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爆竹声,新岁伊始,昌裕十八年到了,大齐和楚恒的战事也打响了。
刚过元旦不久,楚恒国趁机年节便越过玉门关,不下七日就攻下了肃州。
情况危急,皇帝得知后,封镇西大将军陈盛和为平西大元帅,让其严防死守,并且让萧奕、镇北大将军刘哲钧各派五万大军增援,又下密令让陈盛和之子陈珲潜入玉门关以北地区,为夺回肃州做准备。
为了切断秦陎、燕曲等国给楚恒的帮助,皇帝先前布下的暗探全都用上了,又不惜余力的拉拢南晋和漠北,挽留这两国使臣到上元节后,就连先时漠北太子说的和亲一事也答应了,而后更是邀请漠北太子和南晋使臣在上元节时上城楼观灯。
上元节这一日,皇帝携太后、后宫女眷和朝廷官员到长乐街城楼上观灯和赏烟花。
从楼上望下去,相扑、杂耍、猜谜……各种活动引来了不少围观的人群,连在城楼上观看的太后和皇帝等人也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
再有长乐街里排列整齐的商铺上挂着各式各样的花灯,俨然望去是一派繁华的景象。
随后,就是放烟花了,烟花一放,天空中五彩斑斓,犹如一幅画卷,让人惊叹不已。
烟花放完后,皇帝见太后有些累了,便扶着太后到后头的屋子里坐会儿。
跟着皇帝太后一同进去的,有贵妃、淑妃、宣妃、庆妃和宛妘、宛妍、宛如、宛姻、宛婌几人。漠北太子和皇子们、几个朝廷官员则入旁边的侧门,与皇帝、太后隔帘而坐。
漠北太子上前说道:“今日伊赫有幸上城楼观灯,见得大齐百姓安乐富足,陛下治民有方,令伊赫佩服。”
皇帝笑道:“此番繁华之景,非朕一人之功,是千万大齐百姓之功劳。”而后话锋一转,“然则,朕亦念及前线与楚恒对战的将士的安危,只愿这场战事能尽快结束。”
漠北太子回答:“陛下之愿,必能实现。”顿了一下,“陛下亦同意与我漠北和亲,若陛下能早定下和亲人选,这战事只怕要结束得更快些。”
皇帝饮了一口茶,慢慢说道:“这样自然是好,只我大齐和亲漠北,并非小事,太子莫不是怕朕不讲信用?”
漠北太子回答:“伊赫并没有此意。此番和亲,是伊赫往后的太子妃,若陛下尽早定下人选,伊赫也能安心。”
皇帝倒是笑了:“太子可放心,和亲之人,至少是个世家名门之女,决计不会随意糊弄的。”
“伊赫自然相信陛下。只是……”漠北太子拱手,“伊赫有个不情之请,望陛下答应。”
“但说无妨。”
“伊赫想求娶新越郡主为漠北太子妃。”
漠北太子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众人的议论纷纷,不少人在惊讶之余,把目光投向了宛如。
而坐在帘子后面的宛如顿时就吓到了,心中暗想,不就是两年前的胡乱一见还有元旦时的匆匆一见吗?何以就要我去和亲,做你的太子妃呢?
宛如在与宛妍相视一眼后,就向太后摇了摇头,表明她的意思,而太后也明白宛如的意思,向她们点了点头,表示她会解决的。
虽说众人是议论纷纷,但太后和皇帝还没有说话,此事也算是国之大事,故而谁也不敢站出来发表意见。
皇帝沉默一会儿,才问漠北太子:“何出此言?”
“伊赫知道,新越郡主是亲王之后,不久就及笄成人,也是和亲的合适人选,而伊赫自一见新越郡主,便知伊赫的太子妃是谁了。”漠北太子又行了一回礼,“请陛下准许,新越郡主和亲漠北。”
漠北太子这话,尤其是他一见宛如便知道他的太子妃是谁这一句,简直是太失分寸了,宛如此刻吃了这漠北太子的心也有了,若不是旁边有宛妍拦着,她还真想冲出去骂这个漠北太子一顿了,但又看周围投来的目光,她还真是羞愧不已,真想找个洞给钻下去。
皇帝没有说话,因为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虽说是大齐求着漠北的帮助,却不能是如此的有求必应,可若是不答应,只怕是会得不偿失啊。
就在皇帝左右为难之时,赵景晧起身说道:“大齐皇室贵女也是有很多,便是名门之后也是配得起太子的,太子不须再考虑一下吗?”
漠北太子转头看着赵景晧:“不必了,有新越郡主一人和亲漠北足矣,谢四皇子好意。”
漠北太子话音刚落,太后的笑声就响起来了。
太后的笑声不是很大,但在这屋子里却显得清晰无比。
皇帝问太后:“母亲何以这么开心?”
