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37100000044

第44章 殷海光:雷震是最愚蠢的官僚政客 (1)

这位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自由中国》半月刊编委在“雷震案”初审判决之后,将自己的生命危险置之度外,先后于1960年9月28日和10月12日在《公论报》上发表两篇有关“雷震案”的文章,与国民党当局进行顽强地抗争。《公论报》在编者按中说:“雷案究竟是‘政治事件’还是‘法律事件’,各方因此颇多争论。殷海光先生应本刊之请,特就这个论争的中心实质所在,为文加以阐明,是令人得到更深一层的认识。”殷海光与雷震相交十多年,对这位前国民党高官有着本质的认识。当有人对他说“雷震是一个失意的官僚政客,你是一个读书人,跟他在一起搞什么?”殷海光反唇相讥:“照我看来,雷震先生不只是一个‘官僚政客’,而且简直是一个‘最愚蠢的官僚政客’。”殷海光这样写道:

在他人生的历程中,摆着两条可以任意选择的道路:第一条,照美国《时代周刊》和台湾《时代潮》杂志上所载的,雷震先生从二十岁开始就加入中国国民党。后来“官运亨通”,一直做到“朝廷命官”,奉命连络四方。在中国政局动荡之秋,他曾尽力之所及,为在朝党立过功劳。来台以后,如果他利用他这个历史、“人事关系”,和他与政治当道的渊源,那么,顺理成章,他不难也和目前若干聪明的知识分子一样,做起特字号的官儿,锦衣玉食,汽车出进,扬扬自得。他用不着这么大一把年纪,每天挤公共汽车,来往于木栅乡和台北之间。有一次,他的夫人宋英女士很幽默地对我说:“自从雷先生办《自由中国》以后,我们的房子是愈住愈小,车子倒是愈坐愈大哩!”第二条,雷震先生坚持他的“民主宪政”主张,不肯放弃批评这件事那件事,而且硬要组织一个新的政党。结果,十几年来,他由被开除党籍,而被削掉国策顾问崇高的官爵,而遭治安机构看守大门,而被阻挠印刷,而因陈案被控,终至因“叛乱罪嫌”而身陷囹圄。这两条道路,前一条坦易畅达,对自身有利;后一条险恶不堪,对自身不利。雷震先生偏偏选择了后一条。……雷震不是“最愚蠢的官僚政客”又是什么?

殷海光这段文字,道出了多少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复杂而隐微的心路历程。在一个极权统治的社会中,读书人无时无刻不面临着种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的理性抉择,尤其是在专制与民主两个截然不同的对立中,知识分子的“知与行”往往意味着其个体生命的沉沉浮浮,有时也真是“难与君说”了。雷震毅然决然地与曾给他带来荣华富贵的体制相决裂,依殷海光的看法:他是一位十足的“顽固而坚持的宪政主义者”,而且“很有毅力,胆识超人,威武不能屈,……能抱定一个理想,并且不避艰危地为这一理想献身。这都是他的特别长处,同时也是此地的知识分子特别缺乏的品质。”更重要的是,这么多年来,雷震提倡民主自由和人权保障,“有许多人士尚不知这是何等重要的事,只当作耳边风。

经过这一个多月来‘雷案’的演变经过和若干表演,许多人士可以在脑筋里打打转,体会到民主自由和人权保障不是空谈,而是与一个人的祸福安危攸关的事。这次雷震先生个人之牺牲,至少可以促使许许多多人有这种认识。这种认识之加深和扩大,对于自由中国的民主运动,一定有促进和加速的作用。” 雷震被捕的真正原因,殷海光一针见血地指出:“雷震先生之失去身体自由与新党之创建有关。显然得很,1960年9月4日上午若干人对雷震先生所采取的这项行动,是对新党‘打蛇打头’的行动。我怎么也想不出这项行动有什么必要。我怎么也想不出雷震等人创建新党有什么‘危险’可言。”对于有着同样民主政治理念的殷海光来说,雷震等人组建新党不但对执政党毫无危险,相反还可起到监督、制约、平衡,乃至竞争的作用,这本来就是民主宪政中的应有之义。然而,蒋介石绝然不会这样想。所以,雷震被捕一如殷海光后来被迫离开台湾大学一样,同样也是“事有毕至”。

