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追上之后一日八战,接连击破宋金刚设置的防线,斩杀俘虏数万人,获得了空前的胜利。入夜后唐军搞到一只羊,本来要给李世民这位王爷填肚子,但是李世民深知军心的重要,于是下令与全军将士分而食之。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主帅都这样,麾下的将士怎么可能不对其效死呢?天明之后李世民继续追击,打到了介休(今属山西)城下,此时宋金刚好不容易缓过劲来,率残兵两万多人在城西依靠城墙布下南北长达七里的大阵,想要拼死一搏。李世民则令李世绩、程咬金、秦叔宝为北军,翟长孙、秦武通为南军,相应对。李世绩部当先挑战,宋金刚军全军杀出,将李世绩部打得步步后退。此时李世民率精骑从宋金刚军阵后杀入,将其击溃,斩杀三千多人。宋金刚轻骑逃往太原,而尉迟敬德、寻相等部将收集残部,作为留守,但这两人也不傻,真的继续打下去必然死路一条,因此同时归降李世民。当然这里有个小插曲,要说刘武周笼络人心的手段还是挺不错的,这从宋金刚身上就非常明显地能看出来,因此很多降唐的刘军部将纷纷逃亡。
身为刘武周大将之一的尉迟敬德自然非常受人怀疑,但是此时李世民对其非常信任,手下人没办法,于是屈突通和殷开山居然玩了个先斩后奏,把尉迟敬德先关了起来,然后向李世民进言,说:“尉迟敬德肯定有异心,现在又因为被猜疑而关了起来,肯定内心非常不满,必须立刻干掉他,免得日后反水。”这简直就是逼迫李世民杀掉尉迟敬德。但是李世民却不为所动,反而对诸将说:“如果敬德心怀异志,那他早就跑了,怎么会留到现在呢?”但是此时唐军的做法对尉迟敬德的内心肯定造成了嫌隙,要是不赶快采取措施,尉迟敬德要么就真的会反水,要么就是被杀。
李世民不愧是心理大师,他没有对尉迟敬德空口说什么大道理,而是将他叫到帐中,赐给他金银珠宝,说:“大丈夫以意气为重,不要因为小小的猜疑而介意。我不会因为谗言而陷害忠良,希望你能理解。如果你真的要走,这些都是盘川,也算是纪念我们这段日子共事的情谊把!”这段话一说尉迟敬德心里便是有天大的委屈也都平复了,从此对李世民忠心耿耿。而李世民击破宋金刚最大的收获也可以说就是尉迟敬德,日后不管是洛阳大战还是玄武门之变又或是突厥袭来,尉迟敬德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几度救了李世民的命。李世民此时对他的笼络可谓是大大地值回了票价。
宋金刚大败而回让刘武周惊恐不已,他的主力全都给了宋金刚,这下子全打光了,太原又是李渊的老巢,想要征兵继续顽抗都无从谈起,只得相继逃往突厥,最终这两个失去了利用价值的一代豪雄又被突厥所杀,下场凄凉。
平定刘武周能获得胜利,以往史家多认为是李世民一人之功,其实在战争的过程中,李渊在其中的作用一样非常重大,当李世民在柏壁与宋金刚主力相持之时,唐军对宋金刚军侧面的打击均是李渊来进行筹划和调度的,父子此战配合得天衣无缝,才最终赢得了胜利。
洛阳大战
刘武周的突然南下让李渊损失了一年多的黄金时间来参与中原的争霸战。这边王世充干了什么呢?他除了将傀儡隋皇泰主给赶下了台,自己建立“郑”国,做了皇帝之外,基本没干多少值得称道的事情。这当然不是王世充不想干,而是在这一年中,虽然他没怎么打仗,但是却深陷政治危机当中。
危机的产生与王世充称帝有非常大的关系。这个决定可以说非常地愚蠢。皇泰主虽然在当时不过是一个摆设,但却是依旧对隋朝有忠诚度的人眼中的共主,甚至被大多数反王所承认,可以说号召力非常之强。如果王世充聪明点,学习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才是最优的选择。可是王世充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蒙蔽,结果政治危机便随之而来。首先众多旧隋大臣对此心怀不满,开始谋划对付王世充。当时礼部尚书裴仁基、左辅大将军裴行俨父子与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宇文温兄弟及散骑常侍崔德本等数十人就因此策划政变,企图将王世充推翻。虽然由于泄密导致事败被杀,但是此次事件的爆发导致了王世充政权的内部加速分裂。此时王世充性格上的短板又使得麾下的重要将领对其不能心服,由于老王出身非常尴尬,说句不好听的话老王小时候肯定没少被人骂杂种、野种之类的话,因此形成了气量狭小又喜欢猜忌的性格。
