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朱万祥
张宏发
第一次见到朱万祥先生,是在2008年春天。当时,朱先生带着他的著作《五味人生》初稿来到社里,崔明社长介绍我们相识。那天中午,几个人边用餐边聊天,很投缘,气氛也很融洽。
朱先生中等个头,近古稀之年的他所表现出来的却是比实际年龄小得多的特征:面色红润、为人谦和、质朴、快乐而富有朝气。从交谈中得知,朱先生祖籍甘肃景泰,农民出身,曾当过一段时间的民办教师,****时期挨过整,景电工程上当过搬运工、泥瓦匠,改革开放后当过油漆工,他是靠一把油漆刷子起家,刷出了自己的涂料厂、塑编厂,刷出了大名鼎鼎的“景泰县宏泰有限责任公司”。几十年过去了,朱先生由一名极其朴实、憨厚的贫寒农家子弟,已经奋斗成了今天拥有亿万资产的著名企业家,但他本人在交谈中所表现出来的随和、朴素和对人的敬重,却令人不得不肃然起敬。
其后的两周时间,我几乎是一口气拜读完了《五味人生》的初稿,也几乎是流着泪读的。这部书稿是朱先生对其生命历程的回忆和思考,细读下来,我领略了他不懈奋斗中的酸甜苦辣,更品味出了先生的儒雅与独特的人格。
朱先生的身世很苦,5岁时能干、善良的母亲就离他而去,父亲既当爹又当娘,含辛茹苦拉扯大了他们兄弟姐妹6人。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在艰苦的环境里,父亲牵着毛驴走银川、走兰州、走内蒙,往返换粮换物维持着全家生计。而父亲每次外出后,幼小的朱先生连同他的兄弟姐妹们就靠左邻右舍的婶婶、叔叔、大爷们的拉扯度日,可以说,朱先生是在极其困苦之中食百家饭长大的。全国解放后,朱先生才有机会进学堂读书,勤奋、努力、认真的他在艰苦的环境下完成了高中的学业,迫于生计,先生没能再进一步深造。在艰苦的村子里,先生算得上是个有文化的人,因而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曾被聘为家乡的民办教师。
幼年家境的贫寒,使先生小小年龄之时就对生活有了独特的理解,更摸索出了一些求生的技能;而最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坚韧不拔、艰苦朴素、顽强拼搏的品质,已经在先生的生命里初步形成。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前半生“别人不吃的苦他吃,别人不忍的气他忍,别人不走的路他走”。
朱先生走过了太多的路,吃过了太多的苦,从中也交往了许许多多朴实厚道的朋友,而这些在苦难中结识的朋友,后来则成为他人生发展之路上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支持者、帮助者。在我看来,“好人有好报”用在朱先生的身上简直是恰如其分!而总结朱先生从创业到成功的全部历程,也可以用“诚实交往、敬天爱人、吃苦耐劳、永葆本色”来概括。这就是他精神实质中最闪光的地方,也是他人格魅力之所在。
由于担有《五味人生》的责编与文稿润色之重任,在一个春光明媚的周末,我带着几位志趣相投的同事,赶往白银采写朱先生。出发之前,朱先生再三表示要派车来兰接我们,都被我们婉拒了。我们一行来到铜城,就下榻在朱先生的白银饭店。白银饭店原为国有企业,随着市场化的深入,体制上的不适应使它出现了不少问题,自然影响了经营效果。2003年朱先生通过拍卖获得了白银饭店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一番改造与经营调整后,朱氏麾下的白银饭店很快赢得了人们的认可。如今的朱氏白银饭店,早已是焕然一样:新建起来的“迎宾楼”、“娱乐中心”、“餐饮中心”、“物流中心”、“洗浴中心”等等,给白银饭店的经营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得今天的白银饭店已经成为整个白银地区最具生命力、最具活力的集餐饮、休闲娱乐、住宿、会务接待于一体的一流的股份制企业,更是当地政府单位必然指定的首家政务专门接待单位,众多的省内外旅客也颇为喜欢那里的食宿环境和条件。这一切,均有赖于朱氏家族独特的科学化管理,有赖于朱先生的远见卓识,有赖于朱氏团结奋斗、苦心经营的企业精神。
到白银后,我们一行被朱先生及其一家当作最尊贵的客人欢迎与接待,而朱先生本人则抛开所有其他事务,一心一意陪同我们。白银之行,让我有充分的时间与朱先生交谈,与朱氏的其他家庭成员交谈。因为与朱先生是同乡,我们用家乡话交流,既亲切又不挠口,很快,我们的交谈就进入了心灵的层面。
同行的其他三位同事也发挥各自的优势,或采写、或交流、或拍照、或记录,我借此机会也算是第一次深入到朱氏家族成员的内心世界,更进一步了解、熟悉朱先生的精神实质,也从宏泰公司、白银饭店其他有关管理人员、工作人员、服务人员那里了解到不少朱先生这位儒商的生活故事。
