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没什么稀奇的,稀奇的是,这本经书的翻译者,名叫玄奘,他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个人物。玄奘,也叫唐僧,生得美眉明目,仪表堂堂。而且,据说吃了他的肉能长生不老。故事上说,唐僧率领徒弟三人,坐着一匹白龙马,一路往西,求取真经。一路上,大家遭遇九九八十一难,幸好有观音点化,如来帮忙,悟空降妖,八戒添乱,沙僧同志不作为(可参考沙僧同志的台词),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包括日本、韩国、越南等受过中华文明影响的人都知道,这个旅行团,曾经风光无限。这些个国家,都曾拍摄过《西游记》和类似的电视、电影。可是,历史上的玄奘法师,一开始并没有受到李世民的盛情邀请,他去西游,根本没拿到签证。公元600年的某一天,杨坚还在位,杨广还在装,陈家娘子(玄奘的母亲)还挺着个大肚子。这天,没有刮风下雨,没有闪电和佛光,更没有地动山摇,夫人就把孩子就给生出来了,实在不给观众朋友们一点儿面子。
陈袆的命很不好,五岁,妈妈去世;十岁,爸爸去世。
家里头就还剩下一个哥哥,还是出家人,天天敲木鱼儿。哥哥看他还小,人挺聪明,便做主,把他介绍给了白马寺。
陈家的香火,就在哥俩一心向佛的氛围中中断了。那年头,正是隋炀帝暴政刚刚开始的时候,穷苦百姓为了逃避战火,纷纷出家,寺院迅速扩大,场面可谓是相当的壮观。当然,出家剃发,混日子的不在少数,但也有不少一心向佛的。佛门有一场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的佛教徒都要参加,一旦考中,便可得到剃度。
陈袆的聪明才智很快被人们发现,公元612年,十三岁的陈袆成为全国二十七名僧人中的一员,和他一起考上的,都是大于自己年龄几倍的人。这也倒没啥稀奇,毕竟,这个人生来就不平凡。
又过了十二年,大家忽然发现,玄奘法师竟然越长越帅气,一回眸便可迷倒许多女施主。更厉害的是,年青英俊、帅气无比的玄奘获得了佛门中的高尚称号——三藏,让人羡慕嫉妒恨。
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别以为这只是三门科目,想要看懂,那还真需要很长的时间,就别说精通了,但这对玄奘来说并不难。如此,二十四岁的玄奘成功拿下这个名头,名声也越来越大。得道两年以来,大家对他的尊重有增无减。可忽然有一天,他说他想去长安看看。哥哥劝他,你留在寺院,名望都有了,去长安找什么刺激?
玄奘说,我去长安学习。
哥哥在无奈中石化。
玄奘注定不平凡。
一年后,他名动京师,因其佛法高深莫测,引得万众景仰(唐朝嘛,也不排除有看他长得帅的花痴当伪教徒)。景仰到啥程度,还得举个例子。当时有一个很有名的老头,经常跑到玄奘法师这里来听讲。只要不上班,他一准在下头听课,别人也都对他很熟悉。这个人的脾气很倔,人家都管他叫“宋公”,可他不姓宋,而姓萧,名叫萧瑀。
据说因为痴迷玄奘,曾一度要求出家(后来证明确有其事)。
萧瑀同学求出家,肯定是一时兴起,玄奘当然也不乐意收他这个朝廷大员。在长安讲课许久的玄奘,又开始给自己制定新的目标了。为了未来的光亮,为了心中的信仰,他毅然决然地递交上了一封申请书。
【天涯社区】
玄奘:在长安讲法讲了那么久,不知道大家对我的印象如何?
女儿国国王:长老姓唐,甜到忧伤……
可能是萧瑀替玄奘把申请交到李世民手里头的,上面说,他向往天竺佛法,想要到西天求取真经。
李世民也没多看,当场拒绝。这并不是因为李世民小气,而是因为这一年正好是贞观元年,西域一直就处在战乱当中。乱状在贞观初年一直都有,所以,那时候想要去西域,真是比登天还难。贞观二年(公元628年)的秋天,不甘寂寞的玄奘乔装成普通百姓,混在人流中,如愿以偿地从长安城跑了出去。
说来事情也巧,那年正好大旱,大旱也罢,又赶上霜灾。李世民宣布,百姓可以自由迁徙,自己去寻东西吃。话说得有点儿好听,其实就是宣布,现在天下大旱,关中颗粒无收,国库储蓄也快用光了,大家能走动的,就四下讨饭去吧!
于是,玄奘顺利躲避盘查,混入人流,前往西天拜佛求经去啦。要饭的都往山东、河北去了,可人家玄奘偏偏不往东走,而是另辟蹊径地往西边更荒凉的地方走去。
玄奘对长途跋涉早有准备,在长安,一年来,他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每天讲完课,还得练习跑步和缩水之法,业余时间恶补梵语。由此可见,玄奘同志根本没我们想象中那么柔弱,他应是一个身体健壮的帅气男僧,一个高大威武,英姿飒爽的猛士。玄奘一路上也都没遭遇盘查,但到了凉州,可就不一样了。
这里是使者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也是探子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我们知道,唐僧西行途中遭遇了重重劫难,各种妖魔鬼怪都要干掉唐僧,熬汤吃肉。凉州(甘肃西北)这个地方,没有白骨精,也没有观世音,负责招待玄奘的,是凉州大都督李大亮同志,他才是玄奘碰见的第一个妖精。
大都督任务繁重,其中一项便是流民的管理。玄奘有幸落到李大亮的手中,真可谓是前世修来的福分。李大亮:法师去西天作甚?
玄奘:取经。
李大亮:你怎么能证明不是私通吐蕃?
玄奘:贫僧……
李大亮:卫兵呢?把这个和尚撵回去!就这样,玄奘被人硬生生堵了回来。他回到凉州城内,打转,晃悠,晃悠,打转。忽然,有两个小和尚出现在了玄奘面前。他们自称是河西佛教掌门人慧威法师的弟子,奉师父之命,来护送玄奘大师。
在两个当地人的帮助下,玄奘抄小路到达了瓜州(甘肃安西)。好吧,小和尚告退了,玄奘又成了一个人。
既然瓜州是个州,那肯定得有刺史。瓜州刺史独孤达早就注意到这个大脑袋锃亮的和尚了,他让人把玄奘抓到跟前。独孤达凝重地看着玄奘,忽然发问:“你是长安来的?”玄奘道:“是的,我从长安而来,来瓜州讲学!”
独孤达顿时脸色大变,满脸堆笑地搓手:“太好啦,大师从长安来我们这种偏僻的地方讲法,真的是太感人了!这种不为名、不为利的感人事迹,真该多加宣传!”言罢,用接待贵宾的手段接待了玄奘,还送上了很多好东西。好吃好喝的招待了些时日,瓜州人已经开始爱上玄奘了。
当然,玄奘已经能够自由活动。他热爱运动,经常跑到瓜州西边的那条大河看风景,大河外,还有一道名叫玉门关的关卡。玄奘做锻炼身体状从河边跑回住处,琢磨着怎么混过去。第二天,再到河边,假装锻炼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