他此后虽然非常重视军队,但是行事作风总给人一种刻意笼络,刻意利用的感觉,如果没有了利用价值或者是挡了他的路,立马就会翻脸不认人。最典型的就是罗士信,当王世充击败李密之后罗士信被俘,老王知道罗士信骁勇就与他同吃同睡,极尽笼络之能事,可是又得到邴元真等降将之后就开始疏远罗士信,甚至老王的侄儿王道询知道罗士信有一匹好马,索要不果之后王世充居然硬从罗士信手中将马抢走赐给了侄儿。这罗士信是什么人?他在演义评书中号称隋唐第一猛。在真实的历史中,罗士信也是勇猛过人,他十四岁便能披两重重甲,携带两支装满箭支的弓箭袋上马作战,演义里面说他是第一猛也不是毫无根据的乱吹。
如此猛将遭到这样的对待怎么能让人不心寒?当时朝廷有个祭酒叫徐文远,此人是个典型的犬儒,他对王世充有一番评价很能说明问题,他说:“我对李密摆架子那是因为他是君子,有肚量容人,而王世充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连老熟人都说杀就杀,我怎么敢对他不拜呢?”遇到这样的领导有谁会肯真心为他卖命呢?于是秦叔宝、程知节、李君羡、罗士信、吴黑闼、牛进达、席辩、杨虔安、李君义及豆卢达等骁将先后降唐,可谓是“世充跌到,世民吃饱”,老王甘做活雷锋,向唐朝输送了大量的精英人才,有力地支持了唐朝军民抗击刘武周反动势力的正义战争,这简直就是中国封建时代的国际主义精神。当然王世充本人是绝不甘心当雷锋的,因此只能靠严刑峻法来进行统治,比如洛阳城内如果有一人逃亡那么全家都会被处死。如果一家逃亡那么四邻就全部处死。甚至为了防范部下军将的逃亡,居然将洛阳内宫城改成了监狱,出征的将帅家属全都要在这里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当然古人经常搞“妻子如衣服”这套,所以该逃得还是照样逃,结果此监狱里面的犯人激增达上万人,之后因为洛阳断粮而每天饿死的就有数十。老实说王世充的国号真的应该跟薛举的国号换换,这样的严刑峻法,还真让人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秦国。
人才的流失所形成的反应是连锁的,当刘武周突然南下将山西唐军打得鸡飞狗跳之际,王世充其实也想从中占点便宜。派人攻陷了义州,逼近风陵渡,这个时机抓得不可谓不准。可是王世充的军队实在太过废柴,李渊就用了一招就把王世充的军队给打了回去。那就是任命刚投诚过来的罗士信为陕州道行军总管,让他去王世充的腹地打游击。结果罗士信对王世充的怨念之深已经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境地,作战简直如有神助。他先是夜里潜入了洛阳城的外城清化里街坊,一把火烧了个干净,然后又打下了青城堡(今河南洛阳西北),最后还把慈涧(今河南洛阳市西)给围了。王世充派太子王玄应去救援,却被罗士信一枪捅下马。不过老王家估计都有穿两层铠甲的传统,王玄应算是捡回一条小命。罗士信在洛阳这么使劲地闹腾,王世充却一点办法都没有,不是他不想管,而是实在手下没有什么高级人才,想管都管不了。