在儿女眼里,朱先生既是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父亲,又是意识超前、艰苦创业的实干家,更是敬天爱人、民主管理、追求新知的伟大的董事长。而所有这些,从朱先生子女的身上也已有了些许显现,从他们立志继承和发扬光大朱氏企业的精神中可以看得出来,从他们谈起父亲创业历程时那种尊敬、热爱又调侃的语言中可以听出来,从他们边与我们交流边处理管理与经营事务的过程中,也可以感受出来……而从宏泰公司员工那里,我们体会到了朱先生身为企业董事长而时时处处关心、体恤下情的豁达与善良。通过采访与交流,一个富有奋斗精神、富有创新意识、富有敬天爱人思想的董事长形象,一个既和善可亲又高瞻远瞩的慈父形象,相互重叠又清晰可辨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诚信是朱氏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朱先生的大半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风雨,遇见过各种各样或富有或贫穷的朋友,但无论环境怎样,他永远都是以诚相待,尊敬人、爱惜人。他在交往之中、在创业之中、在发展之中永远遵循着“说到做到,从不欺诈、从不诓人”的原则。他要求他的企业在经营中,对待各种各样的客户都从不短斤少两,更不以次充好,并因此而深得赞誉;他要求他的企业在提供服务时,热情服务、保质保量、价廉物美。这些要求是朱先生自我要求的推广,曾经经他的手刷过的家具、包过的沙发、建过的楼房等等,质量上是真正过硬的,数量上也从没有亏欠过别人,因而,才会有众多的客户与朱氏在一次交道后就成为永远的合作伙伴,而与朱先生则成为了永远的朋友,他们看重的是朱先生的人品、德性和良心,所以也就会在朱先生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节骨眼上,都会有这样那样佩服其为人的人向他提供帮助,这正是朱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屡屡战胜不测,闯过道道艰难而辉煌显达的护身符。
善良是朱先生为人处世、发展企业、闯荡社会的金字名片。也许正是因为幼年时代有过食百家饭的经历,朱先生自小就立志要善以待人,要体恤穷人、受苦人,要对最底层、最贫困的弱势群体施以仁善。在朱先生创业和发展的各个时期,即使在他自己最艰难、经济最拮据的时候,他也照样会同情和帮助弱者,关心那些需要关心的人。在企业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以后,资助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关注灾区百姓的生活、援助孤寡老人等则成为朱氏企业的份内之事。直到今日,每逢“六一”节,朱先生及其企业都会拿出钱来资助贫困地区的乡村教育,设立援助奖学金、贫困生救助基金等;而每逢年关,朱先生都会奔赴县乡看望孤寡老人和困难户,为这些在艰难之中跋涉的人群送去大米、清油、面粉及年钱、年货;哪里地震了、雪灾了、洪涝了,朱氏都义不容辞慷慨解囊,捐钱捐物支援灾区。受过朱先生及其朱氏企业救助、挽救的人比比皆是,朱氏也因之而深得人心。这一切,事实上均源自于纯朴、憨厚、善良的朱万祥先生对于生命和生活的理解和尊重。
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苦耐劳、勤俭办企业的精神是朱氏企业的另一基石。从小时候捡粪到后来的背粮、乞讨,再到创业之初一把刷子闯世界,风餐露宿,步步脚走天下的经历中,朱先生的吃苦精神与生俱来。不论是童年的不幸、少年的读书、青年的教书、景电工程工地的泥瓦工作,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东奔西忙做生意,他都吃尽了苦头,每一步都是用自己的汗水浇灌,每一次收获都是自己双手的勤劳所得。他用自己的双脚艰难地遍行天下,四处创业奋斗,才有今日的辉煌。在朱先生的教导下,他的儿孙们都继承了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从不奢侈浪费,即使拥有了亿万家业,也从不肆意挥霍。朱先生给孙子们零花钱时,也都只给几块钱而已,绝不会由着子孙们胡花乱造。朱氏企业正是有了朱先生这种艰苦奋斗的灵魂,才得以一步一个台阶不断发展壮大。正如朱先生所言,“黄连苦胆再苦,也不会比困难时期人受的难更苦。吃惯了苦的人,看不惯浪费、奢侈,尤其看不惯糟蹋粮食!”“饱暖忆寒窑,得意思苦难”,这不仅是朱先生本人身体力行的准则,也是朱氏子孙所遵循的原则。也许正是拥有了这种上下同甘共苦的创业精神,朱氏这只巨轮才得以向更高远的目标航进。
中国的民营企业家走过了这样那样的创业之路,自然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常言说“富不过三代”,这是多数暴发户的真实写照,因为他们重视的只是金钱和效益,而往往忽视了精神。金钱是可以枯竭的,是可以花光的,唯有精神却是永恒的!唯有精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朱先生早已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闲暇之余回忆记录了自己的奋斗之路、艰难之路、创业精神。其目的一方面是将自己大半生奋斗的历程记载下来,而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让子孙后代知道艰苦创业的不易,明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精神内涵,学会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朱先生的心愿是要求儿女们将那股子创业精神代代传承下去,依此守住果实,并在此基础上不懈奋斗、谋求发展,他要让宏泰永恒。用心良苦,天地可鉴。
朱先生的回忆和朱氏的成就给我们的启发远不止这些,我们有理由相信,朱氏将会像一艘航母,引领着中国西部农民企业精神的发展方向。
愿这种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永恒。
2008年6月18日于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