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一回本,三种都要出。把鲁迅的那段评语印在前面。
《建国以来******文稿》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457页。
******读《水浒传》,也关注这本书的版本情况。在1975年8月14日那个关于《水浒传》的著名谈话中,******最后说:
“《水浒》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一回本,三种都要出。把鲁迅的那段评语印在前面。”(《建国以来******文稿》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457页)
这段谈话,在当事人芦荻那里有更详细的回忆。她回忆当时******的谈话说:
“他盛赞鲁迅在《流氓的变迁》一文中对《水浒》的评论,赞扬鲁迅对金圣叹的批判,并对《水浒》研究中长期没有贯彻鲁迅的评论精神感到不满,对金圣叹腰斩《水浒》和大量发行这一腰斩本也十分不满。他说:应该出全本,即一百回本,叫出版部门印行。又说:印行百回本,可以让读者了解故事的始末,了解全貌,知道梁山好汉们怎样兴而又怎样败,还其本来面目,让读者知道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孙琴安 李师贞:《******与名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第1版,第1208页)
《水浒传》的版本情况很复杂,从元末明初到现在600年的时间里,《水浒传》在其传播的历史中,出现了百回本,一百零四回本,一百一十五回本,一百二十回本,一百二十四回本,七十回本,七十一回本。
******所说三种版本的《水浒传》,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内容包括梁山泊聚义、受招安、征辽国、征田虎、征王庆、征方腊的全部;一类是七十回本,即明清之际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批改本。
百回的《水浒传》最有名的旧刻本,是明万历三十年前后杭州容与堂刻《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
百二十回的《水浒传》最有名的旧刻本,是明万历四十二年袁无涯刻、杨定见序《李卓吾评忠义水浒传》。
七十回的《水浒传》最有名的旧刻本,是明崇祯十四年贯华堂刻《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
以上三种书,解放后都有影印本和校订本。尤其是第三种,也就是金圣叹的批改本,1952年人民出版社校订出版时,将本子中最后一回“惊噩梦”删去,依照百二十回本,改本回为“排座次”,又把“楔子”略加剪裁,改成第一回,使全书成为七十一回。以后又整理重印,成为最流行的版本。
******说三种《水浒传》都要出,重点是要出版百回和百二十回的全本。在那个年代里,他的话就是最高指示。出版部门很快将这个指示落实了,全本《水浒传》不久就在新华书店里与读者见面了。
笔者当年收藏的《水浒传》,就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出版的百回本。书名页前有******关于《水浒传》谈话的语录,目录页前有鲁迅在《流氓的变迁》中评论《水浒传》的话。“关于本书的校点说明”介绍:“一百回本《水浒传》,包括了宋江受招安和投降以后打方腊的情节,是比较接近《水浒》原貌的一个本子。我们加以校点印行,为广大读者提供反面教材。本书采用的底本,是北京图书馆藏明万历末年(公元1610年左右)杭州容与堂刻本。原书一百卷一百回,题为《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书前有四篇评论文字,正文有眉批、行间夹批和回末总评,还附有插图。这个版本没有署作者姓名。”这个版本的作者署名是施耐庵、罗贯中。
笔者收藏的还有一种《水浒后五十回》,是煤炭工业出版社、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1975年9月出版的。该书在“节印说明”中说:“自从反动文人金圣叹腰斩《水浒》以来,七十一回本成为流行最广的版本。这个本子没有讲到宋江正式投降,大量的投降、反革命罪恶都在百二十回本的后五十回和百回本的后三十回。因此大多数读者不知道宋江投降的详细情况。”“为了使大家能较快看到《水浒》后五十回,认清宋江投降派的丑恶嘴脸,我们节印了《水浒传》百二十回的后五十回,供学习理论,评论《水浒》时参阅。也可使存有七十一回本的人全书配套。”
******主张出版《水浒传》全本,其主导思想十分明确,这就是让读者在全面了解水浒故事的基础上,不仅看清梁山好汉们是怎样兴起造反的,又看清他们是怎样投降失败的,这样可以由此了解封建社会一次农民反抗斗争从兴起到衰败的全部经历,全面地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还试图说明,革命的失败往往不是外部敌人的进攻,而是革命队伍内部意志动摇者、思想蜕化者、目光短浅者所发挥的消极作用,所造成的悲惨后果。并以此来警醒和教育广大读者和革命群众。******解读《水浒传》这方面的体会,我们将在《只反贪官 不反皇帝》一章中有更详尽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