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当你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邀请做即席讲话时,听众们一般希望你对某一个属于你的领域的事物发表一些看法。所以你此时此刻的主要问题,是要勇于面对这种情况,并想清楚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要谈些什么。
有个非常好的方法,可以让你慢慢地掌握其中的奥秘,那就是要从心理上做好准备。在开会时,不妨问问自己,如果你被邀请站起来讲话,你应该讲些什么?最适合讲哪个方面的问题?对于要谈论的问题,你应该怎样措辞以表示赞同或反对?
思考可以说是其中最困难的一部分。但是,卡耐基相信任何一个即兴谈话的能手在准备参加一个聚会之前,都会花上好几个钟头的时间,去分析、研究那个场合的需求。一位令人瞩目的即席演讲家也是在经过无数次演讲以后,才使自己准备就绪的。那其实是“非即兴”的,因为都事先稍有准备。
知道了主题,剩下的问题便是如何组织材料,以配合时间和现场状况。通常来讲,即兴演讲的时间都很短,所以要尽快决定你要用的材料,以配合当时的情况。不要因没有准备而讲多余的话。所以,不妨尽快进入主题。
演讲不要信口开河
即兴演讲不是信口开河,不是琐碎地讲些毫不连贯的东西。你仍然必须把所要表达的意思,很有条理地表达出来。你所举的例子要能符合你的中心思想。而且,只要你讲得很热忱,便会发现这种没有经过事前准备的演讲,其实更活泼、更有力量。
在我们确立话题之后,就要抓住不放;进而紧扣话题精心组织材料进行论证。即席演讲无法在事先做充分准备,完全依靠即席抓取材料,其来源,一是平时的知识积累,二是眼前的人和事,在即席演讲时应以后者为主。如过多的引用间接材料,通常会失掉即席演讲的现实感和针对性,起不了应有的作用,只有多联系现场中的人和事,才能将听众的注意力紧紧抓住。
即席演讲除了调动头脑中的贮存选取典型材料外,还应体现演讲的即席性,即注意现场情况,把眼前的人和事纳入到演讲中。如果能讲出听众的切身感受,易于被听众接受,演讲就有说服力。
让你的语言表达得更完美
我们的言谈和语言的表达技巧,正是别人评价我们的重要依据。我们所说的话,显示了我们的修养,它是教育和文化知识的证明,能够让听者判断出我们的出身。
语言是一个魔方,只要你用心,就能用简单的字符组合成无数精彩、优美的语句。
有一位穷困潦倒的英国小伙子来到了费城找工作。他走进大富商保罗·吉彭斯的办公室,要求和吉彭斯先生见面。吉彭斯先生一半出于好奇,另一半出于同情,答应了他。吉彭斯先生用非常不信任的眼光看着眼前这位陌生人:他衣衫褴褛,衣袖底部磨得发光,全身上下透露出一股穷酸气。吉彭斯先生原来只打算听对方说几秒钟,但随即几秒钟却变成了几分钟,几分钟又变成了一个小时,谈话仍然在进行。
谈话结束之后,吉彭斯先生给费城大富翁——狄龙出版公司经理罗兰·泰勒先生打了一个电话,邀请他和这位陌生人共进午餐,然后为他安排了一个很好的工作。
这个外表看上去穷困潦倒的小伙子,怎么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影响了两位如此重要的人物?他的秘诀其实只有一点:语言表达能力。
事实上,这个小伙子是英国牛津大学的毕业生,到美国来负责办理一项商业事务。不幸的是他没有做好,结果被困在美国,有家回不了——因此他此时既没有钱,也没有朋友。英语是他的母语,他说得既准确又漂亮,他的语言立即成为他进入美国最高商界的“护照”。听他说话的人立即忘掉了他那双沾满泥土的皮鞋、褴褛的外衣和不修边幅的仪表。
这个小伙子的故事虽然有点不同寻常,但它说明了一个真理:我们的言谈,随时会被别人用来作为评价我们的依据。我们所说的话,显示了我们的修养,它能让。听者判断出我们的出身——它们是教育和文化知识的证明。
在《每日科学新闻公报》有这样一则报道:
我们知道,美国境内有几百万穷人,吃不饱,穿不暖。然而在尼加拉瀑布这儿,却平均每小时浪费相当于25万块面包的能量。我们可以这样想象,每小时有60万枚新鲜的鸡蛋从悬崖上掉下去,在漩涡中制成一个大蛋卷。如果印花布不断从一架像尼加拉河那样宽达4000英尺的织布机上织出来,那也就表示同样数量的布料被浪费掉了。
