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战略物资中,也只有石油是命脉,它是重中之重,没有它,军舰就是一堆废铁,很难想象日本海军重新烧起浓烟滚滚的燃煤锅炉,那样不行啊,跑得慢一样挨揍。世界三大海军强国中,英国有英荷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在婆罗洲的油田,以及英波石油公司在波斯的油田解决了石油这一难题。美国有遍布美洲大陆的油田,年产量高达一亿多吨,人家不缺。而对日本来说,其石油来源就只能基本依赖外国的供应。
小泉总一郎是受到日本政府补贴的石油商,他清楚的知道日本现阶段的石油产量,也知道政府为获取石油资源而进行的不懈努力。
日本只有本州岛西北部秋田、新泻一带,以及北海道了。此外,在桦太岛的南部和T湾岛的中央山脉地区也发现过石油的踪迹。到1940年,日本的石油生产情况是:北海道出产了1万吨,T湾生产4万吨,北桦太石油租借地生产21万吨,本州当年的石油产量是25万吨,合计为51万吨。这个数据还得刨除租借苏联北烨太岛的费用5万吨,也就是说全国一年只能生产46万吨,这点产量不足年消耗的十分之一。
随着国内产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巨大缺口急剧地增加,日本政府开始谋求对石油工业建立控制权。小泉9年前就知道其解决方法有三点,其一是在国外购买油田或获得租借地;其二是南满油页岩的利用;其三是抚顺的煤炭液化和合成燃料的开发。
想到提取油页岩和煤炭液化,小泉嘴角泛上一丝苦笑。满铁中央实验所从大正十年(1921年)就开始研究抚顺煤矿油页岩的开发,推算出能生产1200万吨石油,轰动海军省,随后获得研究资金派员到处学习提炼新技术,到了昭和3年总算鼓捣出来一些重油,但质量低劣不达标,负责人引咎剖腹谢了罪,此事不了了之。那个煤炭液化项目更惨不忍睹,3年前花了1800万日元(相当27万两黄金)的巨额资金建厂,去年产出了3小玻璃瓶成品,一时之间传为笑料。人造石油项目遭到了可耻的失败。坊间还有笑话传出,对石油渴望得不行的山本五十六海军中将竟然资助了一个宣称“能把水变成石油”的骗子,这表明军界到了有病乱投医的地步了。
原先认为,购买油田的问题对于日本意义不大,因为当时的优质油田不是被大石油公司掌握,就是直接控制在美英政府和海军部门手里,日本能买到的,只有波斯、墨西哥等国已经开采过的废油田。
但是现在情况起了变化,陈嘉申竟然在科威特发现了一个大油田,产量还在不断增加中,预计一年后,产量将达到惊人的2000万吨。陈嘉申手里还有15%的股份,如果把这15%的股份弄到手,仅这个油田15%的产量就可满足日本7成需要,随着油田进一步开发,满足日本需要指日可待,日本也就没有必要与英美撕破脸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