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小清发觉家里的气氛非常不对劲儿,似乎将有一场“风暴”到来。果不其然,晚饭后,妈妈把小清叫到了跟前,沉声问道:“这次考试,你是不是偷看同桌的答案了?我对你的这种作弊行为感到很失望。”
“呃……我……”被妈妈这么一说,小清惭愧地低下了头,说:“我希望考出好成绩,所以……所以就忍不住偷看了一眼。”小清试图为自己做一下辩解。
“你认为偷看得来的成绩会让妈妈高兴吗?你觉得这样的成绩是真实的吗?即便是你取得了满分,而这满分是充满污点的,是一种欺骗行为!”妈妈生气地教训道。
“我……我知道错了,之前考试的时候,别的同学也偷偷地抄袭我的答案,可他们比较幸运,都没被老师发现……可轮到我的时候,却被老师抓个正着……”小清还在为自己的作弊行为尽力辩解着。
妈妈听完这番话,越发气愤了,她拍着桌子,大声责备说:“你这孩子,到现在还在为自己作弊的行为狡辩!无论任何原因,你考试作弊都是不对的,这是一种可耻的欺骗行为。妈妈希望你做一个诚实的小学生!你偷看别人的答案,无疑是偷拿了别人的‘劳动成果’。”
妈妈说完后,便转身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她想让孩子自己做下反省。小清愣愣地望着母亲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懊悔……
偷瞄同桌答案,打小抄、藏资料……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便学会了考试作弊,这实在让不少家长头疼。会作弊的孩子是坏孩子吗?该如何纠正他的不良行为?在这之前,父母们不妨静下心来,分析孩子作弊的原因:
一是虚荣心作怪
大部分孩子总想考出一个更好的分数,以满足父母,或安慰自己。
二是不平衡心理作怪
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自己本来不想作弊,但看到周围同学由于作弊获得高分,排得好名次,受老师表扬,家长高兴,本人也洋洋自得,而自己老老实实地考试反而不如他们,因而便不捞白不捞,也去作弊。
三是侥幸心理作怪
有的孩子见有人作弊没有被抓住,自己也铤而走险。
四是担心自己考不出原有的好成绩
这种心理多发生在学习好的孩子身上。有些孩子一直成绩很好,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他们很怕下次考不好,过重的学习压力使他们不得不采取作弊行为。
所以,当家长了解孩子作弊的原因后,如果碰上孩子作弊的事情,首先应该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与孩子谈心,分析这一错误的原因,让孩子讲述当时的心路历程,再给予相应的评价,引导他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他的不良行为。具体做法如下:
培养孩子诚实的品格
向孩子讲明作弊的危害性,考试作弊是一种自欺欺人的不良行为,即便是偶尔瞒过了老师,但天长日久,迟早会露出马脚,最终会害了自己。此外,家长要以身作则,如果家长撒谎作弊,并由于侥幸瞒过了别人而洋洋得意,孩子就会“近墨者黑”,将撒谎、作弊这种欺骗行为视为“聪明过人”,从而“上行下效”。
教育孩子正确看待分数
一些家长和老师把分数作为评价孩子、奖惩孩子的标准,孩子分数高,家长、老师就给予赞扬和奖励,分数低就批评、责骂孩子。把分数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如果因为孩子多考了几分就欢天喜地,少考了几分就唉声叹气,势必会将孩子引入分数误区。
给孩子适中的奖励
把成绩和奖励挂钩,有时的确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家长给予孩子的奖励要适中,如果过分地以物质、金钱来刺激孩子,难免会将孩子的学习目的引入误区,使孩子为了物质奖励而学习。一旦成绩上不去,就会想到作弊。因为,诱人的物质奖励是孩子难以抗拒的。
家长在鼓励孩子时,可给孩子树立一个合适的奋斗目标,这样可以增强孩子学习的动力。但是,这个目标切不可太高,如果超出了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为了获得家长的称赞,或者为了不被打骂,孩子就很容易采取作弊行为来达到目标。
家长应与孩子共同面对压力。孩子在过大的压力前往往束手无策,家长这时应与孩子站在一起,共同讨论如何克服这些压力,此时也是给孩子进行正面教育的好机会,如果方法得当,会使孩子终生受益。这就要求家长不断学习有关理论方法,并结合自己的成功体验教育孩子,让孩子养成正确的抗压观。
纠正孩子考试作弊不良行为的锦囊妙计
家庭教育的失误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是造成孩子作弊的重要原因之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都具有极强的模仿性,父母就是他们的榜样。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持久而巨大的。
然而许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不便于讲实话的时候,父母们对邻居、朋友甚至亲人任意撒谎;为了一己之利,更是找机会撒谎。然而,一旦他们获悉自己的孩子在考试中作弊,便大为冒火。其实,不正是他们自己教会了孩子作弊吗?因此,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去做诚实的事,不要在孩子的面前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