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补给途径有两条,一条是从魏拯民基地偷渡过黑龙江到达小兴安岭,再从小兴安岭崇山中到达大兴安岭,这条路过于遥远。第二条是外蒙马占山基地补给,但自从马占山渡过中蒙边境后,曰军就派了一个旅团的兵力封锁了外蒙与满洲国边境的一段草原地带,曰军甚至出动了关东军中唯一的一个装甲集团一部,多达100辆的九七中型坦克完全彻底封锁了边境,更为可恶的是梅津美治郎甚至在那里部署了两个战斗机大队和一个战术轰炸机大队。基于对从小兴安岭对岸基地运送弹药过来,要经过长途跋涉经历重重困难,路途中还要大量损耗这种不现实的补给途径,也基于突破与外蒙接壤地带的曰军极为困难,杨靖宇与东北局主要领导另辟蹊径,选择了一条从额尔古纳河中段渡河进入大兴安岭的途径,这条路最短的路径直线距离甚至只有130公里,虽说在莽莽群山中不知要绕多少路,但终归是一条可实现的最短的道路。
霍根就是随着这支补给部队进入的大兴安岭地区的,原本计划5天的路途,但期间山洪阻路,后勤部队道路不熟等原因,遇到大量事先未估计到的情况,致使他们整整走了十天才到达目的地,霍根的心情自然不够舒畅,见谁想呲谁。
这次补给力度颇大,考虑到进入中国国境一次很不容易,魏拯民组织起所有后勤部队并将训练完毕的3千多劳工一次性全部补充过来,至此东宁被解救的29817人除1万1千人工作劳动在兵工厂之外,所有适合作战的劳工已全部到达东北,一年多的作战下来,抗联牺牲伤残多达万人,但总体作战人数依然有缓慢上升,这些劳工的补充是一个主要原因。
现在构成抗联基础的是这些乌拉嘎金矿劳工、小兴安岭伐木工人、东宁劳工,他们在频繁的残酷的对敌战斗中表现得无比顽强、无比坚定,虽牺牲巨大但依然阻止不住他们火一般的参战热情。甚至就连那些还未训练好的一万多筑路劳工也在跃跃欲试。抗联战士们,无论其是正身处正规部队中的,也无论是那些正训练成军的,还是地方民兵组织的民兵们,都认为抗联的胜利将不可阻挡。
对战士们高涨的抗日精神,东北局的领导是感到欣慰的,但他们清楚地知道战争是长期化残酷化的,速胜论不可取,为各地抗联部队大量储备战略物资是重中之重,一旦有机会他们绝不会放过向东北抗联进行补给,可恶的是俄国人基于自身对抗德国的大战需求,又加上不想与曰本撕破脸皮危急自己的远东安全,他们对抗联的补给要求总是拖拖拉拉不尽全力。有数的几次补给只能维持抗联作战的一般性消耗,对于弹药消耗量巨大的大战来说,抗联暂时还打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