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话,第二日大早,杨凡便早早站在院中侯着李牧之。
刚过辰时,李牧之便走了过来,手中拿着一本卷册交给杨凡道
“这便是我玄宗功法,太衍玄清道,此法共分三层,每一层对应三境,一层是炼气、筑基、结丹,二层乃元婴、出窍、分神,最后一层便是合体、大乘、渡劫,你暂且记着这些就好,至于每个境界,为师将来自会为你细说的”。
杨凡虽然不懂,但也是牢牢记在心中。
李牧之继续道、
“道家修习法门主要有心斋、坐忘、缘督、守静、守一,吐纳、踵息、辟谷、行炁、胎息、内丹等等,你可记下?”。
见杨凡点头,李牧之继续道
“心斋,“斋”即清心之义,心斋指内心要清虚宁静,所谓大道至虚至静,人心应当清虚宁静,方能以合大道,道家、修心养性乃是首要”。
“修心之法,便是坐忘、缘督、守静、守一,所谓坐忘便‘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忘却自己的形体,抛弃自己的耳目,斩断与外界的联系,摆脱形体和智能的束缚,与大道融通为一,缘督,守中合道,顺其自然也,待到心思清净,便是守静、守一”。
李牧之顿了顿继续道
“‘致虚极,守静笃’,诚心守静,便一定会达到心灵空明的境界,待到心思空灵,方能感知天地气机远转,观大道变化,感知到天地灵气才会用到吐纳之法”。
说到这里,李牧之刻意顿了顿,待到杨凡开口道“师父,何为吐纳之法”时,又开始说道
“吐纳,泛指呼吸法门,吐纳基础便是行炁之法,鼻中引炁而闭之,心数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吐之、引之,再深一些便是踵息”
“‘踵息,指内呼吸功深,而达于踵’平常之人呼吸,只能够由外到达于咽喉,修道人所用内呼吸,平常人用肺呼吸,这二者决不相同,一般人用深呼吸,炁机最多只能到达丹田;而有道真人的呼吸,却可以直接到达足后跟,气行大周天”。
说完这些,李牧之又顿了半刻好让杨凡熟记,待其记下,又继续讲道
“待灵气聚集丹田,方可凝灵结丹,丹成便是金丹,金丹,是指以人身三宝精、炁、神作为药物,在体内修炼成丹,至此便是太衍玄清道法的第一层,今日我先讲到这第一层,将来待你达到第二层,为师再为你讲这第二层的修炼之法”。
杨凡闻言,当即颔首道
“是,师父,徒儿记下了,日后一定勤加修习”。
李牧之道
“好,我再与你说一些其他的,道家神通也分好几种,御器、丹道、符篆、炼器等等,为师主修御器之道,乃是剑修,你即是我的徒弟,那便随我修习御剑之道吧,若是你还想修习其他法门,诸位长老也会定时在藏经阁授课,届时你可以多去听听”。
杨凡毕恭毕敬道
“是,师父,徒儿记下了”。
“好了,早晨先到这里,下午我再教你御剑之术”。
“是,师父”。
说完李牧之便离开了庭院,留着杨凡一人在庭院中温习李牧之方才教授的知识。
……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般,一晃眼便是七日,这七日,杨凡每日都在刻苦修习修道法门,经过其不断揣摩,杨凡终是得到了一些修习心得,修炼进境也是快了一些,七日之后依然能做到心无旁骛,纳灵入体。
只是这七日里,杨凡觉得有一事颇为蹊跷,就是每日入睡之时总会重复做一个梦,梦里有一干瘦老者也在教授其修炼法门,只是这法门和李牧之所授截然不同,李牧之所授乃是主修心境,纳灵入体,结为金丹,而老者所授乃是纳灵入体,以灵力温养血气,淬炼肉体。
其实,这并不是梦,而是事实,那日,黑袍人调换了杨凡和杨珩的一魂爽灵,如今杨凡乃是一人双魂体质,只是胎光为主魂,平日里杨凡清醒时,躯体自然是由他为主导,待到杨凡入睡之时,躯体便由其兄长之魂所操纵,所以,清醒时,杨凡修习的便是太衍玄清道法,而入睡时便是修习的魔道功法,长此以往,其所吸纳聚集体内的灵力在入睡时全被用作温养血气,从而导致其境界进境极为缓慢。
杨凡虽有察觉,但是也没有太过在意,只是将进境缓慢的问题归咎于自己天资不佳,因此,杨凡只能花费更多精力去努力,所谓勤能补拙。
除了进境缓慢之外,杨凡其余方面倒是进步显著,李牧之所教授的剑招其一学便会,饶是当年苏清影花了一月功夫才学会的剑招,杨凡七日便能使的有模有样。
这一日,杨凡又提着李牧之给他的木剑去了竹林旁的瀑布练剑。
李牧之的教学极其注重基础,平日里除了教授剑招之外,还要让杨凡去瀑布先每日重复三千次挥剑动作,这动作只有三招,刺、劈、横砍,每个动作重复一千次。
杨凡曾经也问过李牧之,为什么要重复如此枯燥的动作,李牧之只回了一句“所谓基础,乃是根本,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此后,杨凡便再也没有问过李牧之类似的问题,他只是遵照李牧之所授,每日重复这三个动作,而且每一次杨凡都是精益求精,若是其中有一次不满意还要自己加练两次。
李牧之也偷偷在暗中观察过杨凡的修炼,但是只看了一次之后,饶是李牧之也是暗自颔首、面露满意之色,自此之后再没有去瞧过,因为他知道杨凡不会偷懒。
这几日,苏清影也是受到杨凡的影响,开始刻苦修行,她可不想不消几日便被杨凡超越,若是如此,那便太对不起自己师姐的身份了。
苏清影本就天资出众,只是平日里太过贪玩,疏于修炼才使得修为进境缓慢,如今她一用起功来,进境可谓是一日千里,这让暗中观察的李牧之也是面露满意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