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大陆的东部,群山连绵,重峦叠嶂,被世人称作东岳。
东岳之中乾立着三大势力分别为一国,一阁,一司。
这里是大陆上山峦最多的地域,其中一山更是孤峰突起,高耸入云,这座山似乎被神所遗忘,又有着某种眷顾。
一年虽有四季,但在这里却只有秋天常在。
这座山,山体连绵不绝,占据了整个东岳四分之一的山脉分布,而更多的是一年四季皆为黄褐的枫叶。
这座山正如它的特征一样叫做秋落山,而真正使它文明世界的是盘踞这里的一阁,秋风剑阁。
秋落山再向东去,则是东岳的第一大山脉,巨蟒山脉。
巨蟒山脉也是如其名所取,脉络蜿蜒曲折如巨蟒般盘踞,山脉之间是一处盆地,而那一国也正是建立在此处,也是东岳唯一的国度名曰晋国。
晋国人口相比其他四域的国家较为稀少,整个国度也只有百万人众而已,毕竟谁不愿意在这群山遍野的穷乡僻壤呆一辈子。
所以很多生活在这里的祖辈们很早就开始做出迁移,移到别的地域生活,只留下很少一些的人留在这里繁衍至今。
直到百年之前,进山置业的几名工人无意间发现了这巨蟒山内蕴藏着大量奇异的石头,于是上报给了晋国皇室。
经过鉴定发现这竟是极为适合打造武器的稀有矿石,此石打造的武器无一不为上乘优品。
这一发现,使这沉沦千年的衰败王国毅然崛起,通过贩卖原石或是出售武器或是与之交换物资成为这个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甚至秋风剑阁乃至远在北荒的霸刀阁都不远万里来这里购置武器。
而这里的人们只需要上山采矿或是打造武器就可以换取一笔可观的收入,拥有富饶的生活,铁匠则成为了这里最为崇高的职业。
正是这里日渐富饶的生活,以至于近百年来晋国的人口剧增,逐渐恢复到鼎盛时期。
可在百年之前,千年的贫困生活与山中时不时出没的野兽,使百姓们整日提心吊胆,自己又没有能力移民别域,于是逐渐失去了光彩。
就连山中产的粮食也大都酿成了酒水,整日靠酒精麻痹自己,浑浑噩噩一生也就过去了。
而人这种生物,越是肉身的痛苦,心灵的匮乏,就越是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充实以及寄托,于是千年前一个宗教横空出世,迅速地俘获了晋国从人民到皇室的心灵。
这个宗教以天地唯一真神迦南为信仰,使人们信奉迦南为天地之主。
并以此为跳板,此教强者如云屡出不尽,竟将世界上的多大半的国家全部掌控为之手耳,各地兴办殿堂。
这个宗教就是行天司。
巨蟒山脉的主峰,莽神峰就是行天司总司所在之处。
山峰之顶阳光照射得最为强烈,花开得也是最为茂盛。
山风吹得满山的樱花零零飘散,落于一座高耸神殿之间。
整座神殿内墙设壁画,画中的人形态不一皆是飘然于天际苍穹,画中的物似古老祭坛,人们在空中飘起舞用神力托起牛马猪羊似乎在祭拜着什么。
每隔十米便设有五支红蜡用来照亮神殿,又似乎用是来烘托神殿中央那个古老与神圣的黄金神座。
“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都办砸了,还有脸回来见我?”
神座之上传来一道低沉愤怒的声音,就犹如九天之上传来的响雷一般吓得跪地上的那名道人头都不敢抬起。
道人死死地低着头,绿豆色的眼瞳紧缩一起,冷汗挂满了他那张干瘪的脸夹。
“司座大人饶命,要不是那少年的寒气实在是诡异我怎么会失败。”
道人咬着牙,硬着头皮才把这句话说完。
他本想着自己死期将至,以司座大人的手段必然不会宽恕自己犯下的错误,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他说完这句话,司座大人竟没有任何动静反而沉默了起来。
“寒气?寒气?北疆……寒气!”被称为司座的男人喃喃自语着。
突然他眼前一亮,对道人的态度也有所缓和。
只见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充斥着神圣无暇的气息。
“林赢,你再去一趟北疆,确认所说的那个少年是否真能驾驭寒气,我主迦南会免去你所犯下的罪行。”
“遵命!我主迦南!”道人猛地抬头,心中暗喜自己竟逃过了一劫,最后念了声教号便匆匆褪去再也不想也不敢在这里多停留一秒。
就在道人走后,一位身穿火红色战袍的青年男子缓缓走出,来到神座之下躬身行礼。
“我主迦南。”
“父亲,真的是元力出现了?”
烛光微摆,隐隐约约地将男子俊美的脸庞照亮,眼眸中露出无比激动的神色,诡异的是此子左眼为妖艳的火红色,右眼为淡薄的土褐色与陈三道的极为相似竟也是双异瞳!
“极有可能,寒气出现在北疆,我并不觉得是巧合。”通天司座说道,此时的他手中拿着一本古籍认真翻看着。
随着一页页被翻开,古籍逐渐散发出淡黄色荧光,忽然翻到一页顿时涌出