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间,徐朗入秦元山已是一月有余,这些天内,徐朗每日皆在修习自己对火元素的感知。
今日又是一天修习下来,徐朗可以感到,对火元素的感知,已经犹如隔纱睹物,只差那临门一脚。
用完晚膳后,徐朗便拿起书卷,在灯下闲读起来。父亲常言,修学之事,便是任何时候,也不能懈怠的。白日里徐朗须沉心修习,因此修学读书便在晚膳之后,至入寝之前。
以往学堂的藏书,与秦元山相比,也是相形失色。
虽行修习之道,秦元山也颇为注重弟子的才德。藏书阁内,论学之典,贤才佳作能占半壁江山。然大多修习弟子只借阅术法书卷,治学书目倒是鲜有人问津。
徐朗感知修习尚不得道,便只借阅修学之书,几番下来,看阁者对徐朗已是面熟。念徐朗住处离主峰甚远,听言其尚未习得神行之术,又念其好学,便任其借阅,不设上限,让徐朗甚是感激。
咫尺之书,包罗万象,学海纵使无涯,长卷却有尽时。
不消一个时辰,手中书卷翻阅已尽。
徐朗心里盘算,此次借阅的书本都已阅完,明日听完师父教导,便当再去主峰藏书阁一趟。
放下书本,更衣欲睡。
床边蜷缩着的炽齿兔睡梦正酣,身躯随着呼吸一张一收。徐朗能感知到,其身躯周的火元素正源源不断地随着呼吸进入其体中。
回神过来,徐朗一下又惊又喜,平日里并没有感知到这一现象,原来自己这下确是可以感知到周围的火元素了。
坐在床上,徐朗迫使自己平静下来。随后闭目沉浸于感知内,果然能感知到身边存在稀疏的火元素,这种感觉尚不明显,不特意感受,却是难以发觉。且感知范围尚短,只一步之外,任凭徐朗如何探寻,也是空无一物了。
只短短一会时间,徐朗便感到头脑发胀,对元素的感知也再度弱下来。
徐朗心想:如此看来,感知也是很消耗精气的,大师兄曾言,有专门修炼精气的功法,如今我已能感知元素,明日便当虚心向师父请教。
或许是精气用竭所致,不久,徐朗就沉沉入睡。
清晨将醒之时,徐朗发了一个梦。梦中,一只长尾巨鸟盘旋翱翔于苍穹之上,徐朗只觉云停风止,漫天静彻,忽而长久的安静,被一个嘹亮悦耳的鸣叫所打破,徐朗即从睡梦中醒来。
耳旁仍响起声音,徐朗循声望去。
定睛一看,原来却是养的炽齿兔,不知道何时从床下跑到门边去了,此时正在门脚缩成一团,叽叽发叫。
徐朗穿好衣服,走至门边,将炽齿兔提溜起来。
经过月余的驯养,它早已不再怕人,只是此时又瑟瑟发抖。
“平日里有吃有喝,也不见得你有这般早起。只昨夜未曾喂你,天色这般早,你便要出去,如今只怕是受凉了吧。”
赤果已用尽,徐朗便去后厨拿了一些生菜来,喂过炽齿兔后,又找些干草予其取暖。
待用完早膳,便去沥峰半山亭见师父。
这半山亭就在沥峰半山腰上,说是亭子,其实用一块巨石劈成,三柱一盖。
听大师兄说,这半山亭,很久以前便在那儿,不知是哪位先祖宗师用剑术劈开的。
倘若师父没有去执行宗门分配的委托事务,通常每日晌午都会在此地修习或指导弟子。
“你能感知到元素的存在了?”
徐朗踏入半山亭的时,师父正在仰头望着亭盖。
“是,师父。”徐朗惊讶,“师父却是如何知道的?”
“常言道喜形于色,溢于言表。你今日如此欢快,不同往日,高山之上,修习之日,还能有何事?”师父俯下头来,面容倒不似往日般严肃,“然术者,常逢敌手。那时便须处处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可将自身暴露于敌人感知之下。”
“弟子明白。”
“你可识得此二字?”
