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杜雁书从没想过,在代课一年后自己竟然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正式编制的高中教师。
他更没想过,自己教学生涯里遇到的首个麻烦竟然像块甩不掉的牛皮糖一样紧跟着他不放。
“你怎么会在这里?”
高二文科组的办公室里,杜雁书靠在椅背上,一脸疲惫地看着站在他身前的女生。
“我也没想到老师你会教1班的历史,还真是缘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麦禾露出她标志性的笑,两个梨涡浅浅的,和一年前一模一样。
她的头发依旧很短,似乎从来没有长长过,杜雁书有时候会忍不住怀疑她是不是戴了顶假发。
“我听说了你之前的事情。”上学期邻近期末时分科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因为当时也是20班的任课老师,杜雁书多多少少听到了一些消息。
“有这么出名吗?”
看着麦禾都快要笑出了花,杜雁书赶紧泼了盆冷水:“好歹也是快成年的人了,做决定之前不知道理性思考?选科不是过家家,更不是去商场买衣服凭喜好挑选,衣服不适合了可以退,你呢?你打算文科班一月游之后再转回去读理科?”
“我理性思考了,我就感觉我读文科挺有潜力的。”
杜雁书揉了揉紧皱的眉头,试着换成商量的口吻:“你高一的历史成绩的确不错,但文科不是只学历史,还有政治和地理,你哪次课上政治课不是全程睡过去的?过去一年里面凭着一点小聪明,考前突击一下就能考得不错,可你的基础根本就没打牢,到后面你的短板会暴露得越来越明显。现在才开学不到一周,还有机会......”
“老师你根本不相信我,”麦禾急急地打断他的话,“还是觉得我不行,认为我是随便选的不是吗?”
“我相信有什么用?你将来的高考成绩是靠我一句‘我相信你’就能决定的?作为老师我不能放任你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你到底懂不懂?”
看着麦禾有些惊慌失措的眼神,杜雁书突然意识到刚刚自己发了很大的脾气。
办公室里的老师们也纷纷望向他,似乎同样被吓到了。杜雁书的好脾气是有目共睹的,很少看到他对谁大声说话,更不用说这样对待学生。
“那你当时在我选科的没有说这些,是因为老师你觉得我根本坚持不下来,所以没必要是吗?”
其实她说的很对,杜雁书那时候并没有把麦禾的跳脱之举当回事。在他的印象里,短暂的叛逆很快就能够在班主任和家长的轮番说教下被平息,毕竟他也经历过这个年纪,几年前的记忆并不十分遥远。
但他没有想到麦禾坚持选择了文科。
杜雁书也不明白为何自己刚才会变得那么失常,将之前设定的种种“社交法则”通通打破。他总是告诫自己,不要轻易插手别人的事情,特别是学生。
他只是老师,不是对方人生的负责人,没有权力去干涉她的选择。
“抱歉,我刚刚态度很不好,但我希望你认真考虑一下我说的话。”杜雁书站起身,目光落在麦禾柔软的发端,在心底暗暗叹了口气,他还是破了例。
麦禾抬起头,收起脸上一贯的轻松表情,“那就等第一次月考的成绩出来,也希望老师给我一次机会,证明给你看。”
2
“杜老师,今晚要不要一起去聚餐?”3班的英语老师刘姚前不久刚订婚,最近总是吵着要办公室团建,说是趁着还没结婚再享受一番无拘无束的生活。
“肯定不会同意的,我就没见着雁书哪一次去参加聚会。”高一时也教20班地理的王老师接话道。
“今后还要相处两年呢,趁现在教学压力还没那么大,多熟悉熟悉也好.....”
刘姚老师依旧不放弃,她走到申雅的办公桌旁,企图让她加入劝说的队伍里。
“申老师,你平时跟杜老师来往多一些,你拉上他,咱们人多才热闹啊。”
申雅无奈地望向对面的杜雁书,“那我就象征性地邀请一下杜老师吧。”
“今晚我有空。聚餐几点钟?”杜雁书难得地同意了。
“7点,在人民路新开的日料店。”刘老师赶紧回答,生怕他又反悔。
“申大美女就是好说话一些,看看,我们这帮老家伙就劝不动雁书。”王老师和周围几位中年教师一起笑了起来,申雅没有接话,只是不介意地笑笑,低下头继续批改作业。
下午放学后,老师们约着结伴去,七个人分别坐两辆车。
介于刘姚老师的一番盛情邀请,杜雁书不得不和她、申雅还有另外一名年轻的女老师乘坐一辆车。
“平时都是我对象开车接送我上下班,今天去省城出差了,这才愿意把车钥匙交到我手里。”
刘姚个子不高,所以特意在驾驶座上放了个坐垫。她摸了摸方向盘上的卡通防滑套,“当初给他选的维尼熊Logo,他还嫌弃我幼稚......可我看他也一直没摘了呀!”
“又开始秀恩爱了,我看你就是故意把我们三个叫过来的。”另一位女老师和申雅一起坐在后座,笑着打趣道。
“好心开车送你,还不准我说说话?”刘姚系上安全带,发动汽车。
“这还不是因为杜老师没驾照吗?不然谁敢劳烦你开车?”
“杜老师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还没有驾照?”刘姚望向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杜雁书。
杜雁书如实回答:“读书的时候在英国考了驾照,因为一开始没打算回国待这么久,所以也就没考虑这件事。”
一直安静的申雅像是想起来什么似的,“听说你之前是在杜伦大学读的历史学专业?”
“Prehistoric Archaeology,中文说法是史前考古学,我的导师主攻石器时代方向。”
“啊!挖古墓的那种?”刘姚很是兴奋,她上大学的时候《盗墓笔记》风靡校园,里面刺激又神秘的古墓探险十分吸引人。
“欧洲的考古发展历史很悠久,我当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文物整理还有相关调查一类的事情,当然田野考古也是少不了的。”杜雁书研究生时期基本上都在学校和英格兰各个博物馆里来回奔波,他的研究课题在入学时就已经和导师定好,之后的两年里主要都在进行调查研究和论文撰写。
“那你怎么跑来当老师了?”女老师见杜雁书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沉默寡言,便攀谈起来。
申雅有些紧张,她曾经也试探着这样问过,但杜雁书当时神色很是落寞,也没有回答她的问题。
“很多原因,主要是我父母,他们不愿意我离家太远。”
杜雁书想起刚去英国没多久的时候,最开始的那一个月里,他从没有接到来自父母的电话或者短信。
直到中秋节那天,母亲终于趁着父亲熟睡给杜雁书打来第一通越洋电话,她哽咽着诉说对儿子的思念,叮嘱他一个人在外要保重身体。
“别惹你爸爸生气了,读完书就回来吧!”
其实最开始大学选择历史专业就是父亲的安排,杜雁书原本是想读哲学,但父亲坚持认为哲学只能存活在象牙塔里,毕业之后毫无用武之地。
“你还没有步入社会,不懂现实的环境究竟怎样。”父亲让他在历史和法律里面选择一个,这已经是对他最大的让步。
“天下父母都一样,做子女的只能学着将心比心。”
申雅想到一向由着自己做决定的母亲这两年开始催促着她尽快解决人生大事,忍不住感慨。
杜雁书望着川流不息的车道,人们行色匆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各自的烦恼。
他眼前突然就出现了今天上午麦禾临走前的那番话和神情,不知为何,杜雁书想到了多年前的自己,同样的不被人理解,后来也同样的孤注一掷。
他如今走到了这副境地中,离自己最初的理想似乎越来越远,可她的一切才刚刚开始。
将心比心,他的确不该那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