雷震被捕,台湾社会更多的人认为这是一起有预谋的“政治事件”,绝不是当局所说的这是一宗“法律事件”。对此,殷海光以《法律不会说话——因雷案而想起的》为题,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许多人以为“法律是公正的”。其实,法律本身无所谓公正或不公正,只有公正的人才会把法律用得公正。大家必须知道,法律是人为的东西。法律不会说话。法律不能自动的应用于任何人头上,应用法律的,是那些站在法律背后的人。在非民主的地区,同样是站在法律背后的人,谁最有力量,谁便能取得行使法律的决定权。所以,归根究底的说来,行使法律之事还是操之在人。既然如此,于是乎平日德行素习,宅心仁厚,尊重人权,服从众意,以天下为公且真以国家为重的人,如果握有行使法律的决定权,那么我们较有理由相信他们会公正地在行使法律;我们也较有理由要相信他不会玩弄法律——拿法律作达到私图的工具。……在近代的民主政治中,我们不能说所有的人都是圣人,我们不能说所有的人都没有拿国家法律作达到一人一党私图之工具的动机。但是,民主政治这种制度的本身,正足以防制这种危险的事件。所以,我们简直不能想象,美国现在执政的共和党如何利用国家法律作为打击、削弱,甚至消灭民主党的工具。推广来看,自美国立国一百几十年来,我们从来没有听说任何在朝党利用国家权力和法律来打击在野党派之事。

殷海光表示“法律是不会说话”的,并非不认同法律之于国家、社会及每一个自由生命个体的重要性,而是批评台湾当局利用手中的强权,将法律视为一党统治进而制裁政治敌手的党派工具。他这样说:……极权暴政之下有否法律呢?有的。而且似乎很多,他们也有民法、刑法种种等等名目。这些法律,恐怕比民主国家的法律更苛细而且也有“公理”、“正义”等等好听的字样。但我们能否因此就说,在极权暴政之下,人民的人权更有保障呢?社会有更多的正义和公理呢?显然没有。谁都应该明白,在这样的一些地区,所谓法律也者,只是维持政权和扩张“党势”的一种手段而已。

……在这种地区,一切的一切,都得受一个权力之摆布,哪里有“独立的法律”之可言呢?因此,所谓“法律事件”,不过是“政治事件之法律的表现”而已 。殷海光这篇文章,强调了司法独立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在回应台湾立法委员、原台大法学院院长萨孟武“雷震案”只是一个“法律事件”这一说法。9月9日,萨孟武撰文称对胡适所说“雷震是一个爱国的人”这句话表示满意,认为这是一种偏见,并称《自由中国》半月刊诸多言论,“似是不妥当的”,也不相信雷震被捕与鼓吹新党有关。萨孟武是雷震在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时的校友,比雷震早两年毕业。1924年萨孟武毕业返国时,雷震到东京车站为其送行,“并赠水果一篓”(雷震语)。萨孟武的这个说法随即遭到了雷夫人宋英女士的驳斥,殷海光的文章多少受此而引发,旨在论证“雷震案”完全是一起莫须有的“政治构陷”(或政治事件之法律的表现)。