太后回答:“没什么,就是想起吾养了近十年的孙女要嫁人了。新越自幼就没了父母,吾便养在身边,而今都快要及笄了,吾也忧心过新越的婚事。”
众人都以为太后是要答应的,却不想太后这话锋一转:“故而——年前吾就已经为其商议好合适的人家了,只是觉得时候未到,未以懿旨宣告,甚至半点风声也没透露出来,倒是让人误会了,所以漠北太子的请求只怕是不能答应了。”
漠北太子听得太后前面的话还是欣喜的,到了后面,只觉得越发的尴尬,但还是调整了一下呼吸,问:“不知太后为新越郡主商议的人家是……”
“永宁侯之子。”
漠北太子不忍嗤笑:“区区一个侯府,怎及漠北的太子妃、未来的漠北王后风光?”
太后笑回:“凡事也讲究个先来后到的道理,既是吾先为新越与永宁侯府说的事,此刻就不能言而无信了。”
漠北太子大声发问:“敢问大齐太后,可曾定下亲事?”
太后回答:“未曾,但也是承诺过了。”
漠北太子哼了一声:“这样的承诺算是什么承诺?!未下过懿旨,也未曾定下亲事,这样怎么讲究个先来后到?况且这真实性更是让人怀疑。”
漠北太子言语嚣张,尤是最后一句,直接怀疑太后的威信,让人汗颜。
太后并未出言,只是慢慢的饮了一口茶,仿佛丝毫不在意漠北太子说的话。
而宛如却忍不住转过头去,透过身后的两个屏风之间的狭小距离,盯了一眼站在帘子前面的漠北太子,其实她也不过是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而已,但却能让她生出恨意来,继而想也没想,就起身说道:“太子不必怀疑,婚姻之事,应当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是随意一句求娶就能了事的?而我的祖母也不是任何一个人就能够随意诋毁的,望太子谨记。”又看向太后,微微低头,“祖母对新越有养育之恩,新越愿意听从祖母安排。”
宛如没有明确的说,但话里话外已经言明,她听太后的,而太后的意思则是不能答应漠北太子的请求。
太后转头看着宛如,点头说道:“难为你如此懂事,先坐下吧。”随后,转向皇帝,“皇帝,你觉得该如何呢?”
皇帝自然明白太后的意思,于是就说:“大齐与漠北的和亲之事,漠北上了国书,可我大齐还没正式昭告天下呢,然则朕已在除夕宴上作出承诺,那就不会失信的。”
皇帝起身,一边走到帘子面前一边接着说下去:“如此说来,新越和永宁侯之子的事也不能不作数啊。漠北太子此番请求,我大齐实在是不能应承啊……”
皇帝话还没说完,漠北太子就单膝下跪,右手放于胸前,说:“我心悦郡主,有意迎娶为太子妃,望大齐皇帝应承!”
皇帝见漠北太子依旧如此,神色已经不是很好了,正要发作,却看见汪芪有些犹豫的上前走来,便问汪芪有什么事。
“圣上,雪云宫走水了。”
汪芪这一句话,众人都惊诧不已,宛姻更是心下一阵惊慌,失声喊了一句姨娘,继而走出坐席,想要出去,在宛姻旁边的宛妘连忙拦住她。
皇帝眼里虽然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就镇定下来,连忙吩咐汪芪让人去救火,又对太后说:“母亲,儿子先去了。”
太后点头,又看着贵妃、淑妃两人:“贵妃、淑妃,你们也一起去吧。”
贵妃、淑妃称是,而后就跟着皇帝走了。
雪云宫出了事,皇帝几人也都离去了,太后自然也打算回去了,便起身吩咐:“宫里出了事,但也不是什么大事,朝中几位大人就先回去吧。”又瞥了一眼帘子后站得笔直的漠北太子,“和亲之事……容后再议吧!望太子谅解。”
漠北太子微微一笑:“自然,伊赫明白,也望太后好好考虑着伊赫这个不过分的请求。”
太后并没有回答,只是往前走着。
而宛如一听,立即盯了一眼漠北太子,却见他满脸的笑意看着她,不过分才怪!
见宛如满脸的恨意,宛妍连忙拉了拉宛如的衣袖,宛如这才反应过来,收回目光,跟着太后走了。
宛如此时正和太后、宛妍一起走着,心里那一丝慌乱还没有退去,她在怕什么?其实她什么也不怕,就怕不能和她喜欢的人在一起。
回了永寿宫,太后听得雪云宫只是后殿着火,如今已经扑灭了,而贤妃也无恙,也就安心了,而后才问宛如:“阿如,你什么时候见了漠北太子?”
“啊?”
宛如有些不知所措,两年前那次遇见,她谁也没有说起过,如今骤然这一问,她也不知是两年前那次还是从元旦那日答起。
倒是宛妍替宛如回答了:“元旦那天,我和阿姊从懿祥宫回来,在永寿宫宫门前恰好就碰见这漠北太子。”
太后倒是明白了:“原是如此。”
宛妍却觉得有些不对劲:“其实也不过匆匆一遇,怎的这漠北太子就知道阿姊的身份呢?”
