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天贾南风说出按律法来这句话时,林松其实已经隐隐约约的猜到了杨爽的下场。贾南风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是一击必杀。既然她当时已经说出了这个话,那就一定有可以把杨爽罪定死的东西。
果不其然,没过三天,杨爽打死人的人证物证就完完整整的呈上御前。看着下面送来的如山的“铁证,”林松暗叹一句,这皇后做事儿,还真是滴水不漏。
这杨爽,怕是死定了。
果然,上朝那天,文武百官,除了杨家极其死忠党外,其他的人,纷纷上书请求严惩杨爽,杀人偿命,严明律法,以儆效尤。
杨骏的人昨天在朝堂上还占了半壁江山,没想到贾家的能量这么大,一会儿就让杨骏孤立无援,千夫所指。林松一边感慨,一边把贾南风的危险等级有提高了几个度。正当他准备顺水推舟的送杨爽上路时。
“且慢——”
“太后驾到——”
“参见母后——”
“参见太后……”
太后挺胸抬头,华贵庄重的礼服穿在她的身上,尽显皇家气派与大气庄重。
都最后关头了,太后难道还有什么杀手锏?
林松本以为这次太后是要打“百善孝为先”这张道德牌的,这样做虽然是有效,但是难以服众。而且,朝臣们虽然不待见这个傻子皇帝,但是他们更无法容忍后宫干政。这张牌,看似是王炸,其实是烂牌。
但是,杨家能做到一门两后,显然是尤其过人之处的。太后最终没有打孝心牌,而是打了一张王炸——免死金牌。
“陛下,以前先帝在世时,感念我杨家有功,为免杨家不肖子孙将来犯下什么滔天大祸,故赐予杨府免死金牌一面。”
“不知这先帝的免死金牌,是不是能救我那杨家的不肖子孙一命——”
这个王炸,还真是万万没有想到。这太后对她的侄子还真是好,免死金牌都拿出来用了。仔细想来,这杨爽死不死,其实于林松而言,没有什么区别。
林松觉得,现在,杨爽不死,或者更好。倒不是因为免死金牌的缘故。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在外人看来,杨家先是屠村,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后是故意杀害了皇后娘娘的侄子,愣是啥事儿都没有。时间一长,民愤没有得到及时的发泄,只会越积越多。终有一日,会如了黄河之水,汹涌决堤。
至于杨家的人,一想到自己怎么作都不会死,加上其自身的劣根性,只会越发嚣张,到处为非作歹。
矛盾尖锐了,爆发之后,终有人会付出代价。林松不在乎是谁的代价,他就如一只秃鹫一般,只待看谁最后落败,就迫不及待的去接受他们的遗产。
林松调整好表情,露出一个让人毫无防备的有点儿傻气的笑,像一个听父母话的小孩儿似的,“既然是父皇赐下的免死金牌,那自然是要听父皇的话。”
话一出,杨爽的案子,算是盖棺定论了。不日,大理寺就放了人,送走了这位祖宗。
各方也暂时平息。
林松想着今日朝堂上的情形,皇后用自己的侄子的死换来了这么一个结果,恐怕不会善罢甘休。从打断杨妃的好事儿,再到前些日子的屠村,然后到现在的杨爽之案。这接二连三的,或许只是正戏开场前的序章。
林松可还没有忘记,皇后许久前在宫中收到的那封密信,还有,洛阳城里,无端多出的两支队伍。
这洛阳的天色,什么时候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