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没有资格来写一篇入门指南类的文章,因为我自己还在门边摸来摸去找不到北。
对比我还小白的小白来说可能还多少有一点参考价值。这只是阶段性的一点总结,准确性毫无保证,权当是一个小结。
我们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文化传统无不是源于道教博大精深的文化,道教作为我们的本土宗教,早已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我们毫无例外都在生活中多少有些接触,不过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罢了。
最显而易见的是道教对语言文字和民俗的影响,我们的很多常用词语都是来自于道教的概念,而绝大多数民俗也都于道教文化有关。
了解道教的最好入门途径是了解道教的历史,其实要了解其他东西也是如此,从历史入手可以从一开始就获得一个整体概念,心中有个全貌之后对具体内容的了解就能省事许多,而且了解了历史就初步具备了判断能力,不至于被蒙蔽而误入歧途。
初学最好从《中国道教》四卷本入手(四川人民出版社),篇幅不大,语言也很浅显易懂,内容简明概括介绍了道教全貌,适合反复阅读。然后可以读《中国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学术气息浓一些,内容更全面,而且涉及了一些具体的理论分析,适合进一步深入了解。
《道藏》是了解道教最权威的资料,对道教整体有了基本概念之后,就可以大量阅读资料了,最基本也是最权威的就是《道藏》,如果古文底子好,最好直接读原文加注释,不行的话可以文白对照来读。如果一上来觉得枯燥,可以读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读物,如《庄子》的扩展阅读、《太平广记》等小说体书等,在培养兴趣的同时也可以拓展视野,加深对文化背景的了解。《道藏》除了基本的度人经、清静经等之外,可以从《云笈七签》开始研读。
按理说了解道教的途径以有老师带着入门,讲解教导,言传身教为最好,但现在玄风不振,很多道观里的道士未必是真有信仰的人,即使有信仰也未必真了解道教,不寻师艰难,不只是寻师难,寻弟子也难!只好退而求其次去读书了。
道教是多神教,不狭隘不保守,而且道教的最高信仰“道”并不是人格化的偶像,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力量,而是无处不在、无高低贵贱之别,“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大道”。
在世俗生活中,道教也有着崇高的社会理想,即使在儒教作为官方思想底本千余年之后,中国的社会仍然是受道教影响更深刻。
了解道教、体会了道教的精神之后,一定会被其人生观、世界观、社会理想所感动,道教是真正意义上追寻生命本源与人生超越的宗教,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应该至少对道教有所了解。
ps:摘抄的,作者并没有看过,不过倒是百度了一下《道藏》,那里真天书,对作者来说!
开头第一段说的很好,作者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