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塑胶桶与镀锌铁桶之战中,让李嘉诚认识到塑胶制品将必然大行于市。性格果敢的他,凭借着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果断地作出了转行的抉择,从而造就了一个全新的自己。
李嘉诚还在五金厂作推销员的时候,当一次在酒店推销铁通的时候,一家塑胶公司的老板在也酒店推销塑胶桶,李嘉诚想尽各种办法与对方展开争夺,但塑胶桶轻并没费力就获胜了。这次的落败,使李嘉诚猛然惊醒,他预感到了镀锌铁桶的穷途末路以及塑胶制品的蒸蒸日上。
晚上,李嘉诚辗转难眠,他认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塑胶工业在20世纪40年代中叶兴起于欧美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来讲,都属于新兴的产业。李嘉诚分析其特性,塑胶制品易成型、质量轻、色彩丰富、美观适用,还是木质和金属制品的替代物,发展潜力巨大。
于是,李嘉诚开始着手调查价格行情,他发现塑胶制品以其昂贵的价格作为富人阶层的奢侈品只是极短的时间。一来价廉,二来物美。有这两条,塑胶制品大行其市势在必然。没有再犹豫,李嘉诚毅然决定加盟塑胶公司,进入一派生机的塑胶行业。
李嘉诚这一果断决策,奠定了他成为全世界“塑胶花大王”的基础。人的一生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机遇,一旦出现,就应该果断而行,李嘉诚便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善于抢占商机,当发现“塑胶花”的信息时,便预示到了其无限的发展前景,遂不惜代价开辟了新的产业。
当时,李嘉诚所生产的塑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经趋于饱和状态了。要想继续生存和发展,他必须重新选择一种能救活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实现他塑胶厂的“转轨”。
一天,当李嘉诚仍像平日一样随手翻阅着一些杂志时,他阅读了一篇最新英文版《塑胶》杂志,发现在上面刊登了一项有关意大利一家公司用塑胶原料设计制造的塑胶花即将倾销欧美市场的消息。
读完了那则消息,李嘉诚马上想到了和平时期过着平静生活的人们,在物质生活有了一定保障之后,必定在精神生活上有更高的要求。种植花卉等植物,不但每天要浇水、除草,而且花期短,当时人们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抓紧时间工作上,根本没有过多的时间去照料花卉。如果生产大量塑胶花,则可以达到既价廉又物美,大大地方便了人们。想到这,李嘉诚自信地预测:一个塑胶花的黄金时代即将来临。
1957年,李嘉诚带着企业复活的希望踏上了学习塑胶花制造技术的征途。李嘉诚深知生意人对于刚面世的新产品是十分重视的,而且在技术上也会保密,不会轻易地让人学去。所以,他不断以购货商、推销员等身份,有时不惜打短工,千方百计地搜集点滴有关塑胶花制作的技术资料。与此同时,李嘉诚又购置了大量在款式、色泽上各具特色的塑胶花品种带回香港,花费重金聘请香港及海外的塑胶专业人才,对这些购回的塑胶花品种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他一边进行市场调查,一边了解国际市场的发展动态,以便找出最受欢迎的塑胶花品种进行大规模生产。
李嘉诚决定出手生产,开始了他的一系列别具新意的“转轨”行动:生产既便宜又逼真的塑胶花。在当时的香港,塑胶花还是个“冷门”。李嘉诚通过各方面进行促销和广告活动,塑胶花开始引人注目,渐渐的香港市民开始接受。“长江塑胶厂”的名字开始为人们所熟悉。重新开出一条道路的李嘉诚,在渡过危机之后,便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在以后的日子里,李嘉诚领导长江工业公司迎来了香港塑胶花制造业最为辉煌的时期。欧美各国对塑胶花的需求量更大了,即便是下等家庭也渐渐养成了插花的习惯。
李嘉诚也充分利用这段鼎盛时期,不断推出新产品。他以高薪招聘塑胶专业人才,研制出欧美用户最感兴趣的接近天然花的喷色塑胶花,以及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国特种花,几经努力顺利地打入了欧美市场。李嘉诚利用长江工业公司高品质的塑胶花产品,全方位地争取到了海外商家的长期合作,使他的业务迅速增长。
当断则断,抓住商机,赢得市场的李嘉诚不惜一切,投资生产,最终实现了企业的转轨,为他带来了数以千万港元计的利润,同时自己也成就影响世界的“塑胶花大王”。
完善性格小帖士
谨慎稳重与优柔寡断是两回事,制定计划时要谨慎稳重,行动时不要优柔寡断。优柔寡断的性格害人害己,果断出击才能创造奇迹。
5.决策有魄力,做事要果断
在这个世界上,有才智的人很多,但并不是每个有才智的人都能够有所建树,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的性格有所不同。性格果敢的人,做事干练、有魄力,决不拖泥带水。这种人办事的成功几率大大高于那些拖沓、优柔寡断的人。
