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想写一本哲学幻想的书,但在后来的推理当中发现很多物理现象会和这样的揣测非常的吻合,我不是物理学家,只关注一些常人可识的物理现象,因为数学语言的解释对普通人的理解已经变得非常困难。想用简单的语言让普通人理解到我所理解到的一些东西,并尽量从我们这个表征世界看到的现象做为比喻的形式来描述一些难以描述之感觉。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用数学方法阐明物理学所具有的哲学性。如果一个哲学基本推论坚实,依靠演绎,以现代科学发现的各类现象为线索,这些线索相当于现代的新的生活经验,来做头脑实验,依旧会揭示很多东西。
光子,电子有没有内部结构呢?夸克呢?任何可参于组合变换的粒子肯定是有内部结构。所谓没有内部结构的只有“有“∥“无“这种极性的理想概念。我用“有“∥‘无’粒子来表示。
“有““无”这概念粒子如何产生?
哲学家都喜欢论证无中生有,万物归一。然万物是归于有和无,它们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互证互灭的关系。这对概念粒子,它们本来就一直存在和它们本来就一直不存在是等价的。认为“有“∥存在性,也就生成非存在性,认为“有“∥就会产生无∥,觉得无了那么有∥就会产生,而互吸力和互斥力,本质也是一体的,它们并不是矛盾体而是矛盾互一体,产生吸的概念即意味着产生了两者之分,产生两者之分,即意味着产生斥力,斥力存在,亦意味吸力存在,同性相斥代表有,异性相吸代表无,“有“粒子和“无“粒子又互证互灭。所以任何做空定的禅修都是失败的,世界是真实还是幻想是存在还是不存在是等价互为的关系,象对待真实的诚心对待幻想,对待幻想的超脱对待真实,也是等价的。互证互灭的的震荡关系也形成量子世界闪烁,按逻辑行事和不安逻辑行事,生成规律法则和灭亡规律法则都在震荡中,最可靠的宇宙规律法则生效范围也只是个概率范围,有道理和没道理是等价的。波函数和概率密度,是构成量子力学理论的最基本的概念。两个波函数叠加,概率是在有的地方变成(1+1)2=4倍,有的地方变成(1-1)2=0,取决于两个波函数的相位差。生灭现象以一种震荡波的形式表现。太一不是非物或虚无也非真有。世界是个恍惚体。
“有“∥粒子和“无“∥粒子之间存在引斥力,小到什么样的“间距”,振荡体现出斥力,和远到什么样的“距离”振荡体现出引力,决定着“有“∥“无“∥性系统的层级。即“有““无“∥粒子能彼此压缩到多近和分离到多远,从极限点到极限长的距离是它的知晓距离,知晓半径即解脱半径,是这种闪念纠结振荡所探求的解脱能力。所有一切力的现象都基于此,但随这种解脱层级的不同而体现不同作用范围,但本质相同,引斥力一体且振荡。
“有“∥粒子和“无“∥粒子有没有最小的基本单位?以后会涉及讨论“相变”问题,所谓没有内部结构的“有“∥“无“这种极性的概念粒子可能只是理想化,因为相变涉及到曲度。比如π是属于无理数,也称为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作两整数之比。这预示着参与相变的“有“∥粒子和“无“∥粒子无法做到绝对的封装振荡,从数学上推理,把0等价于绝对的圆把1等价于绝对的直线,如果存在基本的0和1,无法封装为一个极性不可泄露的圆域或屡直为没有曲度的绝对的直线而成为封闭自洽。在“有“∥粒子“无“∥粒子的相变中不会产生绝对的圆和绝对的直线,
以后会进一步明白不同层级的十字构型彼此缠绕画圆形成半封闭极性泄露体是万物的肇因。