徐朗顺着师父所指,只见亭盖底下却是刻着两个大字,往日里倒是未曾留意到,只是这笔画狂乱不羁,徐朗却是看不出来。
“弟子不知,请师父点明。”
“昔日开此亭者,留下一言:非真英雄豪杰,睥睨天下者,识不出此二字。我自认不到这境界,却也是看不出。”
徐朗心想:这开亭者,倒也是狂妄之人。
师父转回话题,“既然你已可以感知元素,那我今日便教你一基本修习功法,你须认真记好。”
师徒在亭内坐下,徐朗凝神听道。
“术者修习,重在两层。一是精气,术者感知与施术皆以精气为支撑,术法施放,须以神注之,所以精气者,乃人之聚精会神之能。入达境术者,可格一物于一月,期间夜不必寐,食不转眼。精气修习以炼神为主,炼体为辅。炼神重在静心感知,炼体重在修习武术。二是亲和,术法施放皆元素操纵之果,操纵元素以术者元素亲和为基础,与元素愈是亲和,术法所需消耗的精气便愈少,元素亲和之修习,重在常用,唯熟能生巧尔。”
徐朗常读诗书,领悟颇佳,修习之理,亦能过耳不忘,融会贯通。
“如今,我便教你一套精气亲和双修之法,曰火龙绕体之术。我且为你示范一遍,你便用感知跟随。这术法共分为三阶,第一阶是吸附,即用意识将感知范围内的元素往周身牵引,待达到持续牵引火元素而周身附着不散之时,便可进入第二阶,曰推离,即将感知范围内的火元素推离至感知最远处。”
念及徐朗的感知有限,师父元素控制只在周身边缘。
“此两阶是入门,感知范围尚三米之内入门者修习最好。待感知范围扩大后,控制大范围的元素极其耗费精气,前两阶便不再适用,便进入第三阶。第三阶曰绕行,即控制一部分元素,令其围绕周身流动,待可以做到任意控制方向,多寡与远近时,便进入第四阶;第四阶曰幻形,即控制元素,令其幻化成各种形态,当可以随心幻化出意识想象的形态时,便可进入最后一阶,曰绕体,即操纵元素幻化的形态,顺身躯绕行,控制的愈娴熟,元素形态便愈生动。”
师父演示至第五阶时,徐朗只见一条火龙绕其身躯飞舞,须发分明,鳞爪皆动,栩栩如生。
大师兄也曾幻化过火莲,却也是到了第四阶才能做成。
师父示毕,道:“精气亲和之修习,虽天下之大,元素属性之分,各门派之异,然万变不离其宗,皆可归纳至一句:用之以精之,再无其他捷径可循。”
“弟子明白。”
“修习之道,应顺势而为。方才教与你的修习之法,修习起来颇为消耗精气,修习时应切记不可一股劲将精气耗尽,此乃竭泽而渔之举,伤身劳神。常言取之有道,方能用之不竭。”
“弟子知道了。”
徐朗想起昨晚头脑发胀,原来是精气耗尽之故。
“此外基本修习之法,炼体武术,藏书阁内皆有书卷可循,你可前去借阅。”
面对这琳琅满目的修习书卷,徐朗倒是不知从何下手了,踱来踱去,最终挑了一卷精气修习书和一卷秦元山剑术,又去借了两本论学之书,便打算离去。
正到藏书阁门口,却见两男一女与看阁者正在争论。
只闻看阁者道:“藏书阁规定,凡秦元山修习弟子,一次借阅书卷最多为二。”
一个听起来很是耳善的男术者声音响起:“可我借阅的这三卷书皆非孤本,此番委托所去之地路途遥远,弟子不想荒废时光,林老能否通融一番。”
徐朗看去,却道是谁,原来是离门的颜焕。
其身后的女术者紧接着也娇声道:“颜师兄如此出类拔萃,您老通融一下又有何不可?”
另一名男术者见状也赶忙应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可即是不可。倘若你们有心,倒是可以将你们的借阅数额让与他。”
两人一听,面面相觑,显然并想作此打算。
徐朗心想,这两人天资和地位估计也非平常弟子所能比,一般弟子,能以区区一卷书便换来颜焕一个人情,怕是求之不得。
颜焕见没有回旋的余地,犹豫一番后从书中抽出一卷,拿回书架。
徐朗见三人迎面走来,闪在一旁。
颜焕原本并没有正视徐朗,只是当他不经意间看到徐朗手中的四卷书时,脸上表情忽然变幻起来。
徐朗意识到他异样之故,不等其开口,便打招呼道:“颜师兄近来可好?”
