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定了三个国家性的节日,十月一日定为建军节,十一月十八日为国耻日,十二月六日为国庆日。
忙完这些,已经是闰十一月二十九日,历史上最后一个闰月。新帝登基的日期定在腊月初六,朝廷拟的各种文书已经开始派官驿传递。包括宋钦宗和宋徽宗都签署的退位诏书,楚国的登基诏书,新的历书,大元帝国皇帝登基诏书,新皇事迹等内容。这些官员们或许这辈子也没有这么忙碌过,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这如许多的工作,好在有救国军高效的印刷体系,这些内容很快整理成册,分发各地。
这里面,对于地方特别重要的可能是单独的几份诏书,一个是明年正月初一起,全国连续三年免除一切税赋。一个是要求所有反抗宋朝的起义军、山贼水匪在五月一日前回归家乡,朝廷赦免之前的所有罪行。五月一日后接到朝廷的公告仍负隅顽抗的,一律流放九族至海外。
要求地方官吏守好各自本分,根据朝廷后期考评,确定升迁或者调任。另外还有第一份由元帅府签发的军事命令,所有禁军、边军、厢军、乡兵等各自回归驻地,朝廷会逐渐派人补发欠饷、整编部队。
几天前,所有皇族成员全都释放归家。两位退位的皇帝,朝廷也特意安排了大宅子供家人居住。当然,在朝堂稳定之前,这些皇族都还在监视之下,不可能完全自由。李岩也没有给前朝皇帝封王的兴趣,只是聘了赵佶做了首任华夏博物馆的馆长,李清照任副馆长。对于前朝皇族的安置情况,对于大楚朝臣的处理结果也在诏书之中。有才华的前朝皇族,甚至还安排了官职。
首任朝廷各部门的官员名单及履历情况也同样作为官方文件下发,以便地方上了解朝廷各部的情况。包括有些部门的变动,军制的改革等等。
这些文书发出去之后,需要等待的就是哪些地方大员会上书祝贺新帝登基,相信有着朝廷众多大佬的背书,绝大多数地方也应该是这样的局面。也有可能哪位地方大员特别厉害,上书驳斥新帝得位不正之类。
对于不听招呼的,李岩不介意出动特种部队请到京城来。宋朝以来,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官员。即使有些尸位素餐的,瘸子里挑将军,也能挑出够用的人来。
事情确定了之后,李岩特意跟父母商议,请他们进京来。虽然父亲执意在朝堂稳定了之后回到家乡生活,但是儿子的大事还是要出面为宜,特别是按照朝廷的惯例,他还有封号。按照汉高祖刘邦旧事,尊称为太上皇。这在历史上是除了汉高祖刘邦的父亲,是第二位没有当过皇帝,在世时被称为太上皇的。
李岩的弟弟妹妹、二叔以及家人都各有晋封。一个普普通通的家族,突然成了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势力,不知道是好是坏。
新的朝廷各个机构正在逐渐展开运作,救国军的一些新鲜事物也慢慢的渗透进去。朝廷逐渐开始接受普通话和简化字,开始接受收音机和广播电台,开始接受刚刚更名为大元新闻的救国军报。
皇帝其实也不能为所欲为,也会被套上各种枷锁。李岩这几天就已经深有感触,光是繁琐的登基仪式就够让他头疼。短短时间内要完成各种朝服本身就对这个时代的工匠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幸亏李岩没有拿出清朝龙袍的样式来,否则他们非崩溃不可。
时间仓促,朝廷皇袍和官袍的样式可以留待以后更改,现在只能是在原有样式的基础上简单修改。好在全城最优秀的绣工都在,这点事情难不倒他们。
禁军的整编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原定的休整十日出兵的计划也得到最高效的实施。究竟这次的开封解放,大家的功劳并不多,都憋着一股劲打大仗收取功劳呢。
参谋部最终的意见是分三线出兵,一线击败潼关的金军之后直接出兵防守西夏,并整顿边军,如果时机成熟,也可以把西夏打下来。二线沿救国军汾州基地进军路线返回,收复并恢复被金兵占领的各城,特别是要光复太原。三线沿金军东路军进军路线收复城池,收拢兵士,收回燕云十六州。维护防线,整顿部队。春暖花开后对金军进行全面反攻。
不管怎样,中央朝廷还是聚集了天下最聪明的一批人,在现在的管理体制下,各个部门高效运转,比救国军时期要好一些,那时候总是觉得要忍一忍,等一等。现在战力全开,部队的地位极大提升,参谋部的积极性也充分调动起来。可以说,以后没有特别的事情,已经不需要李岩亲自出马了。当然李岩没有告诉他们,因为自己的搜刮,让金国面临极大的乱局。
现在,金国内部的确也乱了套。派出的两路大军已经接近十天没有消息,而几个大的城池里朝廷的金库、粮库等大量仓库都被一夜搬空,告急的文书飞往朝廷王帐。可是朝廷也没有解决办法,现在已经是深冬,到处雪下的很大,无论是部队行军和货物运输都已经不太可能。
至少两个月的时间,没有办法调集物资,更不要说可能没有物资可以调动。只能从各个部落压榨,可是谁都明白,因为很多部落本来就是新归附的,如果压榨的太狠,可能会出现新的叛乱。
现在其实已经出现了不少小规模的判断,只是因为影响不大,金国朝廷还没来得及处置就是了。如果再征集物资,这个本在上升期的朝廷很可能就会出现极大的危机。或许派去南朝大宋的军队会带来转机,可是现在莫名又失去了消息,总是让人心里七上八下,难以安定。
虽然朝廷刻意封锁了钱粮丢失的消息,可是从各种物质支配的突然减量甚至延期上,军国高层们还是嗅出了危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