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射在玄菟郡的第二日晚上,便有斥候来报,赵云等人已经把乐浪郡攻了,王射那个兴奋啊。忙问,那斥候赵云等人是怎么收服乐浪郡的?不是说乐浪郡有二十万三韩联军吗?
那斥候道,回禀大将军,事情是这样的,便开始从程昱他们谋划开始讲,?这一讲就是两个时辰,那斥候最后讲的嘴都干了,王射连忙命人送上温水,那斥候喝完后道,多谢大将军,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的。
王射道,哦,看来我们很快就能把三韩联军驱逐出辽东了,子满,你带这位兄弟下去领赏,并让人给他准备上好的饭食。
那斥候听到王射的话,赶紧跪谢王射,典韦道,好了,大将军既然赏赐你,你就随某下去吧,吧,不要打大将军休息了。
那人连忙向王射告辞,在王射准许的情况下,便给随典韦下去了。
等典韦到带人下去后,王射连忙命亲卫抬出沙盘,他仔细的看了一下,真番郡及辽东的地形。发现真番郡立三韩之地离得比较近,而且真番郡还有数十万能挣善战的三韩联军,这场战役难打了。若是,三韩联军偷袭乐浪郡,打断汉军的补给,后果即将不堪设想啊。想到荀攸等人的智慧不可能不在此处派人防守,但是以防万一,王射找来一名亲卫让他传信给正在往乐浪郡赶得公孙瓒,让尽快行军赶到乐浪郡,以免乐浪郡被三韩联军攻破。这才稍微放下心来,王射又连夜把李敏等人找来议事,李敏等人闻到大将军宣,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赶紧带人赶往大将军的行辕。等李敏等人到达后,王射道,本将得到几日前,公孙太守和赵云将军他们已经攻破来乐浪郡。他们正往真番郡赶去,相信不久,我们就可以打败三韩联军,还辽东的百姓一个安宁的乐园。
李敏听完王射的话,道,这是好事啊,如今三韩联军已经被我们驱逐道真番郡,相信不久等几路大军一回合,他们必然败走。
公孙康、公孙恭二人也向王射道贺,王射不以为然道,你们有所不知啊,韩古城统兵那么多年,肯定知道此时的乐浪郡没有多少人把守,他必定会遣大军攻占此地,若是此地被攻陷,后果不堪设想啊,说完又在沙盘指着乐浪郡道,乐浪郡是我们补给最近的一条道路,若是此地再被三韩联军攻破,我们前线的大军就岌岌可危了,大军缺少粮草,肯定人心惶惶,三韩联军就会趁机前后夹击我军,到时,有可能我们的军队会全军覆没啊。
李敏等人看到屋内的沙盘,心里感到好奇,但是忍住了好奇之心,此时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李敏看了会沙盘道,大将军,我想赵云将军他们肯定会在乐浪郡留下军马驻守,我们不必担心。末将到知道一条通往三韩的近路,大将军可以带着军马从此处威胁三韩等地,到时,三韩的国王肯定会让韩古城派人回救,大将军可以在那里伏击他们,保证他们有来无回啊。
王射道,不知李长史,是怎样知道这条小路的?为何当时没有向公孙太守说呢?
李敏道,我家世代从商,只有到敏这一代才开始从文,某以前随家祖走过这条小道,不过太危险,某曾经向公孙太守提过,太守认为此条小道,太险,恐怕还未到达那个地方,辽东已经就被攻下了。
王射道,那为何你又向本将提出这条小道呢?难道你不知道,若是不能成功,你李敏可是要掉脑袋的?
李敏道,大将军,此时不同往日,以前是三韩联军占优势,现在是我们占优势,大将军的军马不是辽东的军马可比拟的,说句不好听的话,当城中的士卒闻到有人带军往玄菟郡赶时,好多驻守此处的士兵当时就吓晕过去了。大将军的士卒,是敏从出生到现在见过的最雄壮的一支,就是当年度辽将军皇甫规的士卒,也没有大将军的士卒雄壮,军纪严明,这两日刚开始时,玄菟郡的百姓,害怕大将军的士卒,带着人抢洗玄菟郡呢?没想到他们拿东西竟主动付钱,这还不说,他们竟主动帮助那些孤儿寡母,两日来已经在玄菟郡树立了好形象。不好意思,大将军,末将跑题了,末将还是希望,大将军能够从这条小道走,尽快结束辽东的战役,还辽东一个安宁的环境。
王射考虑了一会李敏的建议道,好,本将就听李长史的建议从这条小道走,还请李长史派人当大军的向导。
李敏道,我家二弟李哲对此处甚熟悉,我回去便让他为大军指路。
王射道,若是退三韩联军,你们兄弟两个位居首功,对了,还麻烦你们为大军准备好粮草,我准备明日傍晚就带着大军离开这里。
几人道,应该的,请大将军,放心。末将回去就安排。若是大将军,无事,我们便告辞了。
王射道,你们就下去准备了,尽量多备一些干粮,大军从小道不宜生火做饭。
李敏等人道,是大将军。末将告辞。说完几人便离开了。
等几人离开后,王射便在书房看了会书,便去休息了。一觉醒来,典韦来报,邴原携带几位先生来拜见主公。王射一想邴原,便得知此人是为自己举荐贤才了。赶紧洗漱一下,便去客厅接见几位贤士了。
邴原几人一看到王射道来,连忙跪下道,拜见大将军。
王射道,诸位快快请起,射,担当不起啊。根矩还不给本将介绍一下几位这几位大贤。
邴原道,是大将军,他指着一位身穿儒服的人道,此人是国渊,国子尼。
国渊赶紧向王射问好,王射回了一礼,对于国渊,王射还是清楚的,是汉末经学大师郑玄的高足,曾避乱辽东,后来归魏为臣。他是魏国着名的政治大臣,功绩比得上枣祗、袁涣等人;初归曹氏时,主治屯田事宜,在任期间「屡陈损益,相土处民,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使「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当曹征讨关中之时,以国渊为居府长史,统领留守都郡事务。其时田怠、苏伯于河间造反,事败后二人的馀党被捕,按律皆应伏法受刑。但国渊认为这些人都不是首恶元凶,于是请求不必行刑。曹听从其请,于是赖国渊而得以生存者,足有千馀人之多。当时有人上投匿名书刊对朝廷作出诽谤,曹十分不满,一定要知道这本谤书的作者。魏郡太守国渊运智用计,终于得知事情的真相,捉拿了造事者。后迁太仆,节衣简食,以恭俭自守,并于任期内逝世。
待二人见过礼后,邴原又向王射介绍国渊身旁的那位,道,此人是王修,王叔治,北海郡营陵人。
王修赶紧向王射见礼,王射笑道,我和叔治说不定,我们五百年前还是一家呢?
王修道,不敢,修,不敢高攀。
王射笑而不语,对于王修,王射知道虽然历史记录他的不过几笔,但是他的功绩却不容小觑啊,史上记载:王修,年七岁丧母。母以社日亡,来岁邻里社,修感念母,哀甚。邻里闻之,为之罢社。年二十,游学南阳,止张奉舍。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守高密令。袁谭在青州,辟修为治中从事。及谭之败,刘询起兵漯阴,诸城皆应。谭复欲攻尚,修谏曰:“兄弟还相攻击,是败亡之道也。”谭不悦,然知其志节。后又问修:“计安出?”修曰:“夫兄弟者,左右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