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诸子中,数刘安最有出息,也最有名气。刘安之名气,不在治国,亦不在修身,而在学术。然纵观刘安一生,搞学术那是他的强项,搞政治,却是吃饱没事做,硬撑着玩火。
刘安之学术,那可不是吹的。写书修书,样样都来。而且,他修书范围之大,令人咋舌。儒家道家,阴阳神仙,似乎都想搞一搞。为了修书,他就养了数千宾客。每有新书修成,必送长安。
恰逢刘彻是个爱读书的皇帝,也是个会欣赏读书人的皇帝。所以,刘彻对刘安治学的态度,是热烈支持的。于是,皇帝越是欣赏,刘安越是卖力。这么多年过去了,刘安所修之书,不知多少。
当然,如果认真数数,还是可以数得清刘安所修册数。但是我觉得,这个很无聊。我们的兴趣就在于,刘安这个教授级人物,是怎么被推上悬崖的。
事实上,第一个将他推往火坑的人,正是早他走一步的丞相田蚡。
当年,田蚡在政治上还没站稳脚跟的时候,到处逢迎拍马,刘安就是对象之一。当时刘安每从诸侯国来朝,田蚡总亲自到霸上迎接。一回生,两回熟,俩人就成了兄弟。成了兄弟,俩人就无话不谈。
那时候,身为皇后的陈阿娇,盼星星盼月亮地想生一个孩子,结果努力了好多年,就是不见成果。于是,田蚡就将此事哄刘安道:咱们的陛下无太子,您是高帝孙,积阴德,行仁义,天下没人不知道你的名声。如果有一天,陛下驾车长逝,皇帝这位置,谁有资格跟你抢?
田蚡人尽管已经死了,但我不是因为他死就说话损他。事实上,他这一生,说他吃里爬外,过河拆桥,都不过分。他就是这么一种人,哄你上屋顶,然后再将梯子搬走,让你站在高处干号,他也毫无愧羞之心。
也别怪田蚡哄人,怪只怪刘安钱多人傻。田蚡哄他,就是想割他几斤肉下酒。果然,刘安还真信了田蚡那鬼话,给了不少赏钱。从那以后,刘安一颗宁静的心,再也无法恢复宁静了。
刘安之所以无法平静,除了田丞相外,还有很多人在背后给他鼓风加气。这帮人,就是他圈养的那帮宾客。
想当年,刘长之所以无理取闹,就是因为他的宾客都皮痒找抽,无人不想怂恿他造反。现在,似乎刘安也碰上了这么一群不识抬举的倒霉蛋。
当然,造反这玩意儿,不是别人鼓动就能成的。在我看来,造反就像男欢女爱,君有情,郎有意,两者才能一拍即合。刘安那些宾客,真不是白养的。据他们长期观察,刘安一直对刘彻老爹整死他老爹的事,还耿耿于怀。于是,趁着一个机会,他们动起了邪念。
有一年,天上出现彗星,刘安心里不由一阵骚动。在古人看来,彗星是战争的征兆。天上彗星流现,地上不流点血,那是过意不去的。就在这时,那帮替刘安修书写拍马文章的书徒们,开始挑拨了。
他们问刘安:“大王您可忘掉了先父是怎么死的?”
刘安:“俺一刻也没忘掉。”
书徒们:“这就好办了。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您是不是爷们,就看今日之举了。”
刘安:“你们有何想法,不妨说来听听。”
书徒们:“大人曾记否,当年吴王刘濞带头造反前,天上彗星拖尾,长数尺。果然不久,天下兵戎相见。今天下彗星出,按您的学术水平,应该猜出多少吧。”
刘安:……
大家一席话,能聊到这个水平,相当不错了。大家都没有说白,但是大家心里都很明白。彗星出现那一年,是公元前129年。当时刘彻还没有儿子,于是刘安异想天开地认为,这彗星来得突然,会不会是因为刘彻那小子没有太子,引得天下诸侯相争?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咱们还是做点准备工作,以应不测之事。于是,刘安开始筹备造反。为此他做了大量的工作,烧了不少的钱。首先,在王国内,增加军费,训练军队;其次,对外花钱打广告,积点阴德名。
要想打有准备的战争,必须搞到准确的情报。想搞到重料,就必须派可靠的间谍去获取。那么,派谁去长安搞情报工作比较合适呢?
