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第一茬的庄稼已经采收了,第二茬必须等到给土地保墒的黄豆一号收获以后才可以在此种植,而现在黄豆一号才刚种下,需要一个月才能采收,采收完才会再种一季金麦一号和金玉米一号。
现在这段时间正好是这些农户们的闲暇时间,还能来绿源农场赚点外快,毕竟张家给的工钱比起市场价高了不少。
三天后的下午,种植工作基本结束,很多乡亲们正坐在彩钢房的临时食堂喝水休息。
乡亲们正在热烈的讨论着华夏央视新闻频道大肆报道的关于陇省农科院最新的研究成果,赫然就是金麦一号和金玉米一号。
乡亲甲:“你们看没看央视关于金麦一号和金玉米一号的报道,那可是好东西啊,我听说张家村还有临近几个村子种的人说产量特别高。”
乡亲乙:“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听说味道都特别好吃呢,那个金麦一号的面粉做拉面做馒头贼香,金玉米吃起来也很好吃呢。”
乡亲丙:“说得好像你吃过似的!”
“这你就不知道了”乡亲乙赶紧显摆“我们家大舅哥可是张家村的,给我们家送了一口袋嫩的金玉米,那滋味儿特别好吃。我闺女儿子现在都念念不忘,想着让我也种金玉米呢。”
乡亲甲:“种啥种啊,我让张家村的亲戚打听了,没种子了。”
乡亲丁:“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这种子可是这家绿源农场的老板最开始出售的,要不是我也是张家村的,第二茬的金麦和金玉米都没种子呢。”
大家眼前一亮,对呀,好歹和绿源农场的张家父女打了几天交道,知道这个农场是张家闺女张寒芸的。她在农场种植的那些奇怪的农作物,什么豆薯一号,豆薯二号这么新奇的种子都有,说不定还有金麦和金玉米的种子呢。
后来不知谁说了什么,一群人一个个兴奋的不行,最后推了一个热心肠的大婶儿去找张寒芸,如果可以他们也想多购买点张寒芸这些特别的种子。
砰砰砰,敲门声响了起来,乡亲们还是亲切的称呼张寒芸的乳名:“芸芸,你在吗?”。
此时张寒芸正在农场临时搭建的彩钢房办公室里待着,她正在起草关于绿源公司后续的工作计划。
张寒芸拉开门“石婶儿,有啥事吗?”
这个石婶儿是隔壁石家村的村民,来农场帮工赚点钱补贴家用,张寒芸还是认识的。
“芸芸我找你有点事。”
“那进来说吧。”张寒芸招呼石婶儿坐在了沙发上,给倒了杯水。
张寒芸微笑着问:“您说吧,什么事呀?”
石婶儿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丫头啊,我就是想问问你,你这里还有没有金麦一号和金玉米一号的种子?”
石婶儿之所以来找张寒芸,其实是受到了张家村乡亲的点拨,她丈夫早年间在黑煤矿上班被砸死了,也没赔几个钱,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孩子,生活颇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