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来到了杂货铺前。
林霖已经开心地喊了起来:“大娘,买瓜糖!”
上回来时还是去年,陆春雨有教过孩子怎么打招呼,怎么说来意。
没想到过了个年在毫无提醒的前提下,竟然就这般清晰地自我表达了。
陆春雨跟在后头笑得一脸欣慰,这礼貌可是她教出来的。
虽然守铺的妇人年纪并没多老,但林霖辈份搁那儿,陆春雨都叫婶子,他如何不能叫大娘?
守铺的妇人被叫得哈哈地笑了起来。
“哎呦,我的小乖乖哟,你要买瓜糖呀,大娘先请你吃一块呀。”
那妇人说着便打开罐子拿了两块瓜糖出来,给了林霖和陆嘉各一块,又期待地让陆嘉也喊她。
陆嘉是头回自个儿跑来杂货铺买东西,一时有些心慌而不知所措,但他接过瓜糖却反应过来了。
“谢谢大娘!”这个,大堂姑是有教过他的呢。
“哎,真乖!”那妇人见小孩子道了谢,笑容更乐呵了。
陆春雨和林玉琪慢一脚过来,看到两个孩子手里已经在吃了,不由好笑。
“婶子,帮我买三文钱的瓜糖,分成三包,再买一文钱的山楂糕、一文钱的枣糕、五文钱的芝麻饼。”
陆春雨一开口就要了十文钱的零嘴。
这钱于她不多了,但在普通人家,可是半天的工钱呢。
便是一年前她刚来到这世界,可是一文钱能难倒她这个神医呢,买一斤菜籽油也就是这个数。
平时她来也不过是买一文钱的瓜糖,最多再买几块枣糕和一包红枣什么的,今天却是买了不少。
那妇人听了便一一去打包,也没多嘴相问,反正都是零嘴,又带着小孩子出来,买来当然是吃了。
“丫头,今儿不买肉吗?今早刚到的新鲜着呢,还有一副猪下水,不过只有大肠和小肠了,你要就三文钱给你。”
那妇人见陆春雨付了钱就把大包小包往篮子里搁,连忙笑着拉生意。
“连猪肚都没有,三文钱我可不要。”陆春雨却摇了摇头,心下也犹豫要不要买肉回去。
这段时间经常买肉买骨头都是她掏的钱,昨儿娘问家里的情况她也没提这一嘴,她也没问林玉琪有没有说。
这种事情,她是觉得让林家人自己提比她来提要好,本意也是不想再起纷争。
却没想到今天一大早,娘又骂起来了,理由竟然是怪她没做早饭?
何时做早饭也成了她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了?
真的是你对人好是情份,人却将你的好当作本份,想法态度就不在同一频道上,多说无益。
“那就两文吧?今儿我们也没抢到猪肚,被别人买走了。”那妇人见状连忙自学降了一文。
虽然她拿到这副猪下水并没有花钱,那也是进了半头猪的货呢。
“我买两只猪蹄,你把大小肠送我呗。”陆春雨便还价。
“这……”那妇人一下迟疑了。
“不过就是便宜了两文钱而已,可我买两只猪前蹄也要不少钱呢,婶子自然知道哪个划算。”
陆春雨也不着急,一边打开芝麻饼的纸包拿了几个出来分给两个孩子和林玉琪,一边漫不经心地提醒。
“行吧,你都这样说了,那婶子就做个顺水人情,把大肠小肠都给你了,还有个尿泡也给你。”
那妇人也是个会做生意的,当下就允了,还加了一个猪尿泡。
猪尿泡这种东西,也就是家里有像林霖和陆嘉这样的孩子,才会有人要,灌了糯米炖熟或是蒸熟,给孩子吃了夜里不尿炕。
一般人可是嫌脏不吃的。
不过也有人觉得猪肠脏,因而猪下水才多是附带、赠送的搭头,很少有明码标价论斤买卖的。
便卖也是这么便宜。
陆春雨早就给唐哲提供过怎么吃猪下水的多种方子,包括猪肺都有大益处,而且这些东西本身便宜。
做为酒楼常年买肉买骨头买猪蹄,拿几幅猪下水不是很容易?因而,可以说是不要成本的几道好吃食。
农家人也吃,但像陆春雨这般手艺做得好吃的,可不多。
当下又拿了几十文钱出来,没人在意陆春雨身上荷包里到底搁了多少钱,反正钱是她身上拿出来的就是了。
两只猪前蹄多肉,价钱也不便宜,这也是守铺妇人肯送两文钱猪下水的主因。
付钱之后,陆春雨却让多拿张荷叶,打包好后正想着怎么送一个猪蹄给爷爷,她看了看杂货铺只有妇人在,连个能跑腿的小孩子都没有。
“爹!”突然,陆嘉朝村口走来的男人喊了一声,就开心地跑过去。
男人连忙摘下背着的木工箱子,蹲下来将扑过来的孩子抱住,再抬头看了一眼杂货铺前。
陆春雨眼睛一亮,便拿着那只用干荷叶绑着的猪蹄走过去。
“正好,你把这个带回去,做个红烧添碗菜。”她也没说是什么,就递了过去。
甚至也没打招呼喊一声堂哥。
陆志华看着她一时无奈极了。
这丫头对他们大房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啊?说好吧,不喊人、爱理不理,说不好吧,对爷爷和两个小的却是很好了。
这段时间更是每天上午都帮着带嘉儿。
他每次回家听嘉儿说来说去都是大堂姑如何、霖儿如何,大堂姑又教了他什么,大堂姑又做了什么吃的……
罢了,他也不计较这些了。
“好,多谢你照看嘉儿。”他不计较这堂妹的古怪,但道谢的话还是想说的。
以前是他太不在意两房的关系了,才造成如今这冷淡的局面吧。
“没什么,放一条牛是放,放两条牛也是放。”陆春雨笑了笑。
目光看向陆志华将猪蹄放进搁地上的木箱中,忽然问:“最近活儿忙吗?”
“还好,师父带着彦华和几个师弟去了县城,我们留下来的活儿多了不少,刚做完一家。”
陆志华让儿子去找林霖,他提起木箱站起了身。
“你要有空的话,帮我雕几个做糕点的模具,我有图,不知一百文一个可做得?”
当初林玉瑛出嫁前要备的糕点,是找杨彦华家做出来的模具。
但花了多少钱陆春雨并不清楚,毕竟是亲戚,她若正面去问怕公公婆婆不喜。
如今她找这位堂哥却是谈做工,当然要给工钱。
“做几个模具而已,谈什么钱呢,我回去就给你找块好木料,模具也不耗木料,我家里正好有几块小料。”
谁知陆志华一听却不肯收钱,难得向堂妹示好的机会,他岂能收钱?
哪怕一百文一个可能就是几百文的赚头,于他现在是一笔利益,也不能失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