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
情志内伤不畅,导致毒气郁结。
焦鸿嘻嘻哈哈地说自己得了病。
妻子不信他,以为是在通过得病来求同情,希望她说话能缓和一些,不那么冲。
焦鸿说给你家亲戚聚餐的时候,认识了很多人,是件充实的事情。只是那两天有点上火,一盘老虎菜,辣得生猛,还喝了点酒,而犯了禁忌;刚检查了,医生说是疱疹,开了药,说是至少一个月才能好。
妻子说你就别夸张了。
焦鸿晚上回去吃了药,然后在屋里用喷着药的纱布缠住疱疹处,定上第二天的闹钟,然后拿起一本书,躲开长疱疹的地方,侧着身子念起唐诗来。
他突然想到,这初冬的夜,冷清的屋子里,一个绑着纱布的背影。
唉,还是不要戚戚自怜,郁郁寡欢,处处忍受,否则憋坏了,就会生病,很痛苦。
那是婚礼前的准备过程中,焦鸿遇到各种问题,媳妇与亲戚关系的调节,婚纱照的拍摄,婚房的布置,婚礼现场的流程等等,各种不同观念、习俗冲突了起来,未婚妻说一辈子就一次,不要奢华,但也要雅致,一定要没有遗憾;焦鸿说在我们那边有那边的习俗,既然在那边结婚,就按着那个来听他们指挥就行了,你操那么多心干嘛。她说不打算搞什么婚礼,但我爸说了,不搞的话,就是轻视我们,所以我们一定要搞婚礼。焦鸿说是啊。她说,那我们结婚,还是他们结婚?焦鸿差点说“不就是我们给他们结婚的吗?”
焦鸿决定消极对待了——并不是自己不愿意从事婚礼布置,而是二人、两个家庭观念冲突太厉害,要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必然发生更多争吵,所以主动退居二线,让她来主办吧,自己配合,然后协调家里。
但很快反过来,对方又责备说自己不操心,光她一个人在忙活着安排……
焦鸿从恐慌的梦中惊醒了……
他摸了摸自己曾经生过疱疹的胸和背,现在都已经光滑了,但还隐隐作痛。
他记得直到妻子的一个同事也得了这个病,在公司天天喊疼,并且去医院看病时,妻子才知道这个病有多难受。
焦鸿知道外来的东西总是好的,只是家人能不能之间有些许的温情?
他后来总结道:凡事没有到机会时不要因为周围人压力而去急匆匆勉强做一个决定,然后感觉大致合适就凑合吧。要顶住压力,否则日后情志不畅,精神压抑,又摆脱不了,导致生各种疾病。
就像自己现在这多磨的婚姻一样。
就像自己毕业时先找个了赚钱多的工作而不愿继续清贫但愉快地搞学术一样,以致于自己现在每天负累而抱怨,工作成绩得到上司和同事的肯定,却毫无成就感。
他想起接近结婚的日子,感觉好像和毕业时的选择一样。
他那时也隐约觉得可能又是一个坑,但还是跳了下去。
如果再来一次工作选择,他还是没把握愿意去清贫,因为从小没钱怕了;就像再来一次结婚机会,他可能还是会找一个看起来不是很讨厌的女人结婚,因为他好像永远得不到自己的梦中情人。
所以,苟且,就成了习惯。
于后来要发生的事情,都是要听天命了。
他要为自己不受父母催婚的聒噪,为父母不受别人的指指点点而生活。虽然这个目的看起来,很狭隘。
因为,这个目的就意味着,如果这些因素都消失了,例如父母不在了,自己就会立刻离婚。
而工作上,只要经济宽裕了,比如,手头有500万现金,立刻就辞职,趁年轻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业,那些虽然忙碌但不感觉疲惫的事业。
不会犹豫。
但为什么现在不能直接离婚?为什么现在不能直接辞职?又饿不死!
只是你现在就不受父母催生孩子的聒噪,催更好生活的聒噪?指点你父母的人难道就不会因为你的不幸福的婚姻而继续指点吗?
离婚了,辞职了,你可以去大胆地爱自己喜欢的人,可以去畅快地从底层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业。
无论哪条路,反正都需要负重前行的,畅快而潇洒的人生,不比抑郁寡欢无精打采的人生快活吗?
是前方的不确定性让自己犹豫不决吗?怕离婚和辞职后,得到的不是畅快而潇洒,而是更加地局促和狭隘?
焦鸿自己和自己反复地这样拉锯着,他意识到:行为习惯而不是思维方式,决定了他的出路。
他更意识到:他思索了这么多,但还是要继续这样活下去,为什么?
他没有答案。
或许,人好像就是这样生活的,可能没有理由。
他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在逃避……总之,父母的家和妻子的家是自己都不想回去的。
自己是在苟活,还是已经彻底放弃了自己?他问自己。
他只记得,绑着纱布的那天晚上,他在床上读的唐诗是: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不复问,白云无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