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三个月的艰难考验之后,原本五百名新生此刻只剩下了六十人,他们也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学院生活。
今天是正式上课的第一天,六十名学生早早地就来到了云隐学院的学堂之内,今天上午将由儒学名师王砚为他们上开学第一课。
教室内喧闹不已,大多数同学都在与身边的同学相互介绍,相互认识。当然也有少部分,性情冷酷,不爱言语的学生坐在一侧,犹如做座冰山,使得他人无法靠近。
要说当中性情最开放的人,也最让人哎爱让人恨的人,无疑便是刘乐康了。
比武台上不顾颜面的对一介女流之辈下手,以十分令人不齿的手段赢下了比武,更是一举引起了上百人的怒火。
而如今当初看他不爽的人已经被淘汰一大半了,但还是剩下那么十来个人的。
但这些丝毫不影响刘乐康去结交其余的学生,热情至极,每一位都要去自我介绍,并询问对方的姓名,要是碰到长相姣好的女生,那就问的更加详细了,要寒暄好一阵子。
目的嘛,就不用多说了,小小年纪,就是个色批头子了。
相比于弟弟的热情似火,大哥刘言麟和二哥李登庆就要显得冷淡许多了。
鉴于二人在三个月考验当中的出色表现和傲人成绩,来结交和拜访他们二人的学生非常多,络绎不绝。
但二人给出的回应则就十分冷淡了,只是礼貌性的回应了一下。
至于吴瀚威就显得有些名不经传了,也没什么人来找他。
倒是黄依灵和叶兰晨凭借出众的外表,精致的容颜,非常受众人欢迎,来搭讪的人也是络绎不绝,当然其中多是像刘乐康这样的男生。
就在教室被这六十个学生吵的昏天黑地的时候,学院老师王砚总算是姗姗来迟,来到了教室。
看着眼前的学生如此的吵闹,王砚就把自己灵宗修为的气势展露出来,强大的气场瞬间就震慑到众人。
台下的学生看到前来上课的老师实力如此不凡后,便通通闭上了嘴,谁也不敢造次,诺大的教室里瞬间静的鸦雀无声。
王砚满意的点着头,说道:
“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老夫便是你们的儒学老师王砚,以后你们可以称呼我为王老师。现在我要找几位同学提问,问题便是你认为儒学是什么?”
底下的众人依然是鸦雀无声,连口气都不敢喘,低着头生怕跟台上的老师对视后,被点起来回答这个深奥的问题。
开玩笑,我们才多大,见识非常浅薄,怎么可能回答的出来老师提的这个问题。
就算有人之前接触过儒学也只是略懂皮毛,哪里赶在这位儒学名师面前班门弄斧呢。
看着众人都不敢回答,刘言麟勇敢的举起了手,王砚老师看到后挥手示意他站起来回答,刘言麟站起来说道:
“老师我叫刘言麟,我先来谈谈我的个人看法,若有不当之处还请老师多多指教。儒家认为宇宙是静止的,无始无终、周而复始,亘古不变。人生于天地之间,生老病死,自然而然,不讲轮回转世,不讲天堂地狱,与宇宙合而为一,即“天人合一”。这决定了儒家思想的保守倾向,即在一个超稳定的结构中,只要恪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尽忠尽孝不越礼,不“犯上作乱”,就可以确保社会的稳定与和平。老师,我的说完了。”
听完刘言麟的精彩回答后,王砚露出了感兴趣的眼神望向眼前的这位优秀学生,王老师带头鼓起了掌对于刘言麟的回答表示肯定。
至于其余的同学,看见老师带头鼓掌便也跟着鼓掌,也不管自己听没听懂,反正跟着老师一起鼓掌就对了。整个教室里瞬间爆发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刘言麟也是满意的坐了下来。
王砚停下了鼓掌后,教室里也是再度安静了下来,他评价道
“刘言麟同学的回答很精彩,小小年纪,能有如此见识和眼界,老夫觉得非常不简单啊,后生可畏啊!还有其他同学也想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吗?大家都要向刘言麟同学学习啊。”
看着刘言麟出尽风头,身为第一名的太史卓当然是坐不住了,也是举手向老师示意,站起来说道:
“老师我叫太史卓,我来谈谈我的看法。我认为儒家思想强调四个字:内圣外王。就是要求个人全面提升自己品质,个人修为首先要达到君子标准,甚至要靠近圣贤。儒家强调礼义廉耻价值观。通过个人修身,最终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能够服务国家和社会。我的说完了。”
王砚听完后,也是跟刚才一样,带着台下的学生们鼓掌,评价道:
“太史卓同学的见解也不错,看来在儒学上没少下功夫,是个好苗子。还有其他同学要发表看法与观点吗?”
在有了刘言麟和太史卓这两个好例子后,踊跃发言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宋文皓说道:
“我觉得,儒家是一种象征,为了某种精神而根深蒂固的需求。当然,也是一种境界,读书人的传承多些。人们常说,明理,它又成为一种通达的理性。很多的时候,它是高于生活的理性向往,而远离了生存状态。”
钱冠极说道:
“人性的美感,来自社会主体的支撑,这是心灵依据,法制与道德的根本。这种自然主义的精神,归功于某种灵性的自觉。它主要来自于天地的造设,有时超出了社会生活,或假设。在意义与假设生活之间,有一堵墙,即儒家。”
学生们在下面发表着属于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身为老师的王砚也是在台上认真聆听学生们的声音。
直到快到下课时间,马上就中午了,学生们也讲的差不多了,大多数人都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剩下的少部分人可能真的对儒学没什么兴趣,也是全程一言不发。
王砚对于今天课上的交流非常满意,做着最后的总结,说道:
“今天能给同学们进行交流,我感到非常高兴,老夫认为你们都是学习儒学的好苗子,那么今天就到这里吧,我们下课!下周我们还会见面的,再见同学们。”
台下的同学也是尊敬的回答道:
“老师再见!”
目送着王砚老师的离开,学生们又像是炸开了锅一样,大家都觉得这堂课非常有趣,王砚老师也是非常合他们的意。
好多学生都已经开始期待起了下周的儒学课了,也同样期待着下午道学名师庄知涯老师的道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