宛如只是摇了摇头。
太后微微一笑:“许是多番打听吧!可也足见其心思之深了。”
宛如嗯了一声:“这样的人,我可不嫁。”
宛妍也是同意宛如:“是啊,既是见色起意,又不顾阿姊的名节,更是言语轻浮,嫁来也是使自己生气的,一个太子妃、未来的王后又算得什么,将来过得不如意,再高贵的身份也无用。”
宛妍说得句句在理,但却是引的宛如笑了:“阿茵怎么这么会说了?”
宛如回道:“这就好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近阿姊多了,不会说也变得会说了。”
宛如有些气恼:“你……你这丫头,又来编排我。我可有说过这样的话?”
宛妍回答:“啊,没有吗?可我说的就没有道理吗?祖母,孙女说的对不对?”
太后看着宛妍笑嘻嘻的样子,说:“对,你说的很对,只是祖母倒不知为你找怎样的人家了。”
太后一语,倒是叫宛妍不好意思了,只抛下一句:“祖母还是先忧心阿姊吧。要是那漠北太子强要阿姊和亲,这可怎么办?”
宛如此时也为自己担心起来,低着头,并不言语。
太后握着宛如的手:“阿如,祖母不会让你去和亲的。今日也说了你与永宁侯府的事,便也不能当做什么也没发生过,这样,过些时日,祖母宣永宁侯夫人过来,亲自与她谈这件事,若谈妥了,祖母便下懿旨,全了你与邹家大郎。”
见太后亲口承诺,宛如心里是感动,也是欢喜,连连点头称好。
————
次日,皇帝早朝时便与朝臣们朝臣商议和亲漠北之事。
苏凛上奏说道:“新越郡主由太后亲自抚养,是穆王之后,既然是漠北太子亲自提出要我朝新越郡主和亲,那还请陛下答应。”
赵景晖亦说:“儿臣赞同苏相所言,新越郡主年岁亦是刚好,和亲漠北比之一般的皇室贵女更为合适。”
皇帝只是默默听着,他的眼底下有青黑,是昨晚雪云宫失火后,一直陪着贤妃的结果,在听得苏凛几人说了宛如和亲的利处后,才出口问:“卿等可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明至昀一向喜欢和苏凛唱反调,刚刚插不上话,此刻皇帝一问,便上前说道:“新越郡主虽合适和亲,但太后不愿新越郡主和亲,亦说已为新越郡主寻了人家,若和亲岂非自打嘴巴,况且漠北一再请求,我大齐就要都答应了吗?”
明至昀在最后一句声音颇为响亮,环视四周后对龙御上的皇帝行了一礼,“故还请陛下重新挑选和亲人选。”
皇帝正要回答,却听见苏凛冷哼一声:“那请问明相挑选何人和亲?有什么样的女子比新越郡主更为合适?”顿了一下,“若是比新越郡主身份高的就只有乐清公主了。”
苏凛一言,殿内当即议论纷纷,皇帝眉头微皱。
枢密使鲁能尧立即出言:“荒唐,汉唐均以假公主和亲,我朝若以真公主和亲,岂非要贻笑大方,更是给了漠北莫大的颜面。”
鲁能尧一言,得了许多大臣的同意,纷纷附议,皇帝亦是赞同:“卿所言甚是,大齐乃天朝上国,怎可拿真公主和亲,只是宫里的淑妃和祺嫔也都是漠北和亲来的,加之是漠北亲上国书,那也就学不得汉唐,拿假公主来和亲了。苏、明两位卿家所说都有理,但卿等亦见,太后不愿新越和亲,且为新越商议的人家亦非推搪之言,朕为行孝道,当遵循太后之意。”
明至昀、苏凛两人虽然不和,但对于皇帝的意思是一清二楚的,便很有默契的响应:“臣无异议。”
而余下的大臣见此,亦知结果,便不再争论下去,均行礼说道:“陛下仁孝。”
皇帝见大臣们都跪下了,嘴角微翘,而后起身,让他们起来,又走下御阶,言道:“然则漠北太子昨日一再请求,若没有比新越郡主身份高的皇室贵女去和亲,只怕漠北是不会轻易放手的,卿等可有什么建议?”
朝臣们议论几句后,明至昀就出来说道:“臣认为除新越郡主外,其余亲王之女亦可为和亲人选。”
明至昀一言,在场的靖王、晋王和祁王忽然一愣,尤其是靖王,半响才反应过来。
先帝一共有十三子,除了皇帝和先前被先帝流放和幽禁的两位皇子,剩下的就有靖王、肃王、晋王、祁王、庆王。
英年早逝的穆王的两个女儿中,赵宛嫦已经成亲,赵宛如刚刚也是否决了,肃王的三个女儿也成亲了,祁王没有女儿,庆王的女儿也只有几岁,晋王有两个女儿,但大的早就定了娃娃亲,小的才十岁。
而唯一合适的就只有靖王了,靖王共有六子八女,眼下就有两个女儿与宛如年龄相当。
皇帝点头:“朕倒记得,靖王的几个女儿里,有两个是与新越差不多大的。”
靖王并不言语,倒是祁王说:“陛下,臣弟记得五哥的第六女和第七女都是十四岁,且样貌、品性亦是不错,可作为和亲人选。”
皇帝看向靖王:“五弟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