前面在很多地方都利用了所谓几何,所谓距离和曲度来描述,然而要明白的一点是,无论距离还是曲度,都是对“有“∥“无“∥分离振荡程度的一种图景化描述,“有“∥“无“∥的一体性决定着所谓几何空间的距离,远近,都是一种曲度化后的表象,只要突破曲度化对意识的封域,空间的远近就没有差别,就能实现对维度的穿透,这或许能解释一下量子纠缠的现象。用这种几何图景,会非常方便于普通人来理解我们的时空变换过程,并把一个可能无法存在的绝对平展性作为标尺,这样力的性质,时空,运动,物质,都仅仅是基于这样的绝对平展面上的相对性质,但在“有“∥“无“的振荡中,力的大小代表一种绝对的频率震荡量,后面也会推论一个不可分割细查的“有“∥“无“的最细密的振荡频率周期内,可视作力在本源所具有的最大意识分辨率下具有绝对的直线性质,这个绝对直线性质即相对这个本源体的意识能力极限下而确定的。也就是说本源的最小意识振荡具有量子性,在这之下是无数层级的量子不确定性,但这并不属于本源所能控制和意图的几何规范图景,因为我们的物理理论是建立在本源的几何意图规范图景标准之上的,所以这类不确定性不影响建立本源的物理规律模型。从根本来说不可能有终极的物理统一理论,但可以说有某个本源试图建立的自我意图为标准的统一理论基础,这是本源的理想化结果也是物理理论理想化后的结果。如果可以把理论压缩在一个绝对平面上,那可能是一个绝对的圆,但还要压缩到无量子不确定性的绝对的点上。本源可能会把它起伏前那个近乎绝对的平面相当做统一理论的基础面,但在它起伏前它是一个圆绕形成的点域世界,这决定了它的个性和分别,所在的那个平面相和其他本源体的平面相也不会相同,如果是一个绝对的圆所构成的点域,那么可以说在这个平面上本源体获得绝对的解脱,这个点域所识可遍及这个平面的一切无限延伸,等同于这个平面相就是等于它自身,但这仅仅是本源的意图理想而已,而一切规范意图之外都可划入量子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因为本源自身的意识具有量子性,也因为无限性这个怪物,找不到最短的直线段和绝对点,π永远是无理数,所有其他本源都可能无法画出一个真正的绝对圆。本源体也是在时空运动中体现出自我,它的意图规范性和试图封杀的量子不确定性也是在时空运动中才真正现实的合成呈现出来,所以没有终极物理理论也不可能有可以绝对精确计算推导未来的物理理论,但量子不确定性总是被推到细微的层级下,不会太大的影响上级的相对粗糙结构总体性质的控制预期,所以本源自我幻想的理想主义还可以继续自以为是的走下去。
如果物理学要建立所谓最终的统一大理论,也必须把所有时间,空间,力,和各种所谓粒子压缩在这样一个理想化的绝对平面上来作为理想基面来建立。时间空间本身是所谓半封装体粒子的一种运动轨迹,把这所有一切压缩在绝对平面上才可以把他们的性质统一理解。在我们所熟悉的弯曲的宇宙时空背景下建立物理终极理论的统一性是不可能的。
世界就是这样奇妙纠结。以上听来似乎很抽象,会下面逐步说明解释,我不是数学家,而现在理论描述必须用数学语言,相对于如此严密复杂的数学语言,哲学语言描述可能对一般人来说更容易较好理解。而且数学的绝对精确性,从哲学上讲现实中并不存在,模糊和臆想是本源的个性所在,数学的理想化精确意义只是它的一个理想化参照标尺,数学的精确性是衡量本源哪种臆想是最接近实际的一种验证工具,所以对描述本源来说,模糊臆想的哲学语言会比数学更有威力。所谓人类经历了实证化科学的繁荣之后,必还会重返灵性修悟之路,两之结合震荡前行。
我会尝试先用有∥无这样的极性箭头先来来解析我们这个空间时间以及微观世界的种种力学现象。
1、时空的本质(1)
谈及空间结构首先要说下普朗克常数,记为h,用以描述量子大小。普朗克常量是指我们暂时无法分割分辨的能量子,每一份能量子等于hv,v为辐射电磁波的频率,h为一常量,叫为普朗克常数,h=6.6260755(40)×10^-34J?s
每一份能量子等于普朗克常数X辐射电磁波的频率。普朗克常数的物理单位为能量乘上时间,也可视为动量乘上位移量。把普朗克量子同光速和其他常数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出空间和时间方面暂时无法分割的量子。普朗克长度l=Gh/c3,G为万有引力常量。普朗克时间(即10^-43s)=普朗克长度l=Gh/c3(10^-35m)/光速。
普朗克常数也是决定量子不确性程度的常数,宇宙大爆炸那个奇点或黑洞接近这个极限亦有非常的不确定性,将可能发生什么不得而知。我们无法把东西归结为一个真正的点。