仿佛在回想,颜焕一阵疑惑后道:“徐师弟?”
徐朗点头。这颜焕确非常人,只见过一面,转眼就能回忆起来,显然有特别留意,对人情世故很是老到。
后面的女术者见到徐朗后,忽然怒道:“他怎么能借四卷书?那......”
未等她说完,颜焕便打断她:“这位是巽门新来的修习弟子,徐师弟。”
另外两人皆有些疑惑,“巽门?”
“师弟徐朗,未请教师兄师姐尊姓大名?”
颜焕介绍道:“这位是掌门之女,乾门的严淑严师姐,这位则是我同门师弟刘湛刘师兄。”
“见过严师姐,见过刘师兄。”
严芬看着徐朗道:“你捧那么多书,也是无用的,这藏书阁规定一人至多只能借阅两卷。”她压了压声音,“这书,便是烂在这里,那死老头不肯让你多借嘞。”
颜焕拉了拉她,示意不要多言,三人便走开了。
徐朗站在那里,露出一副不知舍弃哪卷书的模样。
一直等到他们离开藏书阁,方才转身,准备将两本论学书卷放回原处。
“你一直站在那里作甚?”看阁者林老叫住他,“要借书便赶紧过来。”
徐朗道:“我先将这两卷书放回去。”
“放回去作甚?这治学书,除了你这呆子借外,又无他人借阅,赶紧过来。”
见此时没有其他人,徐朗作罢,拿书与林老过目登记。
林老一边笔录一边说道:“这两卷乃术法书目,看来你修习已有突破。只是这《固本清元论》尚还有些用,这剑法书却是鸡肋,书内皆是基本剑法,师门日后也会教导,观此类书,实乃多此一举。”
徐朗诧异,自己尚一无所知,只是听林老所言也有理,一时倒是不知借与不借。
“这样,我出一道字谜,倘若你能猜出谜底,我便告与你知,该借何书。”
徐朗听罢一笑,“那徐朗便请林老出谜。”
“你听好了,谜句是:来人竟是蓬莱客。”
徐朗思索一阵,道:“谜底可是山?”
“如何说?”
“蓬莱客指‘仙’,来‘人’竟是‘仙’,去‘人’便是‘山’。”
“嗯,言之倒是有理。你先把这卷书拿回去藏书阁,然后到西北角,墙角有个小木箱,你打开来,箱里有卷书叫《猛虎行》,你将它拿来。”
徐朗来到藏书阁内,果然有个木箱。打开后,一股陈旧的书卷味扑面而来,里面的书卷全都已经泛黄发旧,徐朗找到林老所说那卷书。
“这些书乃是一旧秦元山宗门术者所作,只是出于一些缘故,宗门不再让弟子修习这些书卷。我将这些告知与你,是见你与这著者,倒是有几分相似,你不可将此事告知其他人,这些书也不可传阅。可是明白?”
“弟子明白。”
“日后我在这时,你便可借阅箱内之书。书卷虽旧,你却要好生保管。”
“那弟子谢过林老了。”
从藏书阁回来,又已是傍晚。徐朗用罢晚膳,便在房中修习师父传授的火龙绕体术。
火元素随着感知的牵引不断地吸附到周身,感知外的元素又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
只是在牵引元素时,往往一个不留神,便失去了对吸附元素的控制,纷纷消散开来。
如此几十个来回,徐朗已感到很是疲惫,便停下修习,拿出白日里借来的书卷。
这《猛虎行》书名倒是有趣,徐朗心想,便先看这一卷。
术法等重要书目,往往都做成卷轴的形式,用精厚白纸抄写。这份卷轴,纸张早已泛黄,里面的字都已蒙上陈色,显然保存了许久了。
此剑法乃高阳观白虎奔袭猎食后而创,剑招若白虎之姿,剑势携猛兽之威,浅学可健体防身,精修可与术合用......
原来《猛虎行》却是名唤高阳之人所作,浅浅翻阅到后头,徐朗发现这剑法可以结合术法来使用,能够施放剑气,书内言具斩石断树之利。
《固本清元论》乃是讲解精气术法之玄理,以及一些修习方法。徐朗在书中还找到师父今日所教的火龙绕体术。只是林老言之有理,纸上之言,凭空臆想终是不如得人指导,亲眼所见来得深刻。
修习之道,循序渐进,上下求索,却还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