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别人拒绝你进他家,你就请求:“我不进去,我只站在你家门槛外,好不好?”到了他家门槛外,你接着请求:“我不过去,我只将左脚放过去,如何?”
待到左脚放过去了,你再说:“我不过去,我将右脚放进去,怎么样?”
待到右脚进去了,你人也就进去了。
b.提小要求的技巧
上面介绍的是提大要求的技巧。但如果你有一较小要求,直接提出容易遭人拒绝,又如何提呢?有次,我买了台洗衣机,但苦于厨房窄小,又是两人共用,没有洗衣机立足之地,就想接水管进房间,将洗衣机放家里。去找总务主任,却遭主任一口回绝,“你将水管接到家里,别人也将水管接到家里,人人都将水管接到家里,岂不乱套!”
怎么办呢?洗衣机已经买了,不用的话,放也放坏了。为此我就精心设计了一番。
这天,我去到校长室,对校长说:“我都已经这么大年龄了,还要同人共用一间厨房,太不方便。我发现那边有间厨房空着,能不能分给我?”校长回答那间厨房已经分人了。我接着请求:“那我们厨房边上有块空地,能不能分给我做个简易厨房呢?”校长也拒绝说,那里要用来种花。既然这样,我就对校长说:“您看,您要我做工作,我从来就不推三拣四,说什么做什么。可我提几个要求,您就这不行,那不允许。算了,我只提一个小要求,我买了台洗衣机,想节省时间多干点事,您能不能批准我安根水管进家里?”
校长已经拒绝了我那么多要求,本就有些不好意思,听我这样一说也就同意了,我再去找总务主任,说校长已经同意。
如果你有一个小要求,直接提出容易被人拒绝,你就先有意提出一些大要求让对方拒绝,待他有些歉疚时,再伺机提出小要求。心理学强调,人有一种“背后鞠躬”效应,当面拒绝了你的要求,意味着得罪了你,因此很想找机会来挽回这种损失,谁也不愿给人留下一种很坏的印象,这时你再适时提出你的小要求,就容易达到目的。
比如,你想说服别人借给你300元钱,就可以先向他提出借1000元的要求,遭到拒绝后,待他解释原因时,你就可以说:“既然1000元很难拿出手,那借300元总可以吧。”这样,他就有可能答应你这一较小要求,被你顺利地借到这300元。
记得诸葛亮大战营更时,司马懿曾断言:诸葛亮打了胜仗必定会退兵。结果果如其言。当时诸葛军中已没有粮草,无法继续战斗,如果打了败仗,反而不能退兵,以免曹趁乱而入。但打了胜仗,趁敌心惊胆战,以为他会乘胜前进时却果断地退兵,出敌之意外,见好就收。这就是兵法中的“以进为退”。在提要求时也正要发嘴,我们不仅要善于“以退为进”,从小到大,有时还要懂得“以进为退”,由大到小。
3.对今还价的方法
在深圳买衣服讨价还价,是人人都遇到的问题。怎样还价效果才最好呢?有些人说不管三七二十一我砍一半价。你砍一半价有时也不适中,有次我买一件衬衣,标价150元,结果还到45元,就买下了。
a.保持轻松而从容
买衣服要还好价,最重要的是要店主报出实价。如果你见到一件衣服,马上就喜形于色,表现出强烈的购买愿望,那么这件衣服你很难还价。反之,你表现出可买可不买,这件衣服有优点也有缺陷,在那里犹疑不定时,店主为了吸引你,往往报价就很实。
买衣服最好是两人同去,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一个说这件衣服有什么不足,另一个却夸奖这件衣服有哪些好处。这种戏剧化的表现,有助于诱导店主让价。当然,两人最好是同性别,如果是一位先生和小姐,反而更麻烦。
买任何东西都不能表现得太迫切,买不买无所谓,这样才能诱导店主让价。深圳很多人试探价钱的虚实,往往报出一个价,老板不同意,就装作要离开,看老板叫不叫住他。如果老板想成交就一定会急着叫住他,反之老板没叫他,就说明出价实在太低。这实际上是大家自发地对上述心理学原理的运用。
b.问责衣服价钱,买便宜衣服
深圳人常用的方法是货比三家,寻找最低的报价,这样一方面花时间,另一方面,深圳各店主卖同样的货,为了不彼此竞争降价,往往订出了统一的最低价格,你也不容易钻空子。要诱导店主报底价,有一条很有效的方法,那是我在无意中发现的。
有次去东门买录像机,看到柜台上有台“画王”彩电,我灵机一动就装作要买彩电的模样,问老板彩电的实价。老板报价后,我佯问:“还能不能便宜?”然后就表现出犹疑的姿态,在那里踌躇……这时我突然很随便地问老板:“录像机实价多少钱?”
