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过分地修饰自己的外表,忽略了充实自己的内心,并不是真正的美的表现。与其在镜子前花费大量时间来装扮“完美”,以此来吸引别人的眼球,倒不如用智慧和自信来充实自己,让自己赢得更多的喝彩!你说对不对?
妈妈锦囊:孩子喜欢追求名牌怎么办?
如果是3-5岁的孩子,妈妈不要给孩子太开放的选择。你应在预算范围内先选择两双鞋,然后让孩子挑喜欢哪一双。
如果是5-8岁的孩子,妈妈要告诉他你的预算是多少,然后说:“你可以在预算范围内选一双鞋。”但别用担负不起做借口。
如果是8-12岁的孩子,问他:“你需要的是什么?”孩子也许想要一双昂贵品牌子的鞋。妈妈可以跟他说:“我愿意在合理的价格上买你需要的质量最好的东西。如果你要的东西超过了这个标准,我就得知道你能做出什么贡献来让我愿意支付额外的费用。”在平时,在跟孩子一起看电视广告时,妈妈可以与他们讨论广告人是如何在我们中间挖掘和创造需求的,又用什么技巧引诱让我们买并不需要的东西。
如果是12-16岁的孩子,把预先和孩子商量好的买衣服的钱给他们。要允许孩子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要对他们说三道四,也别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伸出援手替代解决问题。平时的话,妈妈还要定期跟他们谈话,教他们就现在和将来的需要做预算,例如,妈妈可以通过跟孩子一起讨论他们未来需要的东西,如汽车、汽油、约会和储蓄等,以及他们如何来满足这些需要,让孩子学会计划将来。
如果是16-18岁的青少年,妈妈要逐渐减轻他们对家里的经济依赖,让他们学会自食其力。
《贪便宜的小兔》——爱占小,吃大亏
按理说,现在的孩子,大多数家庭条件优越,偷东西的事是不应该会发生的。但是,我们却发现,即使生活条件很好的家庭,也时常会出现孩子偷拿别人东西的事情。而许多妈妈一旦听到有人“告状”说自己的孩子行为不轨、贪小便宜、爱偷同学东西的时候,更是会恼羞成怒,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实际上,焦急、责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其实,大多数孩子并不清楚偷盗这种行为的卑劣之处。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来说,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是由两种心理因素引起的:一是孩子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望,他对自己没有玩过的东西,既好奇又想获得,而且企图马上获得。在私欲的引领下,他便悄悄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另一种是孩子有一种异乎成人的冒险心理,他们心想,我偷偷拿了别人的东西,别人却不知道,像是电视里的神偷一样,这是多刺激和神秘呀。
因此,当发现孩子有这方面的问题时,妈妈们不要急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才是重点,让孩子明白哪些东西是自己的,能要,哪些东西不是自己的,不能要,孩子爱占便宜的毛病也就克服了。
如果你的孩子也喜欢占一些小便宜——
妈妈讲一讲:《贪便宜的小兔》
兔妈妈告诉小兔:“宝贝,外面的东西千万不能随便捡,因为这很可能是个陷阱。”
小免嫌妈妈唠叨,很不以为然地说:“妈妈,我已经长大了,会分辨是非的。”
一天,兔妈妈出门找食物。
