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明宸殿内不见一个宫女太监。
祁煜之正伏案批阅奏折,一道黑影悄无声息地落下,他抬起头,烛光摇曳照在他稚嫩的脸上晦暗不明:“王叔让你来的?”
黑影垂首:“是,王爷说他身子不适,明日便不来跟皇上拜别了。”
宫内寂静无声,过了许久,黑影才听得上头传来一声悠久的叹息。
祁煜之放下手中的笔,端起茶杯用茶盖撇去上头的茶叶,问:“他可有给母后留什么东西?”
“有,一件缌麻素衣。”
“噗……”祁煜之一口茶喷出来,随即拍桌子大笑,“我那母后定是要气死了吧。”
黑影不敢撒谎:“太后怒不可遏,连夜召唤太医。”
祁煜之笑得更欢了,毫无形象地在龙椅上翻滚。
守在宫外的太监总管忍不住回头,心道:皇上不知有多少日子没这般放肆大笑,是看到哪位不正经大人的奏折了?
祁煜之拭去眼角笑出的泪珠,挥挥手让黑影先下去,待缓过情绪后他提起笔想继续批阅奏折,却不想龙案上一片狼藉,奏折的字迹被他喷出的茶水晕染开,他拿起一看,是帝师的奏折!
“嗬!”他倒吸一口凉气,感觉要完。
祁煜之下意识摸了摸龙臀,心想,他贵为一国之君,帝师大人应该不至于当着众人面打他屁股吧。
但转念又推翻了想法,帝师可是连他父皇都敢揍的人,更别说他,为了以防万一,明天还是多穿两条裤子去上课比较稳妥。
翌日,天蒙蒙亮,落雁山连绵起伏,山间薄雾轻起,处于山坳中的李家村炊烟袅袅,已然开始新一天的劳作。
李月顶着两水泡眼坐在灶台后面,昨天哭得太凶,又一晚上没睡才会肿成这样。
赵芳菲打来井水给她敷眼,不禁埋怨道:“我昨晚起夜见你房里灯还亮着,你做什么呢不睡觉?”
“嗯……”李月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她昨天见郑年和赵芳菲心烦借不到牛和石磨盘脱谷粒,便想起飏(扬)扇和脚踏脱谷机。
大齐没有这两样东西,她花了一晚上时间就是在琢磨这两样东西的构造设计图。
赵芳菲见她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以为她是女儿家的心思不好意思开口,便道:“你不愿说就不说,等你什么时候想开口再告诉小姨。”
一股暖意在李月心中流淌,她笑道:“小姨,不是我不告诉你,只是我不知该如何跟你说明白,待会我想和姨父去七爷家走一趟,等我们回来你便知晓究竟是何事了。”
赵芳菲轻戳她脑门:“神神叨叨的,行吧,先吃饭,吃饱再出门。”
“欸。”
锅里煮了粥,三大人加一小虎娃就着昨晚上剩下来的咸菜炒鞭笋美美地吃了一顿早饭。
李月请求郑年带她去找里正,郑年也没多想,一口便答应下来。
他们赶到里正家的时候,里正也刚起没多久,正蹲在院子里拔草。
见两人过来,里正还很是惊讶:“你们怎么过来了?郑年你来给李月置办田地?”
郑年挥手:“今天不是我来找你,是月牙。”
“哦?”里正看向李月,见李月点头,他便将两人迎到屋里。
里正家前后两个院子,比普通村民的住房要大一倍多,更为气派,他的妻子端上茶水给二人饮用。
李月谢过,她也不跟里正客套,开门见山道:“七爷,我来是想跟您谈一笔生意。”
“跟我谈生意?”里正面露惊讶,随后失笑,他心里不怎么相信李月能想出什么做生意的好点子。
不过之前李月给他的印象还不错,听她说说也无妨。
于是他点头示意:“你说说看。”
“还请借一下笔墨。”
里正眉稍微微上扬,让妻子去准备。
随后他和郑年就看着李月在一张张纸上画出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来,越看心中越是惊讶。
郑年在成为灾民之前就是学木工的,旁人或许看不懂,但他一眼就能看出来李月设计这件东西的巧妙之处。
“这是扬扇,亦叫风扇车。”李月跟二人讲解风扇车的构造和作用,“把脱下的稻谷倒入上方的漏斗,摇动扇叶板就可以把多余的糠粃杂物吹飞出去,饱满的稻谷便落入出粮口,七爷,您看,这生意做不做得?”
里正听完不由得啧啧称奇,若是这东西真能做出来,村民不知能省下多少时间和汗水,是绝对的好东西啊!
里正心动了,他收起方才对李月的轻视:“这笔生意你想如何做?”
“有两种方式。”李月竖起两根手指,“第一,我把设计图卖给您,一口价买断;第二种,分摊,我出想法,您出人工和本钱,咱两二八分。”
里正沉思一会,他毕竟见过一些世面,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指出其中的缺陷:“风扇车虽好,但造一台怕是要耗费不少人工时间,这样一来,卖出去的价格定然不能太低,李家村村民的积蓄有限,对他们而言买一台风扇车还不如借牛来得省。”
李月耐心听完:“这个问题我早已考虑过,按我最初的打算一台定价五百文,也就比刻花条桌价格稍高些,您想一头牛要八千文,一把铁质的犁头也要二百四十文,相比较之下风扇车贵吗?”
见里正神色意动,李月继续游说举例:“就说借李贵家的牛和石磨,付定金五文后还要再补五文,一年两次加起来就是二十文,而且未必等得到号,牛会累要休息,风扇车可不用,坏了还能修,单户人家买不起一台风扇车,可以几户人家合买,买了就是他们的,不用求爹爹告奶奶看人脸色。”
这话一出,在旁边认真的听的郑年神情有所动容,他忽然明白为何李月要熬夜做出风扇车了,感情昨晚在门口的话她都听见了。
月牙咋就这么为他们着想呢……
郑年是性情中人,一大老爷们蓦地就红了眼眶,他对李月的做法既感动又欣慰,当然免不了要骂李忠一家几句,这么聪明孝顺的姑娘打着灯笼也难找,就他们李家缺心眼儿赶着把人往外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