老板报价后,我追问:“还能不能便宜?”老板回答:“最多再便宜十块。”之后,为了怕上当,我又去问了好几家商店,但没有一家报的价更低。这岂不是一种还价的有效方法吗?要买几十块钱的衣服,就去问老板上百块钱衣服的价钱,然后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模样随便问老板:“这件衣服实价多少?”老板为了吸引你买贵衣服,这时他的报价一定很实,如果你再很随便地讨一下价。老板就很容易突破他的最低限价,此时你就顺水推舟:“干脆我买这件衣服算了。”这种方法我试过好几次,都取得了成效,你不妨也去试一下。反之如果你要买贵衣服,那么就表现出想买便宜衣服,先问便宜衣服价钱,再很随便地问贵衣服的价钱。老板为诱导你放弃买便宜衣服而买贵衣服,这时他对贵衣服的报价往往很实在。
c.买大宗货物的还价方法
假设你有大宗货物要买,如何还价呢?记得有次与同事一起去买游戏机,转了多家商店与店主讨价到最低后,我就准备掏钱了。这时边上的同事突然也心动了,对店主说:“如果你再便宜10元钱,我也买一台。”
店主一听,薄利多销吧!就让了10元钱。同事正准备付钱时,恰好外面又有一熟人进来,见我们俩人都买游戏机,也有些心动。对店主说:“本来我不想买的,这样,你再降10块,我同他们一起买。”
于是又诱导店主降了10元钱。买大宗货物,千万不要一次说出,而要隐瞒一部分,作为诱导卖方降价的筹码。比如买100吨货物,你首先就与卖方谈80吨的价格,当谈到最低价后,你装出突然动了念头,对卖方说:“你再便宜一些,我就加买90吨。”好像这20吨是对方愿意降价你才想买的,这样容易诱导对方突破他订的最低价。
4.推销的技巧:
a.给人选择范围的报价法
报价是推销中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不少能力平平的推销员在这个问题上束手无策,只会毫不掩饰地、单调枯燥地报价,有时还会显出一副自己也觉得价钱高得不合理的样子,这样的报价自然会失败。
那究竟应该如何报价呢?这里介绍给人一个选择范围的报价技巧。下面是回答顾客买复印机要求报价的一个例子:
“眼下,多数人打算用12000元买复印机。有少数人能出价15000到20000元。还有一些在物价昂贵的今天受经费限制的人能出的价钱不超过10000元。请问,贵公司最适合的价格是那一种?”这种问法使你反客为主,让顾客决定他们购买复印机的档次。
“我们打算出12000元。”
他们为什么说12000元?实际上,他们的脑子里事先可能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他们不愿意站在出价最低的的行列之中,所以他们选择了中间数字。
因为事先已经筹划好了价格,心中有数。所以当我说了12000元之后你就能对他们这样说“这真令人高兴,我可以对你们这样说,这台能满足你们全部要求的复印机只卖你们10000元——比你们打算出的价钱低多了。”除了去开订单之外,他们还能做什么?