中国近代着名的金融家陈子铭是一位活跃于金融界和政界的两栖风云人物。早年留学法国,加入同盟会,他对政治抱有极浓厚的兴趣,以至于在进入法国高等商业学校学习经济之后,还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政治活动上。
陈子铭天资聪颖,尽管他的重心在政治上。但他仍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清王朝赐予的商科进士,出任大清银行总行财务科副科长、陕西分行总监等职。辛亥革命的爆发彻底葬送了清朝。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清朝的灭亡直接导致了大清银行的倒闭,它在各地的分行均告停业,无奈之下,陈子铭只好离开陕西到上海。此时一个机会降临了。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上海的一批大清银行商股持有者发起组织商股维持会,呈请南京临时政府财政部整理大清银行,提出了具体改组办法要求成立中国银行。由于有同盟会会员这一层关系,陈子铭由此因祸得福,躲过一劫,很快便被南京临时政府任命为监督,负责中国银行的筹备工作。翌年4月,他又受新任财政总长刘深民之命,负责筹备中国银行开办事宜。
经过认真的调查,陈子铭很快就制定出了一个可行性非常强的计划。同年3月9日,总部设在北京的中国银行总行正式开办。5个月后,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也正式开业。但由于在中国银行购股权的问题上他与新任的财政总长莫齐森发生了龃龉,两人的意见有巨大的分歧并且相互之间都不肯迁就,胳膊拧不过大腿,他只好放弃,另谋高就。
陈子铭决非轻言失败之人,他很快就找到了新的靠山,加入了梁启超领导的进步党,并担任进步党政务部财政科主任。凭着这层关系,当梁启超任币制局总裁时,陈子铭当上了上海造币厂监督。1916年年初,他主持的上海造币厂开始铸造银辅币,先在直隶投入流通,后又推广到山东、河南等省。因铸币手续完备,发行机关统一,新发行的这种银辅币没有跌价的后顾之忧。
1918年5月,陈子铭又按照新颁布的国币条例加铸了2分和6厘的两种铜辅币,他发现,在铸造这两种辅币过程中,即使银辅币的成色不是银的或铜的也可以流通,而用来铸造铜币的铜价涨落不定,在这一起一伏之间就大有文章可作,完全可以从中牟利。意识到这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陈子铭岂肯放过。他不失时机地利用铸造辅币时的差价,牟取暴利,一下子就发一大笔横财,为他后来参加创办银行积累了必需的金钱。
陈子铭是一个善于在不同环境下创造机会的人,他之所以图谋向政界发展,为的就能够找到一个有用的靠山,为自己以后在金融界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他努力与一些权贵政要拉上关系,很快就结识了皖系军阀段祺瑞所依靠的“小诸葛”徐树铮。政治地位的上升,又直接影响了他在金融界的地位。1919年8月,周秀林与牛郅用等人在天津创办金城银行,陈子铭作为发起人之一,投资5万元,成为第6大股东。由于他担任过大清银行、中国银行总监、就顺水推舟地被董事会选举为董事。
令陈子铭在金融界发迹的契机,却是此时盐业银行的困境。盐业银行是1915年3月由袁世凯的表弟许德苗创办的,因拥袁称帝,被列为恢复帝制的“七凶”之一。1916年9月初,盐业银行主要股东张勋拥立溥仪复辟,许德苗又出资35万元支持张勋,所以当复辟失败后,盐业银行经理许德苗被作为复辟同党逮捕,一下子使盐业银行群龙无首,处于一片混乱之中。银行的上层人物紧急商讨,决定由股东推举新的总经理。
1916年8月20日,盐业银行总管理处向京沪各大股东发函,限期三天之内以信函的方式来推选银行总经理,总经理要以信函中得票数最多的人来担任。接到紧急通知后,股东们立即把一封封信函寄到盐业银行总管理处。就这样,陈子铭依靠皖系军阀和他当时在金融界的名声、威望,走马上任,担任了盐业银行总经理,开始了他金融生涯的新起点。
陈子铭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要创设一家真正股份制商业银行,因此当他担任盐业银行总经理一职之后,便立即充实股本,他利用与商业银行协理薛凤九、金城银行总经理李受民和华南银行总经理屠红礼之间的私人关系,从他们三人那里先后拉到了50万元作为股本,并规定要在公开的帐面上一定要达到股本总数的1/5的数目,如果做到这些,就足以扩大银行在社会上的影响。
陈子铭的银行由于经营有方,因此,仅仅用了2年时间,他便将400万元的股本统统收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在扩股方式上,陈子铭不因袭旧法,敢为天下先,他一反过去银行界的习惯做法,制订了自由缴股、十年扩股的办法。具体做法是;让持有股权的股东可以年缴1/8,这种做法相当灵活,它甚至允许股东分数次缴纳股款,每年续收股本。
