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今河南桐柏东)人。原为荆州牧刘表部将,后归刘备。刘备取西川,魏延“数有战功”。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驻汉中,开始大举北伐,魏延以镇北将军、都亭侯身份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参加北伐战争。
《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写诸葛亮北伐率军来到沔阳,过马超墓祭祀回到营寨。忽报:“魏主曹睿派驸马夏侯懋,调关中诸路军马前来抵抗。”魏延来到、诸葛亮帐中献计:“夏侯懋懦弱无谋,我愿借精兵五千,取道出褒中,沿秦岭向东,到子午谷再兵锋向北,要不了十天,便可抵达长安。夏侯懋一听说我率军突然来到,必然弃城向横门邸阁而走。这时,我从东面而来,丞相你举兵从斜谷而进,果如此,那么咸阳以西之地,就可以一举平定。”诸葛亮听罢大笑道:“这并不是万无一失之计。你以为中原无人才?倘若有人献计在山间僻远处用兵截杀,不但五千精兵受害,大军也必然锐气大伤,此计决不能用。”魏延又说:“丞相你率军从大路进发,他们必然尽起关中之兵,在大路上相迎厮杀,必然相持不下,旷日持久。果如此,那么,中原何时才能攻取呢?”诸葛亮说:“我从陇口走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必忧虑不会取胜!”因而,未采纳魏延献计。
据《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载:公元228年春,诸葛亮领兵北上。出发前,他同手下将领商议进兵之策,大将魏延确曾献计:自己领兵五千,从褒中(今陕西褒城)出发,向东北由子午谷直抵长安;诸葛亮大军出斜谷,驱长安会师。这样可一举平定长安以西。诸葛亮认为这样做有危险,不如采取稳扎稳打的方针,先取陇右,再取关中。故未用魏延计。
魏延献计,历史上称之为“子午谷奇谋”。罗贯中《三国演义》写此事,虽有所增饰,但还是于史有据。
“子午欲奇谋”的效果究竟如何,历史没有实践,因而后人只能加以分析评论而已。出于对诸葛亮“出师未捷”的惋惜,以及认为魏延计或成功的侥幸心理,有人就认为陈寿在《三国志》中评诸葛亮“奇谋为短”是极正确的。如王缁尘《诸葛忠武侯评传》中就说:诸葛亮不用“子午谷奇谋”是因为胆小怕冒险。
那么,诸葛亮以魏延计太“悬危”终不用“子午谷奇谋”,是否就是因为“胆怯”呢?有一种观点认为:诸葛亮之所以不用“子午谷奇谋”,不是没有原因的,用他当时的话来说,就是认为“子午谷奇谋”太“悬危”了。因为在此之前,就已发生过孟达掉以轻心而被司马懿所擒之事,使诸葛亮好不容易进行的策反工作付之东流。应该说,孟达事件对诸葛亮不用魏延“子午谷奇谋”是有直接关系的。魏延之计,客观地说实在是低估了对手。要是夏侯懋闭关拒战,以逸待劳,后果将不堪设想。后世责难诸葛亮不用其计者,多以一个军事家不能非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才进攻,只要有百分之六十的希望便可以一试锋芒。这个道理用在一生谨慎的诸葛亮身上,那是不可能实现的。蜀汉国小民少,兵员不多,经不起大的损失,诸葛亮不能不谨慎行事,岂能在把握不大的情况下,让将士去做无谓的牺牲呢?惜兵慎战,这应该正是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兼军事家的难能可贵之处。
应该说,诸葛亮一生用兵小心谨慎,所以“奇谋为短”,之所以不用魏延“子午谷奇谋”,原因不是“胆怯”,而是在此计“悬危”,这正是诸葛亮长期用兵小心谨慎的表现。蜀汉国小民少,兵员不多,当然经不起大损失,但这并不能成为诸葛亮“惜兵慎战”的理由。恰恰相反,正因为蜀汉国小民少、兵员不足,才应该尽量避免正面作战。“相持不下,旷日持久”的正面作战,必须以兵多物足为后盾,这些对蜀汉来说,都是不具备的。所以,蜀汉欲北伐成功,兴复汉室,倒应兵不厌诈,多用奇兵奇谋!姜维原本是曹操手下的中郎将,建兴六年(228年)归蜀。姜维是如何归蜀的?罗贯中《三国演义》与史书记载各说不一。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