这时,刘安想到了一个人。
这个间谍,竟然是他的女儿刘陵。美国大片看多了,女间谍无一例外不是性感女郎。刘陵到底性感与否,史无记载。但是有一点还是说得很清楚的,那就是刘陵很有才,应变诸侯,周转长安,应该是没问题的。
于是,刘安拨了一笔经费给刘陵。这钱用途很明显,全都是烧给长安权贵,以及皇帝身边的人。说白了,就是花钱买情报。刘安以为,美人计再加上糖衣炮弹,相信长安那些公子哥们,没几个能挡得住的。
就在刘安得意扬扬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一下子就打乱了刘安的全盘计划。这个人,就是王太后的外孙女。
王太后入宫之前,与他的前夫金王孙生了一个女儿,叫俗。此女甚是低调,一直隐没民间,从未透露自己身份。后来,刘彻登基,有人告诉他,你还有一个姐姐流落民间,要不要去认回来。
刘彻一听,马上说要认回姐姐。于是,他亲自坐车来到金王孙家,迎接这位传说中的姐姐。当时,金王孙一家人听说皇帝驾到,以为他是来算旧账的,全都吓坏了。后来刘彻将情况说白,已经躲起来的姐姐才出来见人。她最终被接回了宫中,与王太后团聚。
怎么说,这个女儿毕竟也是王太后和金王孙的爱情结晶。可是富贵逼人,竟然弄到这等有面不敢相识的地步。所以,王太后对女儿既是愧疚,又是疼爱。刘彻看在母亲的面子上,给这位姐姐赐钱千万,公田百顷,奴婢三百,同时赐汤沐邑,号修成君。
这就是传说中的野鸡变凤凰。俗变成了修成君后,生子一个,生女一人。王太后特别宠外孙女,总想她嫁个好人家。这不,主意就打到了淮南王刘安太子的身上来了。
刘安这位太子,叫刘迁。此人有勇有胆,并非善类。自从他一出道,就立志跟父亲同穿一条裤子,想将造反进行到底。
然而,造反事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王太后竟然将外孙女送上门来,这不亚于是当卧底。这怎么办?
休又休不掉,留着又怕害了大事。然而,刘安马上想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这个办法很简单,就是刘安父子配合演双簧。首先,太子刘迁假装不爱修成君女,三月不肯与她同席睡觉;其次,刘安听此一事,假装生气,将太子刘迁和修成君女关在一室,强迫他们同居;最后,太子刘迁继续消极怠工,不与老婆同床共枕。
事情都弄到这地步了,修成君女也觉得太没意思了。于是,她哭哭啼啼地对刘安说道,这种日子我没法过下去了。既然太子不爱我,干脆就送我回娘家去吧。
千演万等,要的就是你这句话。刘安一听,心里舒了一口气。
刘安却装出一副很无奈的样子,说道:“我家这太子就这个脾气,我也实在没辙了。这样吧,既然强扭的瓜不甜,咱们不扭就是了。我写封谢罪书交给你,帮我转交王太后,以表达我的歉意。”
修成君女含泪点头,接过谢罪书,头也不回地向长安去了。
反间计,终于成功了。
四、意外
正当刘安父子得意忘形的时候,意外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事情过程大约如下:首先,太子刘迁自诩剑术天下第一,便到处找人比试。他听说有位郎中剑术不错,就找到他门上去了。
这个郎中,名唤雷被。雷被知道,太子好胜,又好面子,赢他不得,输了自己也不爽,不如不比。于是,郎中雷被推辞,不与之比试。但是刘迁却不依了,说一定要比。郎中雷被又只好找借口说,输赢不是问题,问题是比剑不是比棋。万一剑尖不长眼,刺到太子您,那就不好玩了。
刘迁仍然强逼雷被,说道,愿赌服输,既然你能刺到我,说明我剑术不如人,我绝无责人之意。就这样,雷被被刘迁强拉硬拖,俩人就比了起来。
没想到,还真被雷被言中,出事了。
太子的剑术,雷被是有底的;太子的个性,雷被是了解的。正因为知道,所以特别小心。本来是,他就陪太子玩两圈,陪他过过瘾,然后弃剑认输。不知道是太子剑术太次,还是雷被心不在焉,反正利剑不长眼,就刺了刘迁一剑。
这下子,刘迁火了。刘迁火,似乎与剑术无关,而是怪运气太背,竟然被雷被误中。丢人,实在丢人。一股不可原谅的丢人之火,就转烧到了雷被身上。这下子,雷被害怕了。
雷被不是傻子,马上想到要溜之大吉。正想着,机会就来了。
那时,刘彻正在全国范围内招兵买马,对付匈奴。雷被觉得机不可失,就主动报名。于是,他对淮南王刘安说道:“我听说咱汉朝边事吃紧,反正俺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让俺参军,以报效祖国。”
然而,刘安一听就笑了。他只说了三个字:不同意。
为什么不同意?主要是刘迁背后搞鬼。想想,雷被误中刘迁那一剑,刘迁还没报仇呢。讨了便宜就想溜,那以后谁陪我玩?当然,除了那一剑之仇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可忽略。那就是,以雷被的郎中身份,他就不宜离开淮南王国。
所谓郎中,就是领导的随从。雷被跟随他老爹多年,就算没看到他们刘安父子想干什么,多少也闻出他们俩想造反的味道。换句话来说,这么一个掌握王国情报的人,投奔中央,对于王国来说,那是绝对不安全的。
于是,刘安就雷被应征参军一事,下了一道命令:以后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离开王国。
这下子,雷被又傻了。然而,他马上想到了一招。
雷被此招,不是高招,但很管用。按兵法上来说,叫走为上策。公元前124年,雷被先是逃到长安,将刘迁告发。说刘迁太不像话,竟然阻拦他参军报国。
雷被的话传到刘彻耳里,刘彻二话不说,派出两拨人,准备抓人。这两拨人,一拨人是廷尉,一拨是地方的河南郡守。
他们的意见是,先将刘迁抓回长安,然后异地审讯。
消息马上传回淮南王国,刘安和王后当即乱了手脚。刘安和王后商量一夜,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太子刘迁一旦被抓到长安,肯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如果中央真派人来抓人,不如撕破脸皮,反他娘的。
于是,刘安命令王国随时待命,准备发兵。
然而,这时候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这就是,刘安等了十余天,竟然迟迟不见中央派人下来要人。难道是中央雷声大,雨点小不成?
