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蓝
伽蓝,僧加蓝摩的简称,意为大众和合僧,又称僧园、僧院。
最初见此两字是在鲁迅的《好的故事》,一眼便记住了这种特别的温情。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个夹带了闪烁的日光,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都是如此,我的过去莫不如此。即使没有经殿香雾,六字真言。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七月流火,八月萑苇,九月授衣。不安分的年生里,总有一段日子平静如湖底的暗流,偷渡过恍逝的光阴,黄卷青灯间,如梦如斯。
壹·佛泽
佛恩泽被天下,就如释迦牟尼脸上的表情——永远是慈悲,可千山万水、五行三界却还是逃不过一个“空”字。一切早已沧海桑田。人生一个圈,到最后不过给了黄土一片。奈何唐风宋雨,李杜诗篇,也皆作岁月风沙,过眼云烟!
没有人可以肯定遁入佛门便无挂碍,无苦厄,便可以受到佛祖的恩泽和庇佑,一生了了。即使是仓央嘉措也能感性地说道: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诵经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磕长头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我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轮回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瞬 我飞升成仙 不为长生 只为佑你喜乐平安
心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伤其身,痛其骨。而转念,倘若真如此,便不成人。
貳·梵音
在屋檐下呢喃,是不敢断言的念。那一季烟波浩渺,闭目朦胧中听了你一夜的梵唱。
阿嬷爱念经,雨声潺潺,小时候总是伴着这样那样的声音入梦。微雨点在她心上,浸湿了她的心事。天明,就会听到阿嬷的捣米声,由此怀疑她一夜未眠。
她常倚着篱笆呼唤我的名字,喊我回家,然后拿出一本借来的经书,让我抄在一张方格纸上——像是小学生用的练字本。因为阿嬷识字不多,所以我便要把所有字转换成她认识的谐音字,都是些简单而笔画少的。像是把“期”换成“七”,把“摩”换成“马”。然后一遍一遍用方言教她念,常常念着念着不由得相视而笑,因为有些普通话倏地念成吴语着实有些别扭,当然也甚是有趣。
也有几次她找不到经书,叫来隔壁的“弥陀弥陀婆婆”,让她口述,我笔授,即使我听不懂也糊涂地照着读音凭感觉写上。阿嬷爱看我写字,看着我把“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写成“菠萝正接地,菩提杀薄荷”,一边还敲着我的脑袋笑。
而后,我竟在阿嬷之前便背下了整部心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阿嬷很是高兴,这样我便可亲口教她念了,我背一句,她重复一句。然后我像个严厉的小学老师虎视眈眈地看着阿嬷一个字一个字地挤出来,偶尔还会向她摆摆脸色表示不满意,她便挠挠头发一边笑一边骂我——“小棺材,都欺负到阿嬷头上来了。”
时日渐长,我发现阿嬷念经也许只是个借口。
当一日我厌烦时,只是用一只老旧的录音机录下自己念出来的经,让阿嬷自己一遍遍听着录音学,便兀自和同伴出去游玩。天黑回家,一路上,只听得远处录音机里不断循环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却听不到阿嬷疙瘩着的跟读声,回到屋里才发现她正在一旁桌案上枕着蒲扇,戴着眼镜打瞌睡。那破旧机械里仍传出我的声音,潮湿而凝滞般。突然觉得十分聒噪,于是一把关掉。阿嬷睡得浅,听到动静很快回醒了。
“呦,这么快就回家了,哎呀,我说我一听这玩意就犯困呢,什么也学不会,还是你这小棺材教我的好啊!”
她其实是更希望我能和她一起罢了。此后,那破旧的录音机便一直被搁置在箱柜里,再也没拿出来用过。
直至一日,阿嬷终于会背了,愉悦得像个孩子,还不客气地向我要几句赞美。她熟稔后,自然而然就能唱出来,这是我怎么也学不会的。那种声音的温度,偶尔失色的韵脚,就像是雨后的荷花正好开到最娇,冬日的暖阳正好升到最高,炎暑的凉雨正好落到眼角,午夜的油灯正好燃到最旺??
