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在他的《新嫁娘》一诗中的优美诗句,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了古代民间初试新嫁娘锅灶手艺的习俗。而今在宁夏南部山区麻黄山一带的回族农村里,仍有新娘过门展灶的传统风俗。“媳妇强不强,先看养面剁的长不长;媳妇利不利,再看荞面剁的细不细。”评价一位新嫁娘的思想品德以及聪明贤惠,主要看荞剁面制作的熟练手艺。
新媳妇嫁到婆家第三天大早,婆家要举行“摆早饭”仪式,一来答谢众亲友为儿子婚事奔波操劳,二来展示新媳妇的锅灶手艺。麻黄山一带是宁夏养麦的主要产区,那里的回族妇女能用荞麦面做出很多风味小吃,如恰恪面、荞剁面、搅团、油圈子、凉粉、麻食子、葱饼、摊饼等。其中,以养剁面的手艺最为精湛,显示了回族妇女的聪明才智,因而闻名宁夏山川。
荞剁面的制作的确令人叹为观止。那些巧手的回族妇女总是在锅台边上放一张大面板,用温水加少量精盐,将优质的荞麦面粉和成面团,反复揉搓,使面团又精又软,擀成“薄如纸,圆如盘”的大面张,稍晾片刻,将面张切成面刀宽窄的宽面条,摆放整齐,一片一片操刀剁之。其剁面刀,不同于平常使用的切菜刀,而是一种呈月牙形的弧刀,长约尺许,两端有柄,双手操作,剁面时,一翘一按,左右开弓。技艺娴熟的新嫁娘在一阵“噔噔”作响的刀声中,一根根细细的面条错落有致地堆放在一边。有的新嫁娘的剁面技艺更为高超,她们把一块小案板的一头平搭在锅沿上,刀起刀落之间,那细如粉条状的面条像罩了网的鱼儿一样,轻快地飞落在滚沸的煮锅里,真令人称绝。所以未出嫁的姑娘总是在娘家学好这门剁面专长。否则出嫁过门后被人们视为“木蠢”(笨),就会被婆家的族人们瞧不起。新娘过门三日“摆早饭”,大家品尝新娘的“杰作”之后,如果手艺精湛,所做剁面条美味诱人,就会得到亲友们的夸奖,称之为“巧媳妇”。婆家人还要适当给予奖励,祝愿她更加聪明灵巧,夫妻和睦相处,相敬如宾。
“养剁面,羊肉汤,死死活活相跟上。”这是盐池人做荞剁面的经验之谈。那意思是离不开羊肉,尤其离不开滩羊肉(无膻腻无腥臊的后腿肉最好),切成肉丁,用清亮的胡麻油爆炒后,放上盐、醋、花椒、姜末、辣椒油等调味品,沏水烹汤。肉滚烂时,起锅,放葱花和芫荽。然后将煮熟的养剁面用漏勺捞在大海碗里,浇上肉汤方可食用。其味色纯正,酸辣适度,爽口入味,既有恰恪的清香,又有粉条的精软,耐嚼易咽,风味独特,情趣悠长。难怪麻黄山一带的回族妇女们常自豪地称赞她们的荞剁面:“荞剁面一条线,又细又长拉不断,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在碗里赛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