即使对方选择了最低的报价,你仍然能同意卖给他们,给人选择范围的报价法,能做到无论顾客选择哪一种报价你都能赢得这笔生意。给人选择范围的报价法可以归纳为以下步骤:
第一,开始报一个比你的真实价格高20%的数字(“多数人打算用12000……”);第二,接着报一个比真实价格高50%到100%的数字(“少数幸运者能出价15000到20000……);第三,最后报出你的真实价格(还有一些……不能多于10000元);
第四,于是你问:“这几种价格那一种价你的公司,家庭最合适?”如果他们选择了最低价格,你就用“那正好和你打算出的价钱一样”来结束你的话。
如果他们选择的是中间价格,你就用“比你打算出的价钱低多了。”
有些推销员到了要谈钱的时候,就在那里把脚挪来挪去,担心害怕地,等着那一时刻的到来。我们管他们叫作“嗯……价钱嘛……”先生,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你就不妨反客为主,给顾客一个选择范围。
b.反问法诱导
顾客人的心理真是奇妙,无怪乎恩格斯要说心理学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往往我们运用一些小小的心理学技巧,就能诱导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跟你走,在推销中,以反问的方式回答对方提问就有这种效果。
比如顾客买某件商品,问你有没有白色的。你的回答就很有讲究。如果只是简单地回答有,很可能就将到手的成交机会放跑。而如果强硬地回答:“我拿出白色的,你一定买吧!”这样又会将顾客吓跑。聪明的回答方式是以反问来诱导顾客,这一步让顾客在心理上确认中意白色的。此时,你应该追问一句:“你喜欢白色吗?”当顾客顺其自然回答喜欢时,你再将白色的商品拿出来,只要他挑不出大毛病,就肯定会买下。
这种以反问的方式回答顾客的提问,对于诱导顾客心理的确作用不小。
当顾客还未确定是否买商品,而试探地问:“我能在下月1号提货吗?”内行的推销员不会简单地回答:“肯定没问题。”他会笑着问:“月初提货是不是对您最合适呢?”这种巧妙的提问,以及随之引发的讨论,无形中已经影响顾客在心理上做出了买商品的决定。将顾客买不买商品的犹疑成功地转化为了是否月初提货的犹疑。这是兵法中“声东击西”战术的又一种含义上的运用。
戒心一旦产生,往往消除就很困难,最好的方法是防患于未然,不让对方产生戒心。有时对方原本对你自然而亲切。但由于你的言谈举止不当,而导致对方产生戒心,这就更不应该了。
语言的效力并不在于说许多话,只在于说话要恰如其分。即善于抓住关键,把握分寸,这才算掌握了语言艺术。
人生在世,谁都讨厌一些跳梁小丑似的人物,他们喜欢挑拨是非,煽风点火,在领导面前说人坏话。如果遇送到这种人,在领导面前打你的小报告,你怎样改变领导先入为主的观点呢?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都是在领导面前将跳梁小丑斥责一场,甚至痛骂一顿。但这样效果并不好,领导只会觉得你们是狗咬狗,他指责了你,所以你反过来指责他,甚至于让领导对你的辩解的客观性也产生怀疑。那么聪明的做法是怎样的呢?
我曾经与深圳某培训中心合作办班,但由于对分成方法不满意,就取消了合作。他们因此对我不满,在成教局领导面前打我的小报告,说我办班不成熟。他们以组织的名义说话,成教局领导自然深信不疑,怎样扭转这种观点呢?
首先我在成教局领导面前赞扬该培训中心,表示我很感激他们,他们为我办班提价了不少帮助和支持。我事业的起步有赖于他们的支持。然后我话锋一转,“他们说我办班不成熟,但他们仍愿与我合作;只是我觉得他们的分成方案太不合理不愿与他们合作,所以他们说我办班不成熟自然有不够客观的地方。”
这样的说法合情合理,自然很快改变了成教局领导的看法。
要在领导面前反击打小报告的人,最好先赞扬一下对方,别人骂你,你还赞扬他,领导会认为你豁达大度,从而对你建立信任感。然后,你再以非常客观的态度,表现出对自己的克制,摆事实。讲道理,这才是既理智又聪明的方式。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在争取达到和保持与他人一致的过程中,产生放心的感觉。
人们都说当今是个性化的时代,但你走在街上仍会惊奇地发现,人们的衣着打扮是那样相似。长发、T 恤衫、牛仔裤,等等,有的女孩子长得又矮又胖,那样打扮实在很不自在。其实,她完全可以打扮得富有个性与魅力,可惜她没有那样做。问她为什么,回答是:“我这样打扮符合潮流,跟大家一样。”
原来,她这身流行的打扮绝不是为了突出自己,恰恰相反,是为了让别人承认她与大家一样,是为了获得某种放心的感觉。商店老板都深谙此道。有次我去买电冰箱,讨价还价后,老板说已经降到最低价钱了,不能再降。我不相信:以为老板骗人,就犹豫着准备换一家商店,这时老板拿出一叠发票给我看别人买的价钱。我一看发票,原来别人也是这个价钱买的,有的甚至比这个价钱还高,于是我就放心下来,终于买了这位老板的冰箱。
人普遍具有一种心理倾向,就是愿意采取同别人一样的行动,若你想使某人做某事,首先应想方设法让他觉得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