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作战,特别喜欢事先口诛笔讨一翻,用来标榜自己的正义性,在此基础上堂堂正正的出兵。这种现象在文官当政时期特别的流行,好像非如此做作一翻,就上说服不了诸天神明,下动员不了亿兆百姓。可惜,结果如何,靠得不是檄文。
蜀帝孟昶用21世纪的标准来衡量,那肯定是国学大师,即便是在五代时期,也算得上是一流的文人骚客了。他要出兵北伐,那自然不能偷偷摸摸,他不仅不会藏着掖着,还效仿千年前的汉高祖刘邦,在成都日夜加班加点的修了一个拜将台,准备拜大蜀枢密使王招远为统兵大帅。
孟昶动作搞这么大,大周在蜀中的密探,哪有可能探查不出来了,消息飞快的就送到了晋王府。当然孟昶虽然非常的高调,可胆色还是有待提高滴,他只公布了北伐,日期、路线等等一概都是秘密。
可是,蜀中君昏臣庸,他们又能想出什么样的出兵高招呢?
郭荣有些心不在焉,他都督关中,有外敌入侵,防御并击溃对方,那自然是他的责任。可是,作为当朝的皇子,在皇帝年岁渐高之时,他却久悬与外,即便是京中有些子布置,可这心中毕竟还是有些不安。他接过王朴手里的密信,扫了两眼之后,笑道:“王先生,水来土屯,兵来将挡。蜀军既然要来,咱们可得好好的招待他们一下。我们不是早就筹划着夺取陇右嘛。现在,这孟昶岂不是双手把陇右给送了过来。我敢说,蜀兵必从大散关而出,直扑凤翔。咱们得在凤翔好好的再摆上一局,让蜀兵再尝尝四年前的滋味。”
见郭荣自信满满,王朴不仅没有随声附和,反而迎面泼了一盆凉水:“王爷,事情恐怕不是这么简单。”
王朴的能耐,郭荣是知道的,他仔细想了想,不解的说道:“莫非王先生认为,蜀军不可轻视吗?”除了这个理由,郭荣一时也想不出别的缘由,能让王朴这么谨慎。莫非这孟昶还能派人西出,联络兰州(今甘肃兰州)等地的吐蕃和党项人从西线入寇渭州(今甘肃平凉)吗?现在的吐蕃可不是当年的吐蕃了,自从百年前吐蕃内乱,这个原本就有点部落联盟性质的国家,早就四分五裂了。单独任何一个吐蕃部落都不可能攻下渭州的。更何况,吐蕃那些人向来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眼高于顶的孟昶又能拿出什么东西,来说服吐蕃人呢?
王朴笑了:“请问王爷,蜀国为何要入寇关中啊?”
看着王朴狡黠的目光,郭荣心里一沉:“莫非。。。孟昶是因为咱们屯田关中?他。。。他是害怕咱们大周恢复了生气吗?”
“王爷之言,虽不中,也不远矣。最近这段日子,蜀国和楚国关系可是热络的很埃”
郭荣心里一惊:“王先生之意,这蜀国出兵关中,乃是楚国所指使的吗?那。。。那。。。蜀国出兵,楚国会不会隔岸观火呢?”
