三九和四九,大约为阳历一月中下旬,阴历多在腊月上旬。这时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故农谚有“热在中伏,冷在三九”的说法,还有“腊七腊八,出门冻煞”的说法。九九与气候密切相关,有九九歌唱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可见,冬天的大冷天,确实在“三九”。
快刀斩乱麻
此俗语比喻迅速果断地处理复杂问题。典出《北齐书·文宣纪》,据记载,北魏大将高欢有几个儿子,高欢想试验一下他们的才智,于是,发给每人一堆乱麻,让他们梳理整齐。别的孩子都在一根一根地整理,唯独排行老二的高洋找来一把快刀,几下就把乱麻斩断了。高欢问他为什么这样做,高洋回答说:“乱者需斩!”高欢听后十分惊异。后来高洋废掉东魏建立北齐,他就是北齐的文宣帝。不愧是“乱着须斩”,开出一片新天地。
初生牛犊不怕虎
这一俗语比喻年轻人大胆勇敢,有创新精神。此典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原句是“初生之犊不惧虎。”
东汉末年,刘备的大将关羽率军袭击曹操的襄阳和樊城,打得曹军退守樊城。曹操便派于禁和庞德前去增援。庞德领兵来到樊城脚下,与名将关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庞德是员勇将,且年轻气盛,和关羽大战一百多回合,分不出胜负,双方各自鸣金收兵。关羽退回营寨后,对关平说:“庞德刀法很厉害,是个对手。”关羽还说:“俗话说,初生之犊不惧虎。”庞德虽然勇猛,但缺乏经验。当时正是秋季,阴雨连绵,河水猛涨,于是关羽采用水攻战术消灭了曹操派来的七路援军,击杀庞德。庞德是第一个不怕虎的牛犊。
识时务者为俊杰
意思是能够认清当前形势的人才是真正的豪杰。但,这不包括那些见风使舵的投机分子,他们往往把这句话当做投敌变节的托词。
“识时务者为俊杰”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讲述了东汉末年,刘备曾向颍川名士司马徽请教世事,司马徽说:“那些儒生俗士怎么能够看清当前的形势呢?识时务者为俊杰,卧龙和凤雏就是这样的人物。”刘备问二人指谁,司马徽说:“他们就是诸葛亮和庞统啊。”
实践证明,诸葛亮就是识时务者,“隆中对”就是最好的解释。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人们形容女子长得漂亮,往往用“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来比喻。美貌与这四种事物何干?这种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呢?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说从古就有,分别是形容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都还分别有一段有趣的历史传说。
“沉鱼”,是指西施。春秋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浣纱女子,粉面桃花,美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这时,有鱼儿游过,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了。
“落雁”,是指王昭君。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宁。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昭君告别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昭君便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下来。从此,昭君就有了“落雁”的代称。
“闭月”,是指貂蝉。《三国演义》说她善歌舞,色伎俱佳。她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能歌善舞,很受王允的宠爱。当时,董卓专权,飞扬跋扈,大臣们都敢怒不敢言。王允与貂蝉共同设下美人计、连环计,密谋杀死董卓。为此,王允和貂蝉便以父女相称。为了宣扬他女儿长得如何漂亮,王允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羞花”,是指杨贵妃。传说杨玉环进宫后,很是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鲜花说:“花儿呀,花儿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啊!”她边说边用手摸了花儿一下。不想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恰巧,此事被一宫女看见。宫女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这件事传到唐玄宗耳朵里,喜出望外,大肆渲染,此事也就传开了。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语出《孔子家语》。这句话人们常说,是劝谏之良言,道理也是显而易见的。良药多苦是规律,黄连就是珍贵的药材,它们虽苦,但却能医好人们的疾病。忠言往往就是逆耳的语言,虽不中听,但最有价值,能警示自己,敦品厉行,养成良好品德。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听了魏征的逆耳忠言,把逆耳忠言当成一面镜子,“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成就了“贞观之治”。相反,他的儿孙唐玄宗李隆基虽有“开元之治”,但他自满了,听不进忠言,一味相信安禄山的甜言蜜语,却不知安禄山是口蜜腹剑,结果放松了警惕,酿成了“安史之乱”,使中兴的大唐急速走上下坡路,由盛变衰。
百姓也是如此,人的一生都想称心如意是不可能的,不能一听逆耳忠言就不高兴,一遇不顺利就怨天尤人,一听奉承话就忘乎所以,必然落得个“狐狸奉承,乌鸦唱歌”的结果。
纸币
在纸币普遍流通的今天,就更有必要探源一下“纸币”。
“纸币”最早出现在中国。宋真宗时期,在四川出现了代替金属货币的纸币,这种纸币称为“交子”。它不仅是中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自唐朝中期以后,四川的商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北宋初期,在四川成都地区仍流行铁钱。铁钱有大小两种,大铁钱每贯重20多斤,小铁钱每贯也有6斤多,携带起来极不方便,影响了商业的发展。宋真宗时期,在政府的许可下,成都十六家富户共同印制的“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作为现钱使用。后来,交子改由官办,流行渐广。纸币几经沉浮,终成气候。
阿堵物
“阿堵物”、“孔方兄”都是钱的别称,但两种称呼感情色彩不同。称“阿堵物”对钱是鄙视的态度,称“孔方兄”对钱是亲切的感情。但都具有讽刺的意味。那么,“阿堵物”之称是怎么来的呢?
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西晋时期,一些文人士子自命清高,崇尚悠闲的生活,重义鄙利,都耻于谈钱,认为谈钱太俗。王衍是西晋时期“竹林七贤”中王戎的堂弟,外表清明俊秀,风姿安详文雅,崇尚清静超脱,也是当时所谓的“品行高尚”人士。据说王衍从不谈“钱”字,同时他也不喜欢周围的人谈钱,他认为凡是与赚钱有关的行为都是粗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