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酷暑盛夏,但夏天过了冬天还远吗?
北方的冬天,家家有炕,便是林玉璋屋里也有座小炕,为的就是冬天烧炕御寒。
自然需要大量的柴。
陆春雨有原主记忆,爹在世时还好,爹病重就没法做什么了,那时就是托求村里人帮忙送些柴给他们。
他们根本没有买柴的钱。
但求别人帮忙,自家哪能大手大脚用?
因此,一家人是住在一个屋里,用着一张炕,然后搭着春凳、箱子再铺被子睡觉,至少烧了炕的屋里是暖和的。
爹去世以后,他们母子四个冬天也是这么过的。
其他屋子到冬天就空着了,进去也是凉嗖嗖的,不等春暖都住不了人。
而这时候多半是娘带着她砍柴,小弟背不动柴,也会帮着送茶给他们,再加上村里人帮衬,总算能熬过这几年。
如今有了林玉璋,村里人还会帮她家吗?
她根本不敢多想,现在就眼前问题要解决,那就是柴垛越高越好!
而这对于她和玉璋哥,都是一大难题呢。
却不得不去做。
“还有时间,先试试看吧。”最后,陆春雨决定不多想了,走一步是一步。
而林玉璋说的,让她赶紧绣花赚买柴的钱,却也不无道理。
光靠他们肯定不够。
“嗯。”林玉璋点头,只能这样了。
再捆齐了一大担和一小捆,林玉璋让陆春雨捏了会儿手,觉得没那么酸之后,就去挑柴。
郎舅两个再大步出林子回家去。
陆春雨刚才歇了一会儿,立刻又忙了起来。
不管冬天如何过,眼下当然是越多越好。
林家也不可能让他们经常回来陆家干活的。
就是今天砍柴,他们也是想瞒着林家的,连林玉璋自己都清楚,怕娘知道不高兴。
“下次再来砍柴,我们找人借一把柴刀,两个人砍能快点儿。”林玉璋再回来时便提议。
“好。”陆春雨笑着应了,今天确实考虑不周。
下次他们可以一起动手,再在他送柴回去时,她接着砍,储备量就大多了。
但这是第一回,总结经验也好。
“岳母在等我们回去吃饭了。”
林玉璋又提醒还在大力挥舞着柴刀的小丫头,心里暗暗惊叹她的臂力。
又担心她和之前说他的情况一样,拉伤了手臂肌肉,回头怎么捏针?
但看她劲头十足的样子,他一时不知如何阻止她,只得上前接过柴刀,将她替了下来。
陆志安在一旁看着姐姐和姐夫轮流忙着,心想,他一定要快些长大。
以后有他每天来砍一捆柴,姐姐和姐夫就不用这么辛苦,也不用这么操心了。
但是这话只能搁在心里,在他还不能做到时,说出来并没有意义。
他抿紧了嘴角,将目光别向一旁,又开始将散在四处的柴拢到一处,尽可能地多干些活儿。
等他们再回来,看到院子里铺了一地的散柴,觉得很有成就感。
这是他们花了大半上午辛苦得到的收获呢。
陆方氏已经做好了饭菜,端着温热的茶水过来给他们,她始终微笑着,只字不提先前有妇人过来告诉她的事情。
她知道,雨儿不告诉她,就是不想让她担心。
而她就算知道了,也没必要再在雨儿和女婿面前抱怨什么,反而让他们担心。
“你们今天也累着了,去屋里歇会儿吧。”吃完饭,陆方氏便提议地看着他们。
陆春雨以前是和小妹陆明月一起住的,如今陆明月和陆志安都在娘屋里。
而且有了林玉璋这个女婿之后,陆方氏就打算一直带着陆明月,将屋子彻底腾给陆春雨。
这样林玉璋过来也方便一点。
今天他们回门,屋子里自然是提前收拾干净了,连炕上都铺了干净的被单,并不是用的凉席。
“不了,娘,下午也没什么事儿了,我们回去歇着,我还能继续绣花,争取半个月后去镇上,把绣品卖了后,还要买月母子礼,大嫂快生了。”
陆春雨想着如今时间确实有些紧张,不能再耗下去,何况家里还有个盼着他们回去一起睡觉觉的孩子呢?
只是这话她并未说出来。
虽然娘知道他们有带林霖出门,却还不知道他们在家就担着了照看林霖的任务,更不知道,林霖夜里都是在他们这边睡的。
这种小事,就不说来让娘为她忧心了。
“也好,砍柴耗了力,要多捏捏手,休息好了再捏针,不要太辛苦,半个月还早着,五尺绣布、五十种线的牡丹图,半个月够了。”
陆方氏提醒陆春雨,不要太关键,给自己太多压力。
尤其是刚做了这么多力气活儿,更要休息好,不要积劳成病。
陆春雨一一应了,就和林玉璋一起出了门。
家里太穷,根本没有什么回礼可送,林玉璋也只是拿回空背篓,却拒绝了陆方氏送给的二十个鸡蛋。
“娘,这些鸡蛋拿回去也落不到我们口,林家也不缺这几个,到不如留着你和小的们吃,还能增些营养。”
陆春雨也拦下娘,这种客气完全不用讲,就如他们选择拿粮过来,而不是更体面的酒和糕点、红枣、干货什么的。
现在于她家,什么也没有口粮更重要。
陆方氏看看她,又看看林玉璋,最后叹了口气,道:“能嫁给这么好的夫婿,是雨儿你的福气,以后可要好生珍惜。”
与早前的疑虑不安不同,如今看着林玉璋一次次来这边,既不嫌弃陆家穷,也不自觉娇贵而不干活,相反,他是真的在努力干活,想要帮衬岳家。
再加上他一直以来对雨儿的维护,让她真的放心了,也安心了。
若雨儿这归宿能一直这么好,她便是死也瞑目了。
“知道了,娘你放心吧,玉璋哥能娶到我这么能干的媳妇,也是他的福气。”陆春雨笑瞥了林玉璋一眼。
“是、是,春雨说的都对。”林玉璋被她这骄傲的小模样给逗笑,莞尔地附和她的话。
“那我们赶紧回吧。”陆春雨朝林玉璋使了个眼色。
俩人便拎着空背篓往外走,陆方氏和两个小的一直送他们出了院子,才在陆春雨摆手下,停住脚步。
今天与前些天的回来、离开又不同,意义也不一样。
陆春雨和林玉璋过了田畈便先去了老村长家。
林玉璋出面再提了陆家的事儿,到不是说要老村长出面主持公道,而是托请村里多帮着照看二房,他的岳家。
听他这么说,老村长略有思忖便明白了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