事情当然不是这样的。首先是河南郡下达抓捕令,传到寿春县。可是寿春县县长助理(县丞)却将它扣下来,没有传达下去。这也就罢了,这县丞还向中央提了一个要求,可不可以不要异地提审太子?
没想到的是,刘彻竟然答应寿春县丞要求,就在本地提审太子。
刘安听到太子可以本地候审的消息,心里落了一块石头。可以看出,刘彻不想为难他,就想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既然你让我一尺,我就让你一寸吧。于是,刘安暂时按兵不动。
计划不如变化。就在这时,有个人对太子本地候审的要求提出了异议。
这个人,就是淮南王国国相。国相认为,太子本地候审,不合规矩,更不谨慎。所以,这个太子刘迁,一定要异地提审。不然,雷被就白告了,中央也白忙活了。
半路上冒出个抬杠的,这是刘安始料不及的。想了想,刘安决定委身低腰,向国相求情,希望国相放太子一马。
放太子一马,就等于放刘安一马。放刘安一马,就等于放刘彻一马。不然,逼得急了,我刘安真反了,到时我不好,你不好,大家都不好。那又何必呢?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国相一根筋,拒绝了刘安的请求。
实在意外。
不整你,还以为老子是啃树皮的。刘安怒了。但是,他没有发兵,也没有杀人,而是准备了一份材料,将国相告到了中央。然而,更更让刘安想不到的是,这份该死的材料,竟然将刘安本人,拖下悬崖。
刘安的材料送到中央,刘彻转交给廷尉。廷尉动作很快,马上将淮南国相抓到长安来审。一审,竟然审出一大堆问题,国相也将刘安准备谋反的迹象,加盐加水,添油加醋地说了出来。
这才真正是,你让我一个过得不好,我让你全家死得难看。
然而,当淮南王国相将刘安告发后,首先激动的不是刘彻,竟然是汉朝那帮公卿。汉朝这些高官,向来对阴谋砸他们饭碗的诸侯王,都是深恶痛绝的。所以,他们口水统一,一齐向刘彻喷射:不管如何,抓起刘安那个败家子,审了再说。
刘彻拒绝了。
刘彻从容地安慰他们道:“你们不要着急。淮南王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问题,不能由国相说了算。这样吧,我先派个人去调查调查。然后,咱们再重新开会讨论。”
然而,当众公卿在朝会上叫喊要抓刘安时,消息已经传回淮南王国。谁替刘安搞到了情报?刘陵。刘安不是白培养这个宝贝女儿的,他的钱也不是白烧的。更要值得肯定的是,刘陵搞情报的功夫,那是没得说的。
现在怎么办呢?
火都烧到眉毛上来了。这时,太子刘迁却站出来了。
刘迁说道:“形势比人强,如果中央胆敢来抓人,那我们就先下手为强,杀掉使者,反他娘的。”
刘迁这个主意,刘安同意了,王后也同意了,所有同谋都同意了。于是,他们各就各位,等待刘彻派人来查。
说等,就来人了。
负责调查刘安的是汉朝中尉。这个中尉,没有姓,只有一个名字叫宏。我们就叫他中尉宏吧。让刘安感到很意外的是,中尉宏没有像朝会上那帮撕人肉的公卿那般嚣张。相反,这位大汉使者相当和气,也相当客气。
更让刘安感到意外的是,中尉宏一见到他,就双手作揖,连连祝贺。然后,中尉宏又换副脸色,大骂雷被不是东西,给淮南王惹麻烦了。宏先生这招,搞得刘安一愣一乍,真不知道他葫芦里装的什么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