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小女孩的模样,杨霄不禁想起了之前的陈小娘,他的心一抽,眉头便蹙了起来。
见杨霄皱眉,两个膀大腰圆的亲兵几步奔上前去,那男子还未反应过来,腮帮子上便挨了一拳,这一拳很重,将他的后槽牙都打掉一颗。
亲兵们刚才也是看得心头火起,所以下手重了些。
一人象老鹰捉小鸡般将男子提了过来扔到杨霄脚下,女孩被另一名亲兵牵着,他颇机灵,见到杨霄等人的装扮,知道是大人物,扑通一声便跪了下去,那女子也是跌跌撞撞奔了过来,见这边阵势,心中畏惧,也跪了下来。
“怎么回事?”杨霄从石头上站起,盯着脚下男子冷冷问道。
这男子虽一副流民打扮,但神情狡黠,目光闪烁,一看便知不会是老实人家。
男子低着头一声不吭,他牙齿被打掉一颗,嘴中血渗出来,眼睛中闪着凶光,神情颇为狰狞,只是他低着人,没人看见他的表情,他知道眼前这些人他惹不起,可多年来横行乡里养成的凶戾让他还是忍不住心中的火气。
这时几个老人从窝棚后转了出来,其中一人似乎认识这几人,朝这边指指点点,与身旁的流民说着什么。
“将那位老丈请过来。”见男子不回答,女孩畏惧地瞟向男子不敢吭声,妇人只顾着抽噎,杨霄只得吩咐身旁亲兵道。
不一会,老人被亲兵领了过来,杨霄温声问道:“老丈,你可认识这几人?”
老人有些畏惧地看了地上的男子一眼,嗫嚅着却不敢说话。
杨霄安慰道:“有我在这儿,他不敢怎样,你尽管说来。”
老人一咬牙,似是下定了决心,将事情原委娓娓道来。
原来这三人是一家人,与老人同是距此四五十里外常乐村的村民,男子叫常富贵,是村里的青皮流氓,仗着横蛮不讲理与敢玩命的作风纠集了几个地痞为祸乡里,平日里无人敢惹。
那女子名叫苏樱雪,是村中好人家的女子,常富贵用下作手段污了人家女子的清白,苏樱雪本欲自尽以存名节,可他是家中独女,又舍不得年迈的父母无人赡养,便只得下嫁给了常富贵,开始常富贵对她还颇为喜爱,可随着女儿常月的诞生,他便原形毕露了。
埋怨妻子没给他生个儿子,对苏樱雪动辄打骂,对女儿也是非打即骂,和一班狐朋狗友成天在外鬼混,没钱也便回去逼妻子讨要,一个家全靠妻子一人在支撑,丈人丈母也被他给活活气死,苏樱雪为了女儿,只能逆来顺受,过着非人的日子。
即便是被倭寇毁了村子,逃难途中,常富贵也没能改变以前的恶习,逼着女儿却外面乞讨,讨来的东西全进了他的肚子,还让妻子从事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苏樱雪抵死不从,常富贵便是一顿拳打脚踢。
今日便是女儿在外来讨来一个窝窝头,却忍不住肚中饥饿咬了一口,常富贵见上面的牙印,心头大怒,要将女儿打死泄愤。
身边的亲兵们个个目光喷火,恨不得将禽兽不如的东西碎尸万段,杨霄也听得咬牙切齿,虎毒尚且不食子,此人心肠竟歹毒到如此地步,要向自己的亲生女儿下毒手,真的是一点人性都没有。
就在此时,那常富贵却噌地一下从地上站起,目中凶光毕露,嘴着骂道:“你个老杂毛,敢管你爷爷的事,看老子今天不弄死你。”
说着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一个箭步冲过去,手中石头高高扬起,就要向老人头上砸去,他好勇斗狠惯了,虽没有武艺,但动作却非常灵活快速。
谁也没料到他会突然暴走伤人,眼看那位老人就是头破血流的下场,却不知有人比他更快。
只见杨霄横跨两步,“锵”一声龙吟,腰间直刀出鞘,一道寒光从他脖间闪过。
手中石头落下,却是砸在了地上,紧接着落下的,是他的头颅,他脸上还带着狰狞凶狠之色,无头的尸身脖腔中喷出一股股鲜血,晃了两晃,轰然一声栽倒在旁边的污水沟里。
小女孩呆呆地看着沟中父亲的尸体出神,没有悲伤,也没有哭泣,只是呆呆地看着,旁边的苏樱雪被眼前惨烈的一幕吓住,过了一会猛然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她紧紧抱着女儿,哭声中却不是悲伤,而是带着一丝解脱与对今后生活的茫然,受到母亲的影响,小女孩也哇地哭了出来。
杨霄摸了摸小女孩脏兮兮的头发,温声说道:“乖孩子,别哭,你们的苦日子结束了,今天我就是领你们大伙去天岩堡,在那里,你们会有土地,会有房子,只是勤勤垦垦干活,就会吃饱肚子,穿暖衣裳,不会再流离失所。”
旁边本来被吓呆的老人听到杨霄的话,突然醒悟过来,他激动得语无伦次:“大……大人,您就是杀寇英雄杨大人,天岩堡的杨……杨大人?”
“正是本人。”杨霄微笑着点点头。
“哈哈哈!有救了!大伙有救了!”老人高兴得像个孩子,他跌跌撞撞冲向人群,他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他们很多人都听过杨霄的名字,也知道天岩堡的存在,可一来不知道具体位置,二来是路上匪徒阻隔,他们不敢轻易上路。
现在听到杨大人亲自过来收容他们,那还能不高兴万分,很快,消息象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象山县外的流民营地,流民们一个个围过来,他们麻木的脸上浮现出希望,黯淡的眸子中也闪亮着点点光芒。
亲兵们将流民们挡在十步之外,不让他们靠近,流民们也都自觉地停了下来。
磕在杨霄面前的苏樱雪母女这才知道,面前之人居然是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杀寇英雄,她们此时才相信自己是真的摆脱了过去的噩梦,以后有好日子过了。
她们跪了下来,磕头道:“多谢大人收容之恩!”
她们身后近两千流民也跟着跪下,齐声道:“多谢大人收容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