俗话说柿子捡软的捏,王世充这么软的柿子实在是不多见,不打他打谁?因此在扫平刘武周后仅仅休整了三个月,便于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七月一日发布了对王世充的讨伐令,命李世民为统帅,率七总管二十五员大将,十余万人从潼关东进,杀奔洛阳。当然不是说一下令决战双方才开始大打出手,而是两方之间的战斗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之前罗士信就在打慈涧,双方一直就在此地纠缠不休,王世充一开始忙于镇压异己之类的活,没空理会罗士信,结果罗士信还就耍起了无赖,就是不走了,没事就在慈涧周围打游击。最后惹得老王性起,亲自率领了三万军队来围剿罗士信,谁知却同李世民征讨洛阳的大部队撞上了。两军对峙当中李世民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自己当斥候,领了小部队侦察敌情,这样固然敌人的虚实是能看清楚了,但同时也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他之前对宋金刚这样玩过一次,结果差点被抓到。这次又来,结果这次遇上了单雄信,又是被围住,李世民又是仗着自己的弓箭技术大杀四方,还俘虏了王世充的左建威将军燕琪。此战李世绩又遇到了自己的老友单雄信,号称就在单雄信要挥枪刺中李世民的时候被李世绩所喝止。其实这段记载实在不怎么可信,换了谁也不会在这时候放过这天大的功劳,更别提单雄信这个天性凉薄的人了。因此就算是真的有这样的场景发生,也应该是李世民用弓箭杀出一条血路,已经去得远了,而李世绩断后与单雄信相遇,单雄信眼看追不到李世民,就干脆卖老兄弟一个面子,撤兵回营罢了。当时李世民回到营地的时候满脸都是灰尘,非常地狼狈,搞得卫兵都不认识他,差点又要厮杀一番,最后李世民脱掉头盔才给人认出来。对这次遭遇战王世充也挺吃惊,本来是想用大部队压死罗士信的,哪里知道唐军已经派了大部队杀了过来,于是赶紧撤军回到洛阳据守。
对于李世民的大军,王世充的应对方式是让自己的几个儿子分兵把守重要的据点,如魏王王弘烈守襄阳(今湖北襄樊),荆王王行本守虎牢关(今河南荥阳西北),宋王王泰守怀州(治今河南沁阳),他本人与其余几个儿子率主力把守洛阳城的各大组成部分。其实王世充也没什么策略,说白了就是搞了一个乌龟阵,包括洛阳每个据点都是易守难攻的坚城,硬打的话没个一年半载很难成功。所谓世事难预料,这么长的时间里谁都不能保证会发生些什么,因此王世充打的是用时间来拖垮唐军的算盘。
这种战略其实并不高明,等于将除了这几个据点之外的广阔地盘拱手让人,让李世民一方拥有了战略主导权。当然王世充也不是傻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防守布局也是出于无奈。洛阳是所谓的四战之地,也就是非常容易被攻击,而单单对西面的威胁来说,如果要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话,就必须抢下潼关或者守住函谷关,实在不行在宜阳依靠地形重兵把守也能凑合,可问题是这些易守难攻的关卡一个都不在老王的手中。此外唐朝在击败薛秦势力之后拥有了大量的马匹,机动力比以前有了本质性的提升,而王世充则跟李密拼得元气大伤,马匹严重不足,无论是战场情报的获取、机动力、还是战斗力都比唐军低很多。因此王世充此时没得选择,只能缩进坚城死守。
而李世民应对的策略也很简单,他首先将大本营安扎在洛阳西北的北邙山上,居高临下指挥全局。然后开始分兵,派史万宝部从宜阳(今河南宜阳西)攻占龙门(今河南洛阳南),切断洛阳与南面襄阳的联系;派刘德威部翻越太行山,围攻怀州,隔断洛阳与北方和东面虎牢的联系;派王君廓部切断洛口仓(今河南巩义东北)向洛阳的粮道;派黄君汉部南下河阴(今河南孟津东),进攻回洛城(今河南孟津县东), 断绝洛阳与回洛仓的粮道。李世民的意图很明确,就是死死看住洛阳的王世充本部,再分兵把洛阳的粮道全部斩断,接着将王世充几个儿子所把守的据点能拔除就拔除,不能拔除的就看死,让王世充彻底变成一只死乌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