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王同皎受此重任,一心忠君爱国,想在这个职位上做出成绩,而不是仅仅依靠着新宁郡主的这层关系。
他的努力得到了太子李显的肯定和认可,很快成为李显身边最可靠的心腹,这个“心腹”之意与典膳郎又有着区别。
除了典膳郎之外,王同皎成为太子李显与外界联络的枢纽。许多忠于李唐的老臣都是由他出面联络,并向太子李显传递着绝密信息。
特别是老臣们对他的另眼相看,让他热血澎湃,只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
果然,王同皎和崔玄暐等老臣一起发动了兵谏行动,准备逼迫太后退位,将帝位传于皇太子李显。
去年,即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圣神皇帝卧病一个月之久,病情加重,陪在她身边的是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俩。
太子和宰相们很难见到圣神皇帝。
太子和群臣害怕圣神皇帝一旦病逝,张易之兄弟借机作乱。
为了大义,为了天下,宰相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等人准备兵谏,逼迫圣神皇帝让位给太子李显,重新恢复李姓天下。
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705年2月20日),右羽林将军桓彦范联合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驸马王同皎、右散骑侍郎李湛,称圣神皇帝的男宠麟台监张易之、司仆卿张昌宗谋反,率羽林兵诛杀张氏兄弟。
当时,李多祚、李湛、王同皎率左右羽林军五百余人,直入玄武门(宫城北门),来东宫请太子李显指麾将士。
没想到众人却迟迟不见正主皇太子李显。
原来竟是李显怯场,事到临头却退缩,将数百人的性命抛之于脑后,全然不顾事情败露后所有人都要被诛三族的下场。
这是王同皎第一次对自己的岳父产生了不满。
但此时不是闹情绪的时候,他的身份最是适合直闯东宫,面见太子。
王同皎苦谏:“先帝以神器交付于殿下,横遭幽废,人神同愤,二十三年矣!逆竖二张行为反常,欲行不轨,诸位忠良臣子决议诛杀他们,但须要殿下到场,以慰系众望。”
太子李显内心害怕,依然不敢答应,毕竟他一生都生活在圣神皇帝的阴影之下。
王同皎再谏:“将士们舍弃自己家族而效忠国家,决心诛杀逆竖以安定社稷。难道殿下要置他们以谋反的罪名而被酷刑处死么?殿下若想让大家散去,请亲自出面给他们解释。”
太子李显终于被说动,走出东宫宫门。
王同皎趁机上前将犹豫不决的岳父抱到了马鞍上,众人拥簇着太子来到玄武门。
很快,众人将集仙殿外的张易之兄弟二人诛杀,军心大振。
之后的事情便是顺水推舟,水到渠成之势。
自神龙政变之后,驸马王同皎以功升为云麾将军、右千牛将军、琅邪郡公,食实封五百户。
云麾将军和琅邪郡公对于王同皎而言都不重要,一个是勋官,一个是爵位。
王同皎看重的是右千牛将军,这个官职是非皇帝心腹不能担任,乃是皇帝的贴身护卫。(从三品)
待到太子李显登基称帝之后,新宁郡主升为定安公主,实封至一千三百户。
王同皎亦随之成为驸马都尉,升银青光禄大夫,光禄卿。
本来有着大好前程的他,内心却是一位愤怒青年,近一年的时间里看到朝廷上下皆被韦皇后和武三思把持,他内心忿恨。
原本一个慷慨激昂的青年变成了愤怒青年,心中自然有了想法。这个时期,他遇到了从西域来经商的李过。
李过乃是习武之人,一直待在守真的身后,为守真暗中经营。
他的内心意属相王李旦继承皇位,在兵谏行动时期曾经与守真探讨过如何帮助相王李旦夺回帝位一事,却被守真的数次沙盘模拟操练所说服,相王李旦继承帝位的风险特别大,大到会爆发西汉时期的“八王之乱”。
李过只能放弃这个想法,转而支持太子李显。
李显继位以后,专门下制,除了李敬业和裴炎等扬州反叛三族之外,大赦天下。
李过心情极差。
近一年来,守真采取迂回战术,游走在皇族诸王之间,与梁王武三思走得很近,数次想要下套套住武三思,却被滑不留手的武三思躲过去。
李过玩不来这种权谋阴谋之类的计策,只给守真修书一封,便独自经营自己的复仇之路。
守真无奈,却也无法分身,好不容易打进了敌人内部,决不能半途而废,不然的话,很容易暴露了自己。
后来,听在主持河西道商会的魏广宗说起过,李过与驸马王同皎走得很近,两个慷慨之士性格相仿,走到一起也是正常。
对于这一代的驸马,守真认为王同皎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异类,与其他的驸马不是一路人。例如说,驸马韦捷、驸马裴巽、驸马杨璬等。
正因为此,守真很是放心李过去结交驸马王同皎,两个人志同道合,可以为天下谋福利。
但没有想到,韦皇后与武三思私下勾结,篡权跋扈,这让王同皎十分愤怒。
李过与武三思有深仇大恨,王同皎深有同感,二人产生了灭掉武三思的念头。
神龙二年(公元706年),驸马王同皎在家里与张仲之、祖延庆、周憬、李悛、冉祖雍等人,准备借机为圣神皇帝武曌送葬时,埋伏好弓箭手准备射杀武三思。
这种暗箭杀人的手法明显是武人的想法,如果守真没有猜错的话,肯定是李过献计。
像是世家子弟王同皎只会想出文人的计谋来对付武三思。
想法出炉之后,众人分头行动,但正是由于人数较多,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和隐患。
人数越多,秘密越容易泄露。
这次,泄露秘密的叛徒居然是当朝十分有名的“口过诗人”宋之问。
口过就是口臭的意思。
当年,宋之问作《明河篇》以见其意,末云: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
圣神皇帝见其诗,谓崔融曰:吾非不知之问有才调,但以其有口过。
从此,宋之问终身惭愤,口过诗人的名号流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