如果把我国图书馆放在瀑布底下,大约在一两小时内就能使整座图书馆装满各种好书。或者,我们也可以想象,一家大百货公司每天从伊利湖上游漂下来,把它的各种商品冲落到160英尺下的岩石上。
看看这里优美且形象的字句,它们在每一个句子中跳跃出来,然后蹦到你眼前,给你直观的刺激:“25万块面包;60万枚鲜鲜的鸡蛋自悬崖上掉下去;漩涡中的大蛋卷;印花布从4000英尺宽的织布机织出来;一个漂浮的大图书馆被冲落;悬崖下面的岩石和瀑布。”要想不理会这样的一场演说或文章,就如同拒绝观看电影院里放映的精彩片段一样困难。
赫伯特·斯宾塞早已在他那篇著名的论文《风格哲学》中指出,优秀的语言文字能够唤起读者对鲜明图画的联想。
而如何才能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呢?卡耐基指出:“在演讲方面,读书是成功的秘诀。”
这个世界上全新的事物实在太少了,即使最伟大的演讲家,也要借助阅读的灵感和来自书本的材料。书本!这正是成功的秘诀!如果你想要增加文字储量,必须经常让自己的头脑接受文学的洗礼。
约翰·布莱特说:“当我到图书馆时,就会感到一种悲哀,生命实在是太短暂了,我根本不可能充分享受我面前丰盛的美餐。”布莱特15岁就离开了学校,去一家棉花工厂工作,从此再也没有机会上学。然而,他最终却成为他那个时代最出色的演讲家,以善于运用英语语言而闻名。
他坚持阅读、背诵、做笔记,研究著名诗人的长诗,比如拜伦、密尔顿、华兹华斯、惠特尔、莎士比亚、雪莱等。他每年都要从头到尾看一遍《失乐园》,以增加他的词汇及文学资料。
英国演讲家福克斯通过大声朗诵莎士比亚的作品,来改进他的讲话风格。格累斯顿也把自己的书房称为“和平庙堂”,里面藏有15000册图书——他承认自己通过阅读圣·奥古斯丁、巴特勒主教、但丁、亚里士多德和荷马等人的作品而获益匪浅。荷马的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令他着迷不已,他写下了6本评论《荷马史诗》和他的时代背景的著作。
英国著名政治家、演讲家皮特年轻的时候,经常阅读一两页希腊文或拉丁文作品,然后将它们翻译成英文。他十年如一日,每天都坚持这样做,结果“他获得了无与伦比的能力,在不必事先思考的情况下,就能把自己的思想转化成最精简、最佳组合的语言”。
古希腊著名演讲家、政治家狄摩西尼斯将历史学家修西底德斯的历史著作抄写了8次,希望能学会这位历史学家华丽高贵而又感人的词句。结果,在两千年后,当威尔逊总统试图改进自己的演讲风格时,就专门花时间去研究狄摩西尼斯的作品。
马克·吐温又是如何培养自己灵巧而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呢?
他年轻的时候,搭乘驿站的马车,从密苏里州到内华达州旅行。旅程很长,一路上非常艰苦,还必须同时携带供人和马吃的食物,有时候还要准备饮用的水。因此,超重可能预示灾祸,行李也按每盎司的重量来收费。在这种情况下,马克吐温却随身带了一本厚厚的《韦氏大辞典》。这本大辞典陪伴他翻越山岭,横穿沙漠,走过了土匪和印第安人出没的原野。他希望自己成为文字的主人,因而凭着独特的勇气及意志,努力做着为实现目标而必须做的工作。
威尔逊总统的英文造诣很高,他的一些作品——例如对德宣战宣言的那部分——在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他讲了自己学会运用文字的方法是:“我父亲绝对不允许家中任何人使用不准确的字句。不管哪一个小孩子说错了,都必须立即更正,任何生词都必须立即解释清楚。他还鼓励我们每一个人把这些生词应用在日常的谈话中,以便牢牢记住它。”
列举了这么多成功人的例子,可见书本的力量!林肯曾写信给一位渴望成为知名律师的年轻人说:“成功的秘诀,就是拿起书本,仔细阅读研究。学习,学习,学习!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