设问一下,宇宙中难以分割的常数起源于何方?基于什么基础?从有∥无概念粒子运动构造来推想一下,有∥无振荡产生局域极性从而发生箭头运动,我们可把直线段上的振荡化作一个旋绕圆周,通过圆周旋绕实现不断交换上下位,绝对的直线段也等同于一个点域,如果这个点发生振荡,它就能实际划出一个圆的概念。于是有∥无系统就能构建一个几何空间的概念,这是一种概念的转化,只是便于理解我们才构想一些各种看似固定的概念。同样我们可以把任何纷繁的几何构建化作有∥无系统的线段性振荡,从而再化作一个点域。这样振荡能和几何空间能或说是时空波能就是等价的,这点以后会进一步详说。有∥无系振荡的线段长度就是它的存在长度,有∥性世界存在多长,无∥性世界也存在多长。它们互相支撑了一个局部的限定性的极性生长世界。通过旋绕就能固化这个线段长度,用直径支撑起了一个圆的几何概念,几何概念结构下的振荡就化作了时间和空间,并产生各自的时空压。一切都是概念的转化,广大复杂的世界其实等价于一个微小点域世界的微小起伏,只是我们用一些概念来支撑从而产生新的自以为是的图景。这就像计算机0到1之间的演绎振荡可构建非凡复杂的信息虚拟世界,或发动机的往复运动带你走出各种拉风的旅途。但要产生极性力的做功,就会有反向的熵变,本源体通过曲度隔离,把这些反向熵变压缩划入一个相对意义下的虚世界里。这个也要以后再细讲。
如果本源体在其中一个方向的生长面上,不断记忆着这个螺旋直径,它就是时间上的历史,这不可压缩的历史直径就是各种常数和不可分割量产生的基础。然而在一个极性生长面上这种有∥无系是以螺旋盘绕的方式运动,每次螺旋的的圆周半径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假如是一个有∥性上升方向,几何间隔扩大,那么这个旋绕绕半径就会逐步变大,旋绕柱像个锥形在生长。这种变化只是在这个层级内无法分辨,因为我们把这些锥形当做作画的线条,这幅画里的世界无法细查分辨构建它的这些线条,这些锥形线条内部的世界对于这幅画的世界来说就是不确定之根源。由此可见无论光速,还是光的旋绕半径,以及普朗克常数,它们其实都在随着时空方向发生着极为微小的变化,只是不可察觉不可分辨分割,直到这个层级世界完成了另一层次的螺旋循环,形成新的一个层极常数。世界没有常数和不变的规律,只是限定在局部层次世界里才体现出常数恒定的性质。后面会讲到时空粒子的概念,这种变化也伴随着被照射的时空粒子节长度的对应变化。所以物理定律,常数等一些机制在这个层次的时空上能保持相当的稳定和精确性和宇宙均匀各向同性的表征,但相对内部或其他层次的时空世界,能更容易感觉到此类变化,这也是导致力发生分离作用的原因,随着时空运动的演变,引力,强弱相互作用,电磁力逐步发生分离。
任何时空生长都伴随横纵轴模式,它们好像互相彼此的踏板,比如有∥无系螺旋绕的直径当做横轴,那么螺旋上升的锥形就可当做纵轴。横纵轴撑起一个几何立体和曲度的变化,纯粹的绝对直线因为贯穿性而不会生成时空世界。
设想下,在创世时的纵轴锥形内部,有∥无系的笔尖画出了各种概念结构,有一种称为造境粒子,也就是超微时空粒子,它就是这个本源体当下最小有∥无笔尖所能画出的最小概念结构。而对笔尖的内部本源体也是无知而不确定性的。之所以称为结构,我们说一栋房子具有明显的结构,而波浪似乎没这么明显,结构只是相对时空变化而变化较小的图景,或者说是失去内部变化运动活力的东西,结构的封闭性在于其内部极性平衡而失去生命力,又有抵抗外部极性影响的保护层,就像房子那样需要有抵抗风雨的硬度。
结构是本源体经验记忆的载体,当玻色子运动时,它就会带着这样的踏板载体,就像人的双腿这样的结构,人的运动靠双腿结构的往复变化运动带动人的行走。走出怎样的路线关键在于怎样认识和调控自己的双腿。而双腿和人其实是一体的,当路径顺畅,踏板平直,光就在所谓真空中前行,当踏板竖起产生阻碍,光的原先方向的前行产生停顿,好比双腿停下来,就产生了质量。质量是一种站立式的停顿。是十字相的一种翻转现象。这就是玻色子和费米子之间的关系,双腿简单的往复的运动看似一种固化的结构现象,但有着振荡幅可调控。结构体在一定限地域内的相变运动的往复能力,也可以理解为复制能力。固我们可以设定境象粒子可无限复制,只要它可被驱动和照亮它就会立刻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