叁·澄境
鲁镇人家,因水而筑,粉墙黛瓦,临河北调。依稀可看得当年鲁迅的别样风姿,默然不语而谦和地留存了千年的时光。而清明旧雨,湿打香魂一片,僧人在烟雨之中穿梭,不断超度。这也正是属于佛教特有的平静之美,澄澈到了一个无。
曾在灵山,我用手拂过转经筒,那金色的梵文如同流水一般倾泻而入眼眸,糅杂着前生今世的轮回,雁字回时,早过忘川。
眼前浮现,高原上,乱石旁,黑色的鹰隼,磕长头的朝圣者,背影是恭敬,是感恩,是依附,是祈求。
当然,相比高原亮丽粗犷的风景,我更倾心于江南悠悠的情调。阿嬷有一舟太爷爷留下来的摇船。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家。这种人们现在常常想起却又不曾经历过的事却是我幼时最沉醉的一段时光,就这样轻轻晃悠着,就醉了。
在岸边上了摇船,一开始因站不稳而心慌,坐下后却不自觉地心安,从未如此贴近河面,就在触手可及处,拂过涟漪,身周是高及船身的水面,人陷在船中,陷在水中,一种被保护的舒适感。阿嬷拉开桩上的麻绳,一打桨,水波便缓缓将船向前推去,摇过一路伽蓝,河上团蕴着一股幽香,也许是从寺庙里传出来的檀香吧。
阿嬷一边摇一边唱船歌,只可惜听不懂当时唱的是什么。到了河心时,恰好碰上一竹排船,周围满是漂着的浮萍,绿得煞人眼。渐渐靠近,嘿,那不是爷爷么!爷爷在那头摆摆手后,继续从河里打捞浮萍,那是给家里一窝鸭子吃的,大多是青萍,偶尔还会有紫萍,尽管浮萍多,可河水看起来愈发的清澈,不若现在,绿得浑浊。渐渐远离,试想着在河心,一位老人站在竹船上,喝口水,打个号,捞起一丛绿萍,何其闲云野鹤。
似乎是嫌船太快了,眼见着一层阶梯面向船而来,停靠,绕桩,在外婆的扶持下,一脚跨过船,踩到阶梯上,生怕一不留神踩进水里。就这样,到了外婆家,接下来是一杯糖茶,数块米糕。外婆家那会儿已经来了许多阿婆们,大家聚在一块,折元宝,金银皆有,还有很多花状的,碗状的,帽状的,具体是什么一时叫不上名儿。不过当时我也会做很多用来烧祭供佛的物什,但往往是最差劲的,和婆婆们做的放在一起,很是异端。
从前家里常常会来许多,搬一个矮圆桌,围着坐好,纷纷拿出木鱼、经筒、念珠,敲着,转着,捻着。闭眼,催眠般的梵唱又蔓延开来,我坐在一边静静看着她们,她们也向我微微颔首而笑。末了,会有分一些糖果糕点,然后各自回家,第二日再来。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过去。
明月光含万象空,燃一炷清香罢,缅怀过去的岁月,遥祭如烟的春水。
肆·觉醒
诸多人皈依,求什么,普度,双泯,不管万物本无还是而后消亡,不过求一个空。又有谁知恍然间兆载永劫。
还记得那一段悠长的旋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他集诗、词、书、篆刻、乐、文学于一身。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和郭沫若也应将得其一幅字画视为无上荣耀。即使是临水照花般高傲的张爱玲在经过他寺院的外围墙也不由得谦卑。谁知一代俊彦转为苦行佛陀,风流才子转为弘一法师,遁入空门又何为?
这种隐逸的倾向,不论挫折,失意,皆为幻象。弘一法师的遁世,只为化解自身内心的道德煎熬,他的幻灭,只对于王侯将相的事功。他依旧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也终身不敢忘记母亲的养育,甚至国难当头之时,佛门高僧发狮吼,誓以残躯“殉教”救国。
闻此间豪情,而今几人得之?
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伍·残念
我敢言老人们捻珠诵经都是做不到身心俱忘,也许是晚年的孤寂难耐,也许是老无所依,想找个可以安定下来的生活方式。
子孙远离身侧,无人可供倾诉,只能将酸酸楚楚的怨消弭于喃喃梵唱中,将重重叠叠的思念镇压于油光的藏经箱中,将心底对儿女最殷切的祝福铺散于迷离的檀香雾间。
他们希望那些念念不忘的事会慢慢被遗忘了。缘起缘灭,情如挥手袖底风。嘴里念着:五蕴皆空,诸法空相,无挂碍故。但他们做不到。正如佛说,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他们的担忧和恐惧因我们而起。
儿女团圆时,便放下一切,什么都不重要,亲情最难能可贵。
曾有一次母亲做了碗红烧肉给阿嬷,正逢上阿嬷吃斋,不能食用,阿嬷却舍不得给别人吃,自己女儿工作忙碌,亲手烧的肉一年难得吃着一次,于是阿嬷将红烧肉藏在碗柜里,一直放到第三天斋日结束才把它拿出来。那会儿,肉已发冷发硬。多么固执,多么温情。我到现在还是半开玩笑地哄阿嬷,吃点荤的菩萨也不会怪您,那么多人哪管得过来呢?然后偷偷将一块肉狠狠嵌入阿嬷碗里,结果,阿嬷又重新盛了一碗饭。就算是一碗汤被我油腻的筷子沾过她也不再喝。
即使吃饭时她也要将自己的饭菜和我们隔开,拿出一只小碗,每样素食取一点放在里面,谨防家人饭时会有荤菜搅入其中。有时甚至不和我们同桌,在一边端把椅子,兀自吃起来,可心里却想着和我们一起该有多好,又犹豫不能坏了规矩,破了念想。
物质世界引诱着人的五蕴炙盛,将人掀入欲望的三千弱水中一沉一浮。色、受、想、行、识,无人能将之摒弃。所谓的“只取一瓢饮”,成了昏黄卷册中一句死气沉沉的偈语,毫无当年棒喝震耳的亢然音效。那一根空心的芦苇,再度不起我们沉重的身躯。生而为人,注定挂碍一生,念想一世,为繁文缛节所牵绊,为情深至极所颠覆。
在那江南水雾间看似与尘世无关的伽蓝中,流淌的是断不了的残念,隔不了的牵挂。
佛堂前,风未吹,旗未摇,是人的心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