这种新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它弹性的收费机制,它一方面使那些有实力的股东先行缴付;另一方面,又可使力量不足者缓缴,两者都很好的维护了股东的权利,同时又不致使银行股本骤增从而加重银行付息。这种扩股办法的精明之处在于它能使股东和银行均能够获得好处,为它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陈子铭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果断的行动,为北方金融界所瞩目。经过他的苦心经营,盐业银行已由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一家军阀官僚开办的银行发展成为北方金融界的一方重镇。
陈子铭的成功是必然的,能走到这一步正是因为他在果敢性格的驱使下,在政治的庇护下,发挥了自己魄力和才智,为自己的事业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良机,最终成为一名令人刮目相看的金融家。
完善性格小帖士
优柔寡断、拖拖拉拉难成大事,既然想好了,就果断的决策,迅速地执行。
6.踟蹰难有突破,果敢创造奇迹
现实在此岸,理想在彼岸,唯有性格果断的人,才能用行动架起稳固的桥梁,渡过湍急的河流,到达理想的对岸。
凡人都企盼奇迹发生在自己身上,比如一夜暴富、一举成名、一鸣惊人等等。不过,这种企盼多数是在梦中实现的。欲成大事者则不同,他们不愿意用幻想来麻醉自己,因为他们知道人总会清醒的,幻想过后要面对的是幻想与现实间的巨大落差带来的巨大痛苦。与其如此,不如将承受巨大痛苦的时间和精力付诸行动,用行动来创造奇迹。
奇迹随时都可以发生在你身上,只要你采取了有效的行动。在行动的过程中,量变渐渐引起质变,而每一次质变都将是你人生的一次飞跃。当这种飞跃不断持续下去时,奇迹便会发生。要知道,第一个大学生的老师一定不是大学生,第一个科学家的老师也决不是科学家。只要敢于付出行动,你就能够成为某方面的第一,成为一个切切实实的先例。
世界闻名的飞机大王霍华德·休斯,于1905年12月24日出生在美国休斯敦,其父亲是位石油投机商。16岁时,他的母亲因一次医疗事故不幸去世。更为不幸的是,两年之后他的父亲死于心脏麻痹。年仅18岁的霍华德·休斯继承了父亲75万美元的资产,成为休斯公司的董事长,开始了单枪匹马闯天下的生活。
年轻的霍华德·休斯对电影拍摄很感兴趣,然而最初踏入电影界时并不顺利。不过,执着的休斯对电影并没有失去兴趣,而是在不停地寻找机会。
霍华德·休斯酷爱驾驶飞机。一次当驾驶着飞机在空中翱翔时,他突发奇想:拍一部表现空战的片子是不是会受到欢迎?他想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空军中校达宁率领数架索匹兹骆驼号战斗机从战舰上起飞,任务是轰炸德军东得伦空军基地。那是一次极为成功的越洋轰炸,英军只损失1架飞机,而德军的两艘军舰和两只飞艇都被击沉。休斯非常果断,决定将这次空战搬上银幕。为了取得最佳的影视效果,他准备用真正的飞机拍一部比实战更刺激更壮观的空中大战片,片名暂定为《地狱天使》。
霍华德·休斯立即行动起来,不惜花费210万美元租用了数十架飞机,其中包括着名的骆驼号轰炸机、德国的佛克战斗机,法国的斯巴达战斗机、英国的SE5战斗机,邀请了一百多名优秀的飞行员,雇佣了2000名临时演员,聘请的摄影师人数几乎占好莱坞摄影师总数的一半。影片的演员阵容空前强大,整个美国电影界都为之震惊。结果,《地狱天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霍华德·休斯是一个用果敢行动创造奇迹的人,他知道如果踟蹰、犹豫就永远站在原地,他没有满足于坐在飞机上对鼓舞人心的轰炸场面的幻想,而是继续前行,将其成功地搬上了银屏。除此之外,霍华德·休斯在驾驶飞机方面也向世人展示了奇迹是如何发生的。
对驾驶飞机非常着迷的霍华德·休斯曾参加了一次全美短程飞行比赛,以302公里的时速一举夺冠。然而他并不满足,又确立了更高的目标。1927年,被美国人称为“世纪英雄”的美国飞行员林白驾机飞越大西洋,整个世界为之轰动,霍华德·休斯决定打破林白的世界纪录。考虑到驾驶传统的飞机难以成功,他开始致力于新型飞机的研制。为此,他高薪聘请了两位优秀的飞机设计师:欧提卡克和帕玛。欧提卡克是一位机械工程师,同样热衷于飞行;欧提卡克对制造新型飞机有许多天才的构想,对疯狂追求速度的休斯来说,他们两个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后来,他们用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制造出机身长为8米,机翼长为7.6米的Ⅲ型单翼飞机。该飞机造型独特,机身特别短,试飞人员都不敢驾机试飞,而霍华德·休斯却决定亲自试飞。
1935年9月12日,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天色已接近黄昏,负责速度测试的裁判技师建议明天再飞,霍华德·休斯却等不及。他穿上飞行服后便跳进机舱,然后启动了引擎,飞机缓缓飞上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