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家长都是焦虑的,尤其是“中产阶层”。
他们很喜欢在一些花钱的项目上凑热闹、盲从?不是的,他们只是凭着自己的成长经验,对于这个时代走势的判断,来尽可能地让自己孩子占住先机而已。
至于到底有没有占住先机,赢在那虚无缥缈的起跑线上?其实在家长看来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补课大军。
内卷化的社会就是这样——当几个人在做的时候,那是先机,但所有人都在做的时候,那就不叫先机,而是基本了。
自己的孩子连基本都做不到?在社会里和人竞争了半辈子的精英父母们,是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
当前的岭东,虽然课外辅导在敏感的那部分家长中已经是必修,可依然有为数众多后知后觉的家长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课外辅导,还没有成为“基本”。
周克第一份海报的目的,就是鼓动起这批足够大量的家长。一方面把市场炒热,增加潜在客源;另一方面,则是在创业初期,避免引起和竞争者的斗争,这样周克才能放心发展,壮大后再席卷整个市场。
刘继红,就是那个成功被席卷到的家长。工作繁忙,使得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少陪伴和了解;收入优渥,是她改善孩子教学环境的基础和保障;
而这篇鸡汤,则是她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契机。
回到家,看到下岗失业在家的丈夫和孩子都在看风靡全国的《还珠格格》,刘继红“突”地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心底一股火莫名冒了出来。
“许一刚!你作业做了多少!”河东狮吼这个词不是没有道理的。
“妈,暑假不是还没过几天吗,作业又不急。”平心而论,许一刚的回应有理有据。
可正在焦虑中的刘继红不管不顾,“没做完那就快去做,你现在多努力一分,未来的起点就高十分。”
不知不觉,她引用了海报里的原句。
“还有,老许你也别惯着他,多催催他,别让他将来跟你一样四十多了工作却丢了。”焦虑的中年妇女,说起话来真的不带客气。
没有工资的丈夫也只能喏喏称是。
…………
…………
类似的场景,在岭东的几十个小区里重复上演了许多遍。
吴叙梦她妈妈也看到了这份海报,一边好奇是哪个胆子那么大,海报都贴到家属院了,一边不自觉的,也想到了自己的二女儿和三女儿。
一个升高二,一个升高三,两个都不能放松啊……
短短的时间里,不知有多少家长,都开始担心起了他们的孩子。
可是,任由他们遍历这份海报,他们也没看到什么教育机构的商标。
难道这不是广告,而是哪位发出的倡议?这个年代,还有不少人到处张贴、宣传自己的理论学说。
这倒是他们孤陋寡闻了,这真的是广告。只是不是那种常见的硬广告,而是钩人不着痕迹的软广告。
来自后世的周克明白一个道理,做推广一定要注意软硬结合。但是,千万千万不要把你的软文挨着你的硬广,不然一切都白搭。如果史玉柱铺软文的时候,文章里直接就是脑白金的广告,傻子都能看穿,还有谁会上软文的当?
很多人广告人说这么一句话:我的营销费用,有一半是白花的。
但正是这一半白花的钱,才奠定了那另一半的爆炸效果。尤其是广告做不到精准投放的年代,更是如此。
在海霸王工作的黄寄波,下班回家也看到了这张海报。
十年前毕业于粤省二师的他,为海澄区的许多企业当过翻译。长久以来,他深深感到岭东英语人才的稀缺。
1993年,我国首个英语培训机构新东方成立。正在高中教书的他得知后,心里就有过这么一个念头:做教育,教英语,我上我也行。
可惜的是,辞职创业的黄寄波预先并没有充分调研,一腔热情也解决不了客源不足的问题,最后也是无奈收场,这才不得不去台资企业继续当他的翻译。
这张海报让他的念头又重新活泛起来,或许可以再试一次?这次不做成人英语培训了,就专注于中小学英语课外教育好了。
周克的海报提前引爆了辅导班热潮,改变了不少人的命运。例如这位黄寄波老哥,他在原本的世界线就是要到两年后,才开始他成功的第二次创业,开办的BOB(Best Of Best)英语学校,主营业务也是成人培训。
是的,周克的海报让一些嗅觉灵敏的人也加入到了这个行业中来。
但是,即使周克预估到他的海报会让他凭空增加了一些对手,他还是会选择优先把市场炒热再抢占市场的发展路径。
吃独食和独角兽,性质上是不一样的。
…………
…………
为了更加直观地感受市场的反馈,周克安排程皓、吴叙梦和他分头去各个小区、以及菜市场,实地考察广告效果,看看大家的反应,听听大家的讨论。
效果令人欣喜。在这个年代,手机的普及率不到5%,大多数人消息渠道都是电视和线下。电视广告大家都不喜欢看,可线下的海报做得好,还是能吸引到不少人的眼球。
周克还发现了另一个有趣的现象。
“XX妈,XX这学期成绩不错啊!”
“YY妈说笑了,YY这学期进步多大,比起我家XX好多了。不知道你们是在哪里辅导的呀,下学期我也让我家XX去试试。”
“没有没有,我家YY都是在家自学的,偶尔去个补习班而已……”
“哎我就问问,你们去的哪个老师班上?”
“啊哈哈,没有没有……”
喜欢炫耀,又遮遮掩掩不让别人跟着自己的脚步,生怕这“先机”被瓜分。这就是这批心理已经有些魔怔的家长的真实写照。
看来自己这次营销应该效果不错,周克放下了心,毕竟这投入几乎可以说是倾家荡产了。
…………
…………
第一份海报张贴出来的第三天。
周克让杂工们沿着原路线,回收旧海报,并换上刚印刷完的第二份海报。
同时他还加大了发传单的力度,联系岭东大学学生会的社会活动部,把大量的传单交给他们,让他们组织学生派发。
一副风雨欲来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