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帝历630年2月22日,锦国,琳城,汇文酒楼一楼,靠窗桌子。
苏羽上楼后没多久,小二就把一桌子菜上全了。
两荤两素一汤一酒,色香味俱全,惟觉做的那鬼东西根本没法比。
乐正其实早就饿了,现在看着满桌子的菜便率先动起了筷子。
“我们不等等苏羽吗?”
惟觉看乐正开始动筷子,转头看了一眼楼梯,发现苏羽还没下来。
“没事,我们先吃,不用管他。”
对于苏羽上去干什么,乐正心里很清楚,所以完全不打算等苏羽下来一起吃。
惟觉一脸犹豫,其实他也饿了。
“来,喝一杯。”
乐正看出了惟觉的犹豫,摇了摇头,举起酒杯。
既然乐正开口了,惟觉便不再客气,举起酒杯与乐正碰了一下,一饮而尽,然后开始填饱自己的肚子。
乐正则放下了筷子,开始上下打量惟觉。
昨天第一次见到眼前这位状元郎的时候,乐正便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这次的锦国之行会超出自己的想象,变得非常有趣。
而变化的原因会和眼前这位状元郎息息相关。
暗流涌动,风云将变。
锦国的朝局看上去虽然安稳平静,但实则存在着不可调和的争端,皇相之争。
这就像一滩死水,只要轻轻地往里面扔进一块小石子,就会引起一轮漩涡,吞噬一切。
从昨天的情况来看,这块小石子应该就是惟觉了。
这是出乎乐正意料之外的,但又在情理之中。
皇相之争早晚会在锦国国境内引起一场巨变,这是乐正来锦国之前就猜到了的,只是乐正没有想到来得这么快,来得这么巧。
他们刚进琳城就撞上了。
既然撞上了那就只有好好应对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所以其实从第一次见面开始乐正就一直留意着这位状元郎。
昨天苏羽要住汇文酒楼,自己没有阻止。
昨晚惟觉醉倒在天字二号房门前,自己早就察觉到了。
昨晚苏羽大意中让刺客跑掉,自己也知道,但却没有出手抓住刺客。
一切的一切顺其自然是最好的。
唯一可惜的是由于之前耗费了较多神魂之力,所以昨晚实在没有心力好好观察惟觉,也没有和惟觉闲谈,不过现在正是一个好时机。
乐正上下打量惟觉。
面容倒是清秀俊朗,不过因为年纪不大,脸上还带着稚嫩,很明显是十六七岁左右的年纪。
身上的衣物虽然整洁,但材质普通、做工粗糙、款式老旧,应该是自家缝制的,而且身上没有佩戴戒指、玉佩、手环等物品,所以出身应该比较一般。
但十六七岁的年纪却已是状元之身,锦国年轻一代中的文法第一人,倒也称得上一声少年俊杰。
而且性格跳脱、开朗大气、脑洞清奇,这倒和苏羽很像,两人应该合得来。
就是这样一位少年,将在锦国引起一阵惊涛骇浪。
乐正笑着摇了摇头。
“怎么了吗?”
惟觉感受到了乐正的目光,抬头看见乐正笑着摇头,开口问道。
“没事,只是在想你昨晚怎么会睡在天字二号房门口,难道门口真的比较凉快吗?我今晚让苏羽出去试试。”
乐正想的事是不可能告诉惟觉的,于是将话题引向了昨晚惟觉醉酒的事。
昨晚自己醉酒的事确实很丢人,所以惟觉并没有怀疑乐正笑的不是这件事。
不过对于这件事,惟觉倒是没有再出洋相。
惟觉有条不紊的开始解释。
原来昨天开榜后,惟觉位列榜首,被小皇帝召进了宫中,进行第一次面圣。
一番简单地问答后,小皇帝便看出了这位大不了自己几岁的少年状元才华横溢,但出身应该不是很好。
不过出身从来不是小皇帝该考虑的问题,锦国能有谁比小皇帝出身好?
我选大臣从来不在乎出身好不好,反正都没有我好,这就是小皇帝的自信。
而且谁出身好谁出身不好,还不是小皇帝说了算。
所以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身好本事,十六岁的三级初入文法修士。
文法可不像其他法,文法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读的越多,修为越容易增长。
当然,这不适用于天才。
十六岁的三级初入文法修士,便算得上天才。
而天才只能属于皇家,怎样也不能让给宰相胡英。
所以小皇帝对惟觉非常热情,在宫中大设酒宴,与惟觉共饮多时,直到惟觉醉倒。
然后又派皇家禁卫军亲自护送惟觉回汇文酒楼,明着告诉所有锦国人,惟觉是皇权派。
恩,这很小皇帝。
虽然细节上有些差异,但总体和自己猜的一模一样,乐正想道。
而且这也能解释昨晚惟觉遇刺的原因了,大概率是宰相胡英的人吧?
整个琳城中能派出三级巅峰忍法修者的人可不多,宰相胡英便是一个。
一个少年文法天才,一个皇权派的少年文法天才,这是宰相胡英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趁着惟觉还没进入朝堂,先下手斩除不外乎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你这么早站位可是在赌命啊。”
听惟觉的解释,乐正便知道被灌醉不会是偶然,而是必然。
因为惟觉不抗拒成为皇权派。
一个刚中举的状元郎要是推辞的话,有一百种理由可以不喝醉。
“我知道,但我这不是在站队,皇相之争和我无关。”
惟觉想了想,将手中酒杯里的酒一饮而尽,然后说道。
“我的选择从来只有一个,锦国。”
“哦?怎么说?”
听惟觉这么说,乐正倒是有点兴趣了。
“所谓锦国,锦国人民之锦国,文法修行者之锦国。”
惟觉回答道。
“既然这样你最好的选择是不站队。”
乐正摇了摇头,反驳道。
现在在锦国为官不站队,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因为锦国中还有一个大人物是中立派,他会庇护所有认真做事的锦国官员。
“可能吧。”
“不站队对我来说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可对锦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