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六一大早,镇远侯侯府,突然传来一阵吹吹打打的喜乐之声。
随即,一个惊人的消息传出,顿时轰动了整座商城。
入门三年,仅仅出过侯府一次。即四个月前,前往玄空寺上香的少侯爷夫人,望门寡凌玉娘要招婿!
招赘的夫婿不是别人,正是玄空寺方丈,年逾八旬的紫云上人!
不等侯府迎亲队伍走出,关闭了整整三年的侯府正门,整座商城已经是万人空巷。
由镇远侯侯府门前,直到城外玄空寺,十几里的道路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
当迎亲的仪仗伴着喜乐,远远而来。
身穿袈裟,须眉飘飘,精神矍铄的紫云上人,在玄空寺僧众簇拥下,拾级而下。
来到迎亲的大红花轿前,上人转身,双手合十,对悬于峭壁半空的玄空寺深施一礼。
“阿弥陀佛。”
继而,坐进花轿,撂下轿帘,再没多说一个字。
……
时间过得很快,在人们的街谈巷议中,过了春节,又是新的一年。
正月十五这天,镇远侯府又迎来了第二件喜事。
在紫云上人入赘后的第五个月,少侯爷夫人凌玉娘,顺利产下一子。
既没有取镇远侯的“梁”姓,也没有随母姓“凌”。更没有姓紫云上人俗家“陈”姓。而是取名燕凌云,侯府下人习惯称之为“凌云小公子”。
原本渐渐淡去的,有关少侯爷夫人凌玉娘,招赘紫云上人的话题,再次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
这不能不让人怀疑,少侯爷夫人凌玉娘,上次前往玄空寺上香时,究竟有没有与紫云上人,行什么苟且之事。
不然,何以非要招赘年逾八旬的紫云上人?
不然,何以会新婚五个月产子?
一时间,各种猜测,流言蜚语甚嚣尘上。
出奇之事不止如此。
自打紫云上人入赘后,镇远侯侯府的正门再次关闭。
这一关,又是整整七年。
七年之中,再没有一个外人,见过紫云上人与少侯爷夫人凌玉娘。倒是时常得见,日渐长大的,凌云小公子。
终于,时隔七年之后,入赘镇远侯府的紫云上人,第一次跨出了府门。
没有蓄发,依然一身袈裟。带上七岁的燕凌云,回归了阔别已久的玄空寺。
与此同时,由镇远侯府出资,在高悬于峭壁之上,远望如同一只硕大鸟巢,玄空寺下方的平地上,大兴土木。
很快,就有消息传出。少侯爷夫人,望门寡凌玉娘,要建一座与玄空寺一模一样的寺庙。
没人知道为什么。也没人能够从侯府下人口中,打探出丝毫相关消息。
一年,两年,三年……九年时间,转眼而过。
由于进入玄空寺后,不仅是紫云上人,即便是燕凌云,也再没有露面。
以至于商城的人们,几乎已经忘记了,当年那个引来无数非议的凌云小公子。
当玄空寺下方平地上,与玄空寺一模一样的一座寺庙,拔地而起之日,高悬于峭壁之上,存在了不知多少年的玄空寺,却在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别说商城百姓,即便是玄空寺僧众,也都惊讶莫名。
只知道半月前,与凌云小公子一起闭关九年的,方丈紫云上人传下法旨,要所有僧众立刻搬离玄空寺,入驻峭壁下的新寺内。
在众僧刚刚搬离完的当夜,原来的玄空寺就突然消失了。
“师傅,凌云小施主何在?”
看到方丈紫云上人出关,同样入驻新寺后,却不见了,在进入玄空寺时见过一面的燕凌云,众僧不能不心生疑惑。
“阿弥陀佛!佛说,无过去心,无现在心,无未来心。尔等知否?”
“弟子知错。”
从此,玄空寺僧众的修行一如既往。
可是商城百姓,却没法淡定。
一位曾经远近闻名的高僧。
一位受过朝廷册封,敕建贞节牌坊的少侯爷夫人。
一次莫名其妙的上香,引来一段莫名其妙的婚姻。
一个既不姓“梁”,也不姓“凌”,更不姓“陈”的凌云小公子。
一座突然消失不见的玄空寺。
这一切,足够商城百姓,猜测、议论、联想很久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