判决之后引起的震撼

监察院“纠正案”石沉大海

据2002年9月4日台湾《联合报》披露,雷震被捕后,监察院曾三度展开调查,并责成陶百川、刘永济、金越光、黄宝实、陈庆华五位监委组成“雷震案项目小组”。但调查一直遭到当局百般阻挠。军事法庭只允许调查马之骕、傅正、刘子英三人的案情,“主犯”雷震不在其列。尽管后来监察院调查小组调查结果表明:警总等机关在处理雷案时有“诸多不合”及“失当之处”,建议将其审判违法事项向行政院提出“纠正案”。可是“纠正案”递交之后,一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据悉,警总政治部有关人士建议对监察院的报告“以不理为宜”。陶百川等人欲从法律层面以挽救雷震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陶慨然发出“深知政府制裁雷震决心如铁,自非监察院所能挽回”之叹。

《监察院雷案调查小组报告》刊发在1961年3月10日台湾《联合报》上,党报、官报则一字未登。这时雷震已在安坑乡台湾军人监狱(今新店监狱)服刑。据报载,调查小组的监察委员至土城洗脑所调查傅正、马之骕后,第二天就来到军人监狱对刘子英展开调查,“并希望能够调查雷震”。雷震这时仍是“国大代表”,在狱中享受“将军级”单间待遇,即所谓“分居监”。1961年1月25日,雷震发现“军人监狱的分居监的小小院落,头一天就打扫得十分干净。惟时值冬季,风吹仍有落叶,第二天晨又令外役将地上昨晚落下的每片枯叶都捡得干干净净”。

雷震问:“何以要扫得如此干净?”狱吏说“今天有人来参观”。大约上午十时左右,有人(一位钟姓负责照料雷震的人)跑来对雷震说,监察委员要来调查你了。一个小时后,那人又跑过来说,监察委员不来调查了。因为“总参谋长彭孟缉打电话来,说是奉蒋总统命令不准监察委员面晤雷震,因为军人监狱是属于总参谋长主管也,林监狱长还在那里敷衍监察委员,并留他们吃午饭,说他再去请示,这明明是托辞,监察委员拒绝了,说他们可以自己去询问,下午再来好了。” 雷震始终未能见到监察院调查小组的任何人,《监察院雷案调查小组报告》也未提及“面晤雷震之事”。

同类推荐
  • 电网情深

    电网情深

    本书记录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力系统先进工作者的事迹,包括国网宁夏电力公司营销部副主任王帮群、国网中卫供电公司安全监察质量部变电安全专责吉瑞、国网盐池县供电公司营业班班长刘爱生等,通过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凝聚建设和谐新宁夏的强大合力。
  • 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航空发动机专家,我国航空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本书是他的口述自传,全面回顾了他从航空救国到航空报国、从热血青年到党员专家,毕生献身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光辉历程,总结了我国航空动力的发展历史和经验教训,从中反映出吴大观同志爱国爱党、无私奉献、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殚精竭虑的赤诚情怀和高贵品质。
  • 陈奕迅十年

    陈奕迅十年

    你会觉得他好像一直在玩乐,或许吧,或许因为那些所谓的艰难困苦,他都不以为苦。《南方周末》曾形容陈奕迅身上有“小王子”的性格,在土星上唱歌,诠释着这个时代。“他的纯真和成熟似乎有着两面性,使他成为香港主流歌坛上少有的性情中人”。
  •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黑脸汉武帝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黑脸汉武帝

    刘彻出生于帝王之家,小小年纪就面临着生存之战。他的母后王娡是后宫争夺战的主力。很快,这场“一姐”之战就演变成了太子之争。历经了一波三折的数轮对决,刘彻终于登上了太子宝座。继位后,他雄心勃勃,先是发起前所未有的“思想革命”,把儒家学说作为维护统治的理论根基;随后又发动“武力革命”,使大汉帝国走上了“虽远必诛”的漫漫征程。然而,随着“绝代双骄”李广利和李陵的先后兵败、投降匈奴,刘彻的称霸梦彻底破灭。“巫蛊之祸”又引发了太子争夺战,刘彻手下的良臣名将纷纷卷入其中……
  • 浴血功臣录: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秘事追叙