“蜀兵出大散关,楚国配合出兵乃是上策,说服蜀国退兵,以待时机,乃是中策;如果坐视不理,想用两虎竟食之计,来个蚌鹤相争,渔翁得利,那就是下策了。”王朴笑道。
见王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郭荣思索道:“据我所致,这两年楚国虽然节节胜利,可是日子并不好过。特别是新近收复的江南之地,士子百姓多有反抗者。这个时候,楚国出兵,岂不是自蹈险地了吗?更何况,淮北、宋州、归德一线,我军布置十数万人马,楚国就算出兵,恐怕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天福十年,马云就出兵讨平荆南,天福十一年,马云派大将马光猛南下,与南汉激战与贺州一带,天福十二年,马云又率兵北伐中原,同样是天福十二年秋,马云又率兵南下攻灭岭南,乾佑二年,马云又发兵讨伐江南,广顺元年,马云又派兵灭了吴越。王爷,您看看,自天福十年至今,九年时间里,有五年都在征战。可是楚国却是节节胜利,地盘一扩再扩,比之咱们大周还要大上一些。要以往常的观念来看,楚兵岂不是早就是疲 兵了吗?事实上不然,楚军人马虽然不太多,可是极为善战,破岭南,不过五万人马,破南唐也不过七万人马,换句话说,楚国总有一些军队是在空闲着的,他们的作战是轮番出击,轮番休息,这样才保证了军队不疲 惫。依在下看,楚国现在拿出个三到五万休整已毕的军队,完全没有问题。”
“他军队虽有,不过,打仗不仅依靠军队,这钱粮军械也是不可缺少的,楚国连连征战,恐怕没有多少余粮了吧。”
郭荣分析并非没有道理,自广顺元年开始,周楚两国展开了全面的竞争,在收揽人心的方面,大周重立孔门七十二贤,可楚国却拐走了文宣公,大周颁布耕田令,推行官田私有化,只要佃户租种了官田,那么这官田就归佃户似有,而且还鼓励开荒,开出来的田地都属于百姓私有的,同时,那些由于战乱逃亡者的土地,也可以由百姓耕种,三年之内逃亡者回来的,土地分一半给耕种者,如果过了三年都没有回来,那么就属于耕种者了(被契丹略去的人口,三年的期限有延长)。同时大周还废除了牛租等赋税。江南这边由于受战乱影响的少,没有大周那么大的手笔,于是,马云一冲动,大笔一挥:永不加赋。对于无地的佃户,只要他们愿意,楚国官府负责将他们迁移到台湾去,而且官府承诺,提供住房、谷物,而且三年之内不交税。这样的竞争,老百姓获利不少,对各自的朝廷都渐渐归心。
当然,在两国官方的宣传下,两国的老百姓都想当然的认为对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不仅如此,楚国军队中,有不少少壮派军官,不断的上书朝廷,要求出兵淮北,解救受苦受难的中原百姓。
作为大周晋王的郭荣,对两国老百姓的生活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相对而言,大周朝廷的赋税,要比江南楚国的赋税要重上三四成,所服的徭役也要重很多(首现代军事理论的影响,马云一直觉得不能让军队闲着,闲着就生事,什么修桥、铺路的活,很多都由军队做了。这么一来,楚国百姓的徭役,就少了很多)。可是,既便如此,大周的经济情况还一直难以好转,只能是勉强维持罢了。这么一比较,郭荣觉得楚国从土地上的收入,恐怕还不如大周呢,所以,他认为楚国是“年成不好,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郭荣知道情况,王朴早就门清了,他摇头说道:“王爷想说的是,楚国从田地里的收成,恐怕不如咱们大周,可是有一点,您恐怕没有计算在内,那就是楚国鼓励商业,江南商贾船队,南边可以远达占城(今泰国一带),北边可以之地高丽,这些地方不乏谷物丰登之地埃”
郭荣脸色一紧:“王先生的意思是说,楚国可能从海外购买粮食,进而和我朝对抗。”
“不错。王爷,您想楚国生怕我们屯田关中成功,于是千方百计的游说蜀国,想让蜀国出兵关中,助他们一臂之力。可是蜀国过去曾经败于我们手中,必然会要求楚国联合出兵。在蜀国提出联合出兵的情况下,莫说楚国尚有余力,就假设它真的像王爷您所描述的那样,楚国想必也会咬牙坚持的。原因很简单,我们知道蜀国必败,楚国的马云他们恐怕也不会对蜀国抱太大希望,所以,他只能咬着牙出兵,不然,蜀国兵败之后,楚蜀之间必有怨怼,蜀国从此不再出兵关中,楚国不就得不偿失了吗?”
王朴的话丝丝入扣,把楚国不得不出兵的情况,分析的合情合理。郭荣犹豫的说道:“这么说来,淮北将有战事了。哎,楚军出徐州直逼宋州,若是对峙时日过久,耽搁了播种,宋州一带,哎。。。,又让朝廷背上一个包袱了。”秋收是九月,冬种是十月中旬,如果楚军九月出兵,在宋州一带一直赖到十一月,那么宋州附近的百姓,夏收可就没有着落了。
郭荣苦笑着摇了摇头:出来混的,早晚都要还的。去年,大周派骑兵,奇袭徐州,把徐州、宿州、甚至海州,搅了个天翻地覆,徐海防御使曹彬,差点下台,整整一年,徐州一带基本上没有什么粮食收入。不过不管是马云,还是曹彬,当时还真是有魄力,老百姓不是没法种粮食了吗?楚国竟然出钱出粮,招揽当地百姓,兴修渠道,愣是把淮北的徐州等地,搞的淮南的水田一样,渠道四通八达的,到了今年五月份,宋州的骑兵就再也没法子扮成马贼在徐州活动了。
王朴笑了:“王爷,如果咱们守城,那自然是这种情况了,可是,如果咱们主动攻过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