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春雨并未说年糕的事情,但让唐哲寻石臼,她甚至画了样图在信中,并不难寻。
对于这个买卖,陆春雨也打算卖方子。
她决定了,只要不利运输和储存的吃食,一律卖方,方便唐哲操作,也方便合作获利。
而像即将要做的成衣供货,未来要增加的首饰、摆件制作,就是方便获得长久利益了。
她甚至还想过酿酒,不管是谷酒、果酒还是米酒、醋酒,她都会些。
生长在神医世家,许多与医、食、种植、养殖有关的学问,她都有涉猎。
只不过她也清楚,如今在这各种不便的世界,也不能一口吃成胖子,同时也要看有没有利益可图。
而现在,她与唐哲谈及月饼生意。
从制作、储存、包装、放卖以及成本估算、卖价及行市,双方经验重点不同,合作起来自然是一加一大于三的结果。
初五那天,陆春雨只问唐哲有没有兴趣做月饼生意,本意要赠两方再谈后面品种的合作。
然而后来林何氏那么一闹,再加之合作不便利的问题,她今天也没提赠方一事,直接按一个品种算价的方式来提。
唐哲也痛快,按老规矩一方一百两,有几个品种就有几百两。
这也是年前陆春雨一下出了那么多方子与经营之道,这几个月下来利益之大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
因此,也不还价、也不折价,开口就是一百两。
陆春雨也没还价,因为她清楚,所有筹备张罗的事情,全是唐哲去做的,要赚钱理应是他。
而她拿着现有的吃法赚点干脆钱,已经是理想的结果了。
年糕生意也是同样,不过年糕做法,她还需要尝试,这不同于糕点吃法,作坊师傅是有经验的,自然看方就能做出来。
唐哲见状也想先尝尝看,然后陆春雨却摇头。
“我不想在家里做这个,这个制作过程长、动静太大了,还是等作坊建成后再做吧。”
唐哲张了张嘴,但又咽回了要说的话,他微微拧了下眉,心里忽生疑惑。
以往糕点和其他吃食不都是或在家里做出来,或是在笔下琢磨出来,再交给他的厨子们去试出效果的吗?
怎么这年糕突然就不愿意在家里做了呢?制作过程再长、动静再大,也没传到外头去呀。
为何?
但陆春雨却当没看见他的疑惑,只说先给月饼方子就直接略过了年糕的事情,说到了成衣作坊的事情上。
唐家有成衣铺子、有布庄、有布坊,因而也是一条龙买卖,自然手下也有一批缝衣绣花的师傅。
只不过唐家的这条生意线主要在县城,还没扩大,唐哲忙着拓展出去的主要是酒楼。
因而,再拓成衣铺子,就需要更多缝衣师傅,陆春雨的作坊就弥补了这个缺口,而并不需要他辞退县城已有的师傅。
而且自家布坊就可以提供各式布料。
他承诺等成衣作坊建成,就将各式好布料都提供一匹做样版,然后根据款式由陆春雨选择布料进货。
布坊织布、染布等工序完成,向布庄供货,都是自家的,成本自然低于向别人进货。
同样,以供布庄的价格向陆春雨提供,这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陆春雨自然欢喜,又在唐哲的好奇询问下,说了在旁边那块将收割的麦田建宅院、安置作坊的事情。
没想到她这么大手笔,唐哲又愣了好一会儿,但想到林家屋子是大,但也是用来住的,真要建作坊到底没那么方便,也就没有多想。
作坊建在村子里,村里人淳朴本份,也没人敢打林家的主意,作坊安全问题自然是无虞的。
之后唐哲也看到了那些新款的各式成衣样图,虽然没有特别惊讶,毕竟早就习惯了陆春雨的不同风格,但也期待起新款上市后的反应。
对生意一道,陆春雨有再多想法,他都能理解和接受。
这趟回去,他又要去筹备成衣铺的生意了,作坊这个月底有望建成,还要晾一晾才能用,也就是说,最迟端午之后就有了。
之后还要攒一批货出来,十几个款每款攒十件,也需要些时间。
这些时间就够他去拓铺的了。
生意上的事情谈完了,陆春雨把六个月饼方子和十二模具拿出来,唐哲给了七百两银票。
年糕生意与月饼生意无法比,但不受节令限制,可以放在酒楼和茶楼卖,能够薄利多销。
她预计有五种吃法,可以只算四种的方子钱。
她说得实在,唐哲也一一应下,约定端午时再说在。
唐哲在林家住了两晚,顺道将今年新麦的事情安置好、和老村长确定了送货事宜,第三天就走了。
唐哲一走,陆春雨就去找村长爷爷谈建宅院和作坊的事情。
她将后来又重新画出的平面图与立体图拿给老村长和耆老们看过,估算了大致成本和用到的材料。
她要建作坊,又是新屋,自然是青砖黑屋高屋实墙院落。
不过为了采光和扩大风景视野,朝向村塾的那一面还是用着篱笆。
之后老村长带着人亲自张罗起新屋的事情,而杨家帮忙收割的麦子也进了林家的库房。
林夫子公平,给大房和二房各分了两百斤,这个是可以送回娘家的。
陆春雨不动声色请了杨家两位叔叔给送到了南坡,村里还没分粮给陆家二房。
春粮也吃得差不多了,多些麦子过去,陆方氏做吃食也手松一点。
开春后陆方氏又陆续买了一百只小鸡崽,如今已喂到了一斤多、两斤重了,年后鸡和鸡蛋都有些欠缺,如今又渐渐多了起来。
娘让小弟送来的鸡蛋,陆春雨没有再拿给林家,留在自己屋里,再煮银耳莲子羹时,直接敲在瓦钵中煮。
而她买的燕窝,则让小弟拿回家去,想着木工活儿一事,还给了一盒让陆志明拿回去给小杨氏,算是一份人情了。
这边收完麦子就忙着整地、挖地基、陆续进材料,动工的热闹也引起了全村人注意,这时才知道林家要建成衣作坊。
自然让不少妇人跃跃欲试。
不过人手早就在老村长和耆老们的名单中,除了人品、勤劳能力还有针线手艺,早就在暗中调查之中确定了。
而陆志华也在稍后回家帮着家里收麦子,又出去忙了两天,再回来就拖了两车木料。
他到这边工地上转了一圈,看过陆春雨的图纸,开始刨木料,等起屋时确定门窗尺寸就开始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