    浴血功臣录: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秘事追叙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乱世中的“英雄”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为统治者开辟了新的王朝。开国功臣的人生在被封侯拜相后到达了鼎盛。皇帝赋予了功臣权力,同样也是皇帝,终结了功臣的性命。开国功臣大都经历了“两重天”的人生考验。建国前他们被统治者视为左膀右臂,珍爱有加,建国后他们被统治者视为心头大患,欲除之而后快。“可与他同患难,难与他共欢乐”这句话道出了两千多年来开国皇帝的共同心态。开国功臣在功高震主的忧患下,或者如韩信般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或者如李靖般高风亮节,功成身退。他们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只求苟全性命,安敢复望富贵?当我们回眸历史时,应当知道和记住这一群叱咤风云的开国功臣的真实命运与结局。
热门推荐
  • 第六类进化

    第六类进化

    每当太阳系环绕银河系公转一段时间,便会经过神秘星云团,星云团不被人探知,但能促进生物的爆发式进化,地球上的生物大进化都于此有关。
  • 鬼夫临门

    鬼夫临门

    父亲过世之后,我被小妈霸占了房子,联合同父异母的小妹将我配作冥婚。一只千年男鬼闯入我的生活。死缠烂打,威逼利诱,渐生情愫,同仇敌忾。我虽心动,却执拗人鬼殊途。直到那日,他幻化人形……
  • 女权网游之怪异召唤师

    女权网游之怪异召唤师

    “我一直以为,这只是一款游戏而已。”李某靠着一堵土墙,流着眼泪道。“或许,我们永远都无法再相遇,但不管身在何方,我们永远都是朋友。”人影愈来愈远,声音逐渐消失。“说话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呢?”
  • 落叶飘过夏季

    落叶飘过夏季

    他们是笼罩在月光下的小孩,他们是寂寞孤独中相互取暖的小孩,她阳光,善良,爱他爱到骨髓里去;他冷漠,无情,被这个社会所抛弃,把痛恨换作残忍。她是他生命中的一缕阳光却亲手被他装进了黑暗。他们深爱着彼此却又要互相伤害,折磨,最后又是谁的落叶飘过了你的曾经……
  • 刀锋刺客

    刀锋刺客

    降生的恶魔之子,失落的千年古城,诸神遗留的面具,整座大陆的通缉,将开启这壮奇瑰丽的史诗传奇!自一出生,亚撒就必须躲避来自全大陆的追杀,整日隐匿踪迹,过着不见天日的生活。但,逃得了一时,却逃不了一世──
  • 文科毕业论文写作教程

    文科毕业论文写作教程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在教师指导下,按学术论文标准独立完成的总结性、习作性文章,是对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情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具体来说,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时提交的论文,“毕业”就学业而言,“论文”就文体而言。毕业论文主要包括专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学士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论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博士论文)和博士后毕业论文。
  • 甜心:狼性校草抢鲜吃

    甜心:狼性校草抢鲜吃

    十岁那年,她失去了全部的记忆,来到这个陌生的学院,遇上了大恶魔。没想到,意外发生了……
  • 钻石婚宠甜心惹人爱

    钻石婚宠甜心惹人爱

    简介:他眯着眼对所有人霸道的宣布说:我的女人一生下来只有,她欺负人的份,没有人欺负她的份,也只能我能欺负不服气的小女人嘟起嘴说:为什么?邪恶一笑的他道:因为你是我的女人!
  • 女儿国的奴隶

    女儿国的奴隶

    如果能实现你一次去旅行的愿望,你想去哪里?作为资深宅男必选“女儿国”。要远离这个拜金的社会,去那里享受美女们的热情……他有幸地穿越到了女儿国。对于一名屌丝,本应是天大的福利,不料在这女权的国度中,在这女尊男卑的世道开始了自己的被奴隶之路。千里之路,始于足下;逆袭之路,死于足下;男儿之路正待人引领,是崛起或是沦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