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一年后……
此刻的湘国城池已然所剩不多,败局已注定无法挽回。
寒风萧萧,冰冷刺骨的两军阵前赵权对着城墙上湘国国君喊话道:“湘王,玄皇陛下说了,只要你湘国自愿投降纳入夏朝的版图,你依旧还是湘国的国君,为了百姓,你的选择是战,还是和?”
湘王旁边的军民纷纷请愿哭诉:“大王,面对夏朝的东征军我们实在没有还手的余力,夏朝东征军自占领我湘国城池以来竟未曾拿过百姓一针一线,如此仁军怎可不得天下!?”
湘王也无奈叹息道:“没想到这就是历史的演变过程,有此仁军天下可安。
“可安啊!”
“今日吾以自刎以证此间天下大道,唯以此面对黄泉之下列祖列宗!”
湘王拔剑遂自刎,以证清白。
赵权见湘王竟然有如此大丈夫气概,不由感动道:“湘王大丈夫气概让我等钦佩,事后厚葬湘王。”
夏历三年冬,东征军以势如破竹的力量轻松攻破鄂湘两国,湘国自知败局已定,遂自愿投降纳入夏朝版图。
……
玄璃对一旁的杜权问道:“你那次去湘国谈判是失败了吧?”
杜权:“陛下,我确实谈判失败了,那湘王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他的气概让我佩服!”
东征军每占领一个国家城池都不会欺负百姓,不拿百姓一针一线,没有一个例外。
士兵是人都抱着幸福和平的信念,没有人想要战争,没有人想要血腥满天。
每征服一个地区,夏朝中央会派一位天境巅峰强者前往坐镇被占领的国家,与当地民众一起反抗反叛势力。
鄂国旧皇室的人痴心妄想聚集起来搞反叛,可惜还没能形成雏型就从外部瓦解,想造反的所有人统统被问斩。
夏朝所向披靡的利剑只会斩向敌人,永远不会斩向自己的人民。
……
朝堂之上,玄璃表示了自己要赴战场征战一事,满朝百官皆纷纷劝阻。
玄璃:“我去意已决,你们说什么都休想让我改变想法。”
众官呼道:“玄皇陛下使不得啊!陛下走了朝中怎么办?夏朝保留兵力只有十万,万一外族入侵的话不堪设想”
“奇,我给你一个锦囊,有危险的话第一时间打开,我会迅速赶回来,切记不要乱打开。”
奇行礼谢道:“臣定当不负君意,还请陛下放心征战!”
第二日
太阳落山时玄璃便骑马出征,夕阳黄昏下玄璃与马的身影拉的很长,那样子奇一辈子也忘不了。
夏历四年夏,玄璃不顾百官劝阻亲自出征,朝中由左王和奇代为管理。
话回正传
打下鄂国和湘国后,东征军休整了一月研讨了许多作战方针,同时也在等着玄皇。
谁知道他们的玄皇还在路上慢悠悠的看风景。
这也不能怪玄璃,要怪的话就怪这个时代的原始美太吸引人了。
“这个时代的风景还真是美啊!山清水秀,古木参天的要是放在现代肯定又要被糟蹋了。”
玄璃骑马前往就是为了欣赏美丽的景色。
累了就上树休息,饿了就摘点果子吃,看见恶人便拔刀相助,一路上玄璃也忘了究竟杀了多少恶人。
鲜红滚烫的血让玄璃变得冷漠,献祭魂魄鲜血令戮仙变的越来越红。
但玄璃也不是什么人都杀,她认为无恶不作的人就该杀,商场币也慢慢的积攒到了两百万之多!
落叶泛黄秋天的早上,玄璃一路上走走停停的终于到了隶属于夏朝的鄂国。
大清早汉城里就急急忙忙的,好一片热闹的景象,城门大开,迎接玄璃的人已经排了六里路。
路边站满了人,有商人、士兵、普通百姓,无一不是想亲眼目睹这位传奇人物。
远远看见路的那边有一位骑马的红衣斗篷人,和传说中的那个样子完全一致,心里不由的有些紧张。
等玄璃骑马走近,众人确定这就是玄皇无疑了,带着敬佩和庄重的声音齐齐行礼喊道:“汉城全体军民恭迎玄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震天地,音冲云霄,玄璃很明显地感觉到了大地都在微微震动。
玄璃早就知道有人在等着自己了,她早就准备好了,从容不迫的抬手道:“诸位平身,吾先谢谢各位的好意了。”
“我等不敢妄尊!”
