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估摸着时间,李郎中背着医箱匆匆跑了回来,看到陆春雨已经来了,不由抹了把汗,笑道:“等我去洗把脸再来。”
见他回来了,李老郎便起身去煮针皿中捞起银针,摆放在银盘中晾着。
等李郎中收拾好再回来,父子就开始照着陆春雨的方法,慢慢地给陆大实施针。
陆大实按照陆春雨的要求闭上了眼睛继续休息,耳中不时能听到陆春雨的轻轻说话声,让他无比心安,很快竟然自己睡着了。
也不管那一根根银针是怎么扎到自己身上的,陆春雨要的就是他状态的放松,觉得这更有利于针炙的效应。
就这么忙了好一阵儿,陆春雨一直在旁,并没有动不动就出声指点,只是在不停地说正确、方法没错。
李家父子也听出来了,她指点的意思远低于安慰老头的心思,因为老头真的睡着了。
之后陆春雨走去柜台那里,自己研了些墨,提笔写了个药方。
她准备换药方。
昨天李老郎中给她看的方子并没有问题,只不过是能治,但效果到底慢了些。
就算她能承担一半医药费,但农家是耗不起这么个病人的,陆家仍要支付的费用也不在少数。
既然老头要替陆有财说话,又说到陆有财有了悔意,她便决定换药,对恢复效果更好。
当然用药也会贵一点儿,增加了人参和太子参还有几味疏筋醒脑的药材。
这药的成本应该比原来的要高出两倍。
李郎中不时扭头看过来,等她把方子写好拿过来,连忙先接了过去,才扫了一眼就露出惊讶的表情。
“这方子妙啊,就是成本不低了。”
“嗯,若慢治要一年,花费五十两,而快治只要半年,却要花费一百两,我愿意选择快治。”
“因为提前半年康复,对陆家,恐怕不是多付五十两的问题,而是早占安心,少了拖累,赚回这五十两的机率更高一些。”
陆春雨解释。
“那到是,而且你爷爷也能少受些苦,减少风险。”李郎中听后立刻点头认同了。
“很多小病不治容易酿成大病,自己承担了病痛,还增加了危险,有病还是当早治、好治。”
这是出于郎中的认同感,从医治的角度来说。
而陆春雨却是医者和病人、病人家属各方面都有考虑过。
她开的方子里,恰有这些药材,要换方并没有难度,约定从明天早上第一餐开始就换新的药方来用。
同样,明天差不多时间,她还是会过来看看的。
等时间差不多陆续收了银针之后,三人继续为陆大实按捏手脚,之后把睡着的陆大实扶着侧睡,李老郎中亲自动手,给捏了颈部、腰侧。
“丫头,你赶紧回去绣花吧,别耽搁了那边,这一半医药费也不少钱呢。”
李老郎中见陆春雨还在这里帮忙,便赶人。
既然换了方子,药材都是自家的,他自然知道这药得多少钱了。
治疗速度快了、费用高了,同样陆春雨要分担的部分也多了。
所以,让她赶紧回家赚钱去。
陆春雨也没解释绣花钱早就收到的事儿,这会儿也确实要赶进度了,便告辞走了。
药方是她开的,费用高了增加分担也是她自愿的事情。
算一算她手里头只有八十多两,当初收的聘礼和诊金也还有不少,只不过那钱她不会再动的,打算给弟弟留着呢。
而这八十多两,昨天又拿了二十两出来,便是再拿二十两,她便剩下不多了。
还是要加紧赚钱才行。
镇上绣庄那一两五钱的价,聊胜于无啊。
来之前,男人还提醒她完成这幅绣品之后,要多些时间休息,看书写字、做新衣裳,就是不要立刻又开始绣花。
可现在……
她满心烦恼地回到家里,打开屋门又要关上门时,东厢那边林霖立刻跑了出来。
“二婶!二婶!”小家伙委屈兮兮地喊着。
陆春雨这才想起来,她是趁小家伙陪妹妹时溜出去的,想来小家伙已经发现她不在家了。
她连忙在屋檐下蹲下来,张开手等着他扑过来诉说委屈。
“二婶你又跑啦!也不带霖儿去!哼!霖儿很生气!”
“好啦,霖儿要照顾妹妹呢,也是很忙的啦,不生气哈。”陆春雨笑着抱了抱孩子,便起身牵他进屋。
根本不接招,却轻而易举就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了,什么生气不生气的,也就被孩子自己给抛脑后边去了。
林霖开心地说着妹妹的可爱,陆春雨也认真地听着,不时附和一下。
“妹妹睡啦?”陆春雨在绣架前坐下时随口一问。
“嗯,又睡啦。”林霖回答着,就自己拿来他的画册,姿态随意地趴在小炕边,将画册摊开在炕面上,也不要陆春雨带着,就自己看了起来,嘴里还不时地讲着这个故事。
陆春雨抬头看了一眼,微微一笑,便不管他了,她也忙着绣花。
今天回来得早,能赶一阵儿进度了。
不知何时,林田氏在东厢那边喊:“霖儿!霖儿!妹妹醒啦!妹妹在找哥哥呢!”
“噢!”林霖抬头看了一眼,忽然反应过来,立刻就朝外头跑了,“妹妹!妹妹!不哭哈!哥哥来啦!”
陆春雨看着孩子一听要哄妹妹就来了精神,连书都扔下不管了,不由摇了下头,却也没去管。
今天放学依然比平时早,塾里边很热闹,学童们相约去田里拾穗子,林夫子和林玉璜直接去了田里。
林玉璋回来只到西厢看了一眼,就去挑水。
林田氏抱着霞儿在门前等林玉璜,林霖跑到塾里边回来喊着:“门都关了,没看到爹爹!没看到爷爷!只看到二叔!”
林田氏顿时就忍不住笑了,嗔道:“你二叔在挑水呢,我也看到啦!”
“哦。”林霖挠头,突然有了主意,就朝水井那边跑,“二叔二叔!没看到爹爹!没看到爷爷!”
原来他想到了可以问二叔去。
“他们去田里啦,你不要过来,不许到井边来!”林玉璋正在打水,立刻把孩子赶走。
林霖也是从小就被教着的,知道井边危险,连忙就朝回跑,并未执意要去井边。
“娘!他们去田里啦!”小家伙积极地喊着,跑来跑去也不嫌累。
林田氏便笑着应了,到没再往外走。
霞儿太小,在院子里走走就好了,尤其是天快黑了,去外头怕撞着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虽说她更想生个儿子,但这些日子来也接受了生女儿的事实,加之夫婿和夫家都不嫌弃,她也就渐渐放下了那些心事,开始对霞儿好了起来。
毕竟是自己生的孩子,她还是愿意费心思照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