小兔子饿得难受,就自己出去找吃的。她来到洞口,很小心地把头伸出洞外四处张望,看见离洞口不远处有一个胡萝卜。她拿来一根长树枝,远远地试探着拨弄了一下胡萝卜,胡萝卜没有动。她又再次拨弄了一下,胡萝卜还是没有动。就这样反复多次,胡萝卜始终看起来没有任何异常,于是她大着胆子冲过去,迅速捡回了洞中。
“不捡白不拉,这也没什么危险嘛,妈妈有点神经过敏了。”小兔啃着胡萝卜想想。
第二天,小兔等妈妈出去后再次来到洞外,又看见了一根胡萝卜,只是比昨天离洞口远了一点而已。于是小兔用昨天的方法又捡了根胡萝卜吃。
第三天、第四天,除了胡萝十一次比一次离洞口远点外,也没发现什么危险。小兔已彻底放弃了警觉,也不试探了,见到胡萝卜就直接捡了吃,她想:哎,妈妈太小心了。
又一天,小兔看到一根胡萝卜在草丛中,想也没想,走过去伸手就捡。就在她刚碰到胡萝卜的一刹那,“咔”的一声,小兔被一个夹子紧紧夹住了。小兔拼命挣扎,大喊大叫,但最终还是被猎人捉住了。
妈妈点一点:
你看看,坏人总是想方设法,设置陷阱让人去钻的,如果小白兔听妈妈的话,不贪小便宜,就不会落了个被猎人捉住的下场。所以,我们可不能成为一个贪小便宜的孩子呀!不是自己的东西干万不能要。
妈妈也有过一次上当的经历,那也是因为妈妈想占个小便宜。那天妈妈在一个小饭馆吃完饭结账,需要27元钱,妈妈给了饭馆的阿姨一张50元的纸币,糊涂的阿姨慌慌张张从抽屉中找出-张50元和三张一元的纸币给妈妈,妈妈觉得阿姨一定是将50元的钱当成了20元的找给妈妈了。妈妈暗自高兴,很快把钱塞进袋子就出去了。可是,第二天,当妈妈拿着这张50元的人民币买菜的时候却发现钱是假的,我当时觉得占了便宜,没想到实际上却是吃了亏。
坦白地说,如果妈妈事先就知道,那是饭店阿姨有意错找的零钱,妈妈肯定会拒绝阿姨的假钱。只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会想:这次占了个便宜,反正我不说,别人也不知道。
妈妈今天把自己的这个小秘密告诉你,是想让你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因为一时的小便宜而吃了大亏。也许你也曾经在一点小事上占了便宜,一元钱买了好几张卡片,体育课上偷懒,没有跑完老师规定的路程,或者偷了同学的橡皮没有被发现。千万不要沾沾自喜,说不定那个便宜中稳藏着个大亏。同样,也许有一天,你在一件小事情上做了让步,心里不是滋味,千万不要沮丧。因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你会得到一个大的回报。
妈妈锦囊:孩子从家里偷钱怎么办?
孩子从家里偷钱,这是很多妈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除了在家里不要放太多的钱,要把钱收好,想办法不要让孩子拿到之外,当我们不想的事情终于发生的时候,你也不要急于去找“犯人”。你可以在大家一起吃饭聊天的时候,若无其事地说:“我觉得钱包里的钱好像少了,是不是有小偷进来呢?妈妈真担心。”那么,偷钱的孩子就会知道妈妈已经发现了。假如之后孩子把钱还回来了,你就说:“妈妈好像弄错了,前几天说钱少了,其实是我算错了,真对不起。”假装自己被骗,给孩子一次改进的机会。如果孩子又偷钱,你可以说:“糟糕,钱又少了。可能有小偷进来,下次钱再少,我要去叫警察了,你们说好不好?”这是不再原谅的信号。当然,如果你想让他印象深刻的话,还可以在孩子面前演一出戏。你可以事先把情况告诉社区警察,然后请他一起到家里假装调查,并故意在孩子面前说:“下次再丢钱,就派很多人来,请马上联络。”相信孩子就不敢再偷钱了。
值得强调的是,处理这类问题时,千万不要采用过于粗暴的方式,也轻易不要用“偷”这个字,因为它可能会给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很大的影响。当然,为“戒”而“罚”,也是爱的基本方式之一,只要你的惩戒出于爱心,又执行得合理、巧妙,事后讲清道理,孩子会受益很大,并心悦诚服。
《贪心的蚊子》——太贪心,反吃亏