说完玄璃就进城了,她得看看这里有什么好玩的,或者尝尝当地的土特产也不错。
游玩休息了这么久,接下来过不了几天就是紧张刺激的战争了。
这两月里东征军人数从战后的一百七十万人增加到两百万人。
其中包括从鄂国和湘国招来的士兵,能召这么多也实属不错了。
玄璃率七十万东征军北上,赵权率一百三十万东征军南下,玄璃打算用四年时间统一中原及其周边国家,至于外族什么的完全不关她的事。
……
冬天的天气寒冷刺骨,大地披上一层雪白纯洁的婚纱,一切都是那么的美。
直到玄璃和七十万东征军的到来让这片天地顿时压抑。
双方的探子探的也差不多了,也懒得多逞口舌之利,直接拔刀挥道:“七十万东征军听令!随吾成就大业,开疆扩土!”
“遵命,陛下!”
七十万大军齐声吼道的同时发起进攻,士气高涨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从冲锋开始地面震动根本就没停过,在气势上已经令敌军心生畏惧。
在这里,行军打仗有这种不成文的规定:战争禁止任何人使用法术之类,如果违反的话,另一国也可以使用,如此一来导致的伤亡更大。
铛铛!
利剑碰撞的金属声。
两军不一会便短兵相接,鲜血撒了一地染红了雪白的婚纱,变的血腥满天。
玄璃深入敌军之中虐杀,旁边的敌军根本不敢近身。
雪白的长发被撒出的血染红,面具上布满了敌人的血。
衣服也被血浸湿,但玄璃全然不顾,她现在只能一味地屠戮下去,不能停,停了受伤的只能是自己。
大概十多分钟后
有一名敌军崩溃吼道:“这还打什么?有这个杀人机器就够逆天的了,早知道会输就不打了!”
崩溃的敌军说完就丢下武器跑,有第一个人当先例,就会有第二个。
一名敌人抱怨道:“打锤子,再打下去还不是死路一条,逃跑还有活的希望!”
第二个叛逃的敌人学着第一个叛逃的逃兵丢下武器就跑,边跑还边脱战甲,不料被玄璃捡来的长枪穿了个透心凉。
长枪带敌人的身体飞出了几十米稳稳的钉在树上!被透心凉的人挺着挣扎了一下,随后无力地垂下。
“跑什么?这就是逃兵的下场!”
玄璃不屑道。
“太可怕了,实在太可怕了,这场仗我不打了,我回家种田!”
“打鸡毛!再打就是白白送命!”
逃兵像决堤之水一发不可收拾,到处丢兵卸甲,生怕跑慢了被后面的人追上。
玄璃拔出插在敌人身上带有鲜血的刀,指挥道:“乘胜追击,不要放过他们,要把我们东征军的气势打出来!”
短短两个月时间陕国便被东征军拿下,皇族统统杀尽,斩草除根一个不留。
的确很残忍血腥,但为了大业不得不这样做,放过敌人就是不对征战的将士负责。
好好的休息整顿一个月后,再次扩大兵力的东征军马不停蹄地向晋国进攻。
连攻四个月竟然才拿下三座城池,龙城竟然迟迟未能拿下,才编进来的新兵战斗力实在不行,完全没有办法跟原配的东征军比!
玄璃坐在帐篷里面思考了许久,眼神一狠决然道:“既然七十万东征军都无法拿下你晋国,那就怪不得我坏规矩。”
深夜,玄璃喊来两位将军,吩咐道:“你们去敌人阵营策反几个脑子聪明修为不错的人,报酬要高一点,使一点手段也无所谓,总之必须策反让他们在后天的对战中使用法术!”
两位将军顿悟:“玄皇陛下好手段,我两人马上去办。”
看到两人虽然没意见,但玄璃还是觉得有必要说明一下。
“不这样做的话怕不是要打个几年的样子,这也是无奈之举。”
“喏,陛下!”
把两人打发走后。
玄璃自言自语道:“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太重仁义,简直典型的先礼后兵,可我就不讲仁义道德。”
第二日那两位将军早早的就向玄璃汇报情况:“玄皇陛下,在我两人软硬兼施成功策反五名玄境巅峰修为的敌人,只等明日看效果了。”
“嗯!你们做的不错,以后有你们的一份功劳。”
玄璃点头答应道。
两人在报完姓名后,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静,心里面却高兴极了!
升官的好机会,谁不想要?而且还是陛下亲自记下,莫大的福气呀!
的确,玄璃是准备给两位有功劳的将军升官,同时再顺便把不按套路出牌的锅甩给两人。
毕竟做什么事都是有代价的,不一样的只是代价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