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他们什么也没说就完成了任务。
林何氏见比自己出去一趟完成得还要好,也没说什么,只是又盯着陆春雨询问了陆方氏的恢复情况。
言下之意,暗示的意味也很深。
陆春雨却只作不知,一脸乖巧地解释,他们走得太急,只看娘气色还不错。
之后话题就让林玉璋给岔开了。
……
转眼就到了五月二十八。
陆春雨不但做完了成亲当天的新衣,还把那匹杏红料子也做了两条款式不同的裙子,一条绣了粉桃花、一条绣了粉紫蝴蝶花,再做了一件半臂,一件上衣。
之后粉色细棉布也做了两身中衣裤,剩下的料子锁进了箱子里。
她现在个头还小,没那么吃料子,因而都是够用的。
到了这天早饭后,她和林玉璋一起坐了驴车去镇上。
林玉璋考上秀才之后不久就受伤了,还没有到县丞衙门领头榜奖励的,还有十亩廪田要办手续。
家中原本就有四十亩田,都是爹陆续买下来的。
早年爹和大哥是秀才,就有二十亩田不用缴税,如今他也考上了秀才,自然也有十亩田不用缴税。
这是于自家有利的事情,自然要早早来办好手续。
他们进镇之后,就先去县丞衙门办正事儿,林玉璋一人走进衙门里,陆春雨就在门外等着。
在林玉璋办完正事出来时,就看到陆春雨正看着一处地方。
“怎么?”他走过来奇怪地问。
“刚才看到那个当初治你的郎中了。”陆春雨回头,随口解释了一句,便扫了他一眼,笑问,“办好了?”
“嗯,走吧。”林玉璋没有再问。
说到当初治他的那个郎中,他自然想起来,自己并不只是李家父子医治,当初也有从镇上请了郎中过来的。
只不过李家父子还未放弃,想尽力而为,但镇上郎中只诊断过根本就不下药,让准备后事。
直到春雨寻来蛇胆救他……
抛开这件事,他们先去了首饰铺子,刚问了几样价钱就咋舌不已。
陆春雨心里尤其沮丧失落。
想她也曾锦衣玉食、被人哄着捧着惯着,也是名牌一堆的人,何时连戴个首饰都要被价钱吓退?
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如今在这世界、在这具身体里,她就像一个正在新手村等待升级的可怜虫。
就算不是菜鸟,也不得不按部就班,一点一点累积自己的机会和财富。
她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尽快赚钱,让一家人都过好日子,而她也要买很多首饰想戴哪件就戴哪件。
“书生看好哪样了?是要娶媳妇了么?你妹妹年纪太小怕是不懂这个,还是大叔来给你推荐几样吧。”
中年掌柜笑眯眯地开口,他见林玉璋穿的是书生长衫,不知身份的情况下,这么喊总是没错的,谁知……
林玉璋却抬头看了他一眼,认真道:“这是我媳妇儿,进门早。”
……中年掌柜愣了一下,这才恍然明白过来,原来是童养媳。
林玉璋只说进门早,并未说何时进的门,又不解释,到是让中年掌柜误会了。
其实林玉璋的意思只是,进门时年纪就这么小,而非打小就进门。
陆春雨有些尴尬,对这话题也不想多嘴,只是看了半天,便有些放弃了。
“我年纪小,这些首饰根本压不住,连掌柜大叔都说我不会挑了。”
“不如我们挑几朵绢花吧,我年纪小,戴小巧的桃花、梅花、杏花这样的就好看了,再买几条发带。。”
想到刚才中年掌柜的话,陆春雨也是很会顺势下台阶的,也就不怕中年掌柜嘲笑他们没有购买力了。
中年掌柜显然没想到她会这么说,再看一眼摆在柜台上的一盘子银头面、一盘子珠花、绢花、桃木簪什么的。
顿时无语了。
所以挑过富贵款,却一回头选了最便宜的货?
但小姑娘的话,他又无力反驳。
她确实年纪小啊,他确实说过这样的话啊,而这些首饰……他再看她一眼,心下叹气。
这年纪戴这个确实压不住。
今天来镇上,陆春雨穿的是杏红衣裙,绣的是桃花,看着活泼清丽,除了头发仍然不长,简单地梳了两个小辫,到是看不出多穷。
毕竟这身衣裙就是当初林家下聘的雪绸料子,在这镇上也算是中等人家能穿的好料子了。
所以中年掌柜没有多想,也歇了做一笔买卖的心思,便道:“这几款小巧绢花五文钱一对,若是买一盒的话能便宜一点儿,五十文有十二对。”
“大叔,我用不了那么多,搁久了又不新了,不如买一半可好?二十五文钱六对。”陆春雨立刻说道。
也就是四文钱一对再多一文的价,算是还过价了。
“那可不行,薄利为多销,你折半买我不亏本了嘛。”中年掌柜一听连忙摇头。
“大叔,这支桃木簪再送两条发带可好?”
陆春雨也不急着买那绢花,却又指了指另一边的男子发簪和男子发带。
“你买六对三十文钱,这簪子便送两条发带。”中年掌柜连忙道,想着做成一笔是一笔。
“大叔,我还没找你要我用的发带呢。”
陆春雨歪头,伸手指了指自己的头发,一脸无奈地看着中年掌柜。
“不是我小气呀,可我还想吃糖葫芦呢,要是这里花钱太多,我的糖葫芦就没有啦。”
糖葫芦是两文钱一支,他们有两人,想要每人吃上一支,确实要从这里还价。
中年大叔心念一转,哭笑不得,便看了林玉璋一眼。
林玉璋早在陆春雨开始东一下、西一下还价时,就站在一旁老实听着,丝毫没有要帮腔或拿主意的意思。
这时见掌柜看他,显然是想让他作主,不跟小丫头一般见识,他无奈地一笑。
“大叔,你别看她年纪小,买东西她说了算。”
“……”中年掌柜无语了,但生意还是要做,每天各种客人都有,他也不是谈不起价的人,于是目光扫了一眼他们挑中的东西,似乎拿不定主意的样子。
最后才咬牙道:“那你们只能分吃一支糖葫芦了。”
也就是最多只让出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