孩子总是太“贪心”,明明刚得到一样东西,又开始想着另一样,不停地向爸爸妈妈提出要求。例如,我们经常会见到站在玩具架、糖果架前哭着闹着不肯走的孩子,而大多数妈妈的做法是因为疼爱孩子而不断的满足其要求,其实,孩子的物质愿望不能够随随便便就满足,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利。如果妈妈只是一味地满足孩子,那么孩子的要求会越来越多。等到一旦不能满足的时候,孩子就会哭闹不休,甚至大发脾气。长期下去,孩子的性格就会越来越急躁,越来越任性。
所以妈妈平时就要教育孩子知足常乐的道理,不要让孩子养成见什么要什么的坏毛病。
如果你不想有一个“贪心”的孩子——
妈妈讲一讲:《贪心的蚊子》
夜晚,一只蚊子嗡嗡嗡地飞着,在寻找着自己的美食。而床上,主人已经发出了均匀地呼吸声。
突然,蚊子好像闻到了一股自己喜欢的香味,围着熟睡的主人小心地盘旋着,找准位置用自己那又尖又长的针叮了上去。
蚊子的身子渐渐地鼓胀起来,它边吸边在心里美滋滋地想着:今天这顿美餐可真是舒服。这样想着又使劲地吸了起来。
这时,在睡梦中的主人下意识地用手在身上抚摸了下,接着翻了个身继续呼噜了。正津津有味地吸着血的蚊子被惊吓得飞起,感觉自己还没吃饱喝足,它觉得不甘心,于是在主人周围盘旋着。
“啊,好痒!”睡梦中的主人用手使劲地挠着腿,此时这一阵奇痒已把他的睡意都赶跑了。他醒过来,看着腿上鼓起的大包,用手使劲地挠着,感觉还不能止痒,于是起来找了花露水,喷洒在包包上。躺下想继续美梦。
闻到味道的蚊子打了个喷嚏,想着:我还是先到别处兜一圈再说。它盘旋了一大圈,没发现让自己感到特别喜欢的地方,它觉得自己还没吃饱喝足,不甘心就这么离开,于是又飞回来,飞到主人的身边。看着躺着的主人,围着他嗡嗡嗡地飞着,视机在寻找再次下口的机会。
当蚊子再一次飞过主人的身边,只听“啪”的一声清脆响,伴随着主人惊叫道:“哇,好多血!”抬手看到手上一滩殷红的血加上一个蚊子的尸体。
妈妈点一点:
这只蚊子之所以会被主人拍死,跟它的贪得无厌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如果它不是那么贪心,吃了还想吃,本可以好好享受一顿“美餐”的,结果反而被拍死了!
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有时候也会跟这只蚊子很像呢?比如,我们明明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笔盒,却羡慕同学的新笔盒,也想拥有,如果得不到,就不甘心、大发脾气。你看,这些行为是不是也是太贪心的表现呢?
孩子,一个人如果过于贪心,就可能将简单变得复杂,将轻松变得沉重,快乐最终被淹没。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一个不贪心的好孩子。
妈妈锦囊:如何应对孩子的耍赖?
对于贪心的孩子,妈妈最好的回答方式就是温柔而坚定地重复说“不”,不过,这往往会带来孩子的“耍赖”——发脾气、扔东西、哭喊等。
这个时候,妈妈怎么办?
妈妈首先要弄清孩子是在宣泄失望的情绪,还是在报复妈妈的决定,进而分别进行处理。
如果孩子的哭是在宣泄失望情绪,妈妈要接纳和倾听。妈妈可以对他说“不要哭”,停顿5秒钟,去感受孩子的心情,接着告诉他:“我知道,这让你很失望……”一方面让孩子觉得“妈妈了解我”,另一方面透露信息给孩子“失望是很常见的事情”,然后可以心平气和地听孩子谈谈他的真实感受。
如果孩子的内心充满愤恨,建议妈妈让孩子一个人呆在房间里,并把门关上,即采取“暂停”的技巧。“暂停”所需要的时间通常是一分钟。一开始孩子会反抗,吵嚷着要出来;接下去就放弃了,会哭泣或喊叫;最后孩子会产生孤独感和害怕,主动要求和解。妈妈要做的是站在门外,了解孩子的状况,及时取消“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