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利人利己
入夜,莫斯科传来的实况无线电广播结束,认真收听完并狠狠宣泄了情绪的工人整队重回工作岗位,契沃采夫这架庞大的杀人武器制造厂重新运转。
在基里年科夫宽敞的研究室里,基里年科夫也不肯闲着,对着马迁安问东问西,期间还问到马迁安在克林姆林宫面见史大岭的情形,并羡慕的表示自己一定要做出伟大的贡献,争取让领袖接见。马迁安表示赞赏基里年科夫这种精神,并愿意在合适的时候帮助他完成愿望。虽然马迁安不知道这个合适的时候是个什么时候。
小小的有线广播匣里奏响的乐曲回荡其中。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
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
是那首后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曲《喀秋莎》,这首歌39年就有了,但它的出名却是在41年7月。当时近卫步兵第三师就要开往第聂伯河前线,可士兵们脸上写满了绝望,谁都知道此去是有去无回,对生命的眷恋使他们士气全无。但是当送行的莫斯科一所工业学校女学生唱响这首歌的时候,年轻的士兵被重新点燃了勇气与自尊,一个月后全员战死在第聂伯河沿岸,没有后退一步。
这首歌拥有无与伦比的巨大力量。此后,《喀秋莎》的歌声伴着浓浓的战争硝烟,顺着战壕一路飞扬。歌声从莫斯科流传开去,一时间,北到列宁格勒,南到基辅,在1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在前线,也在后方,在整个苏俄,到处传唱着这首歌曲。
马迁安在此时,在此地听到这首歌并不奇怪,他感兴趣的是那个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现在生产的怎么样了。
不过马迁安不会傻到直接去问,他对着基里年科夫旁敲侧击。
“马,你的设想真的很超前,你是怎么想到要将现有的火箭弹加长增弹径的呢?要知道我也是才知道不久,我们在“共产联盟”兵工厂正在研制,这还是机密。”
我怎么超前?这算什么超前?不过知道俄国人已经在开始做了,马迁安也就没再这个问题上做过多询问。马迁安笑嘻嘻回答他:“中国人早就知道,又长又粗才有威力,这没什么奇怪的,要不是限于原材料限制,我们早就造出来了。”
基里年科夫见怪不怪了,他知道这个马脑海中有很多奇思怪想,这也是自己愿意与马迁安接触的原因。
很快马迁安想起刘顶的嘱咐,刘顶想在契沃采夫兵工厂仿制鬼子的九二步兵炮,基里年科夫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不同意,刘顶考虑到合作关系,又不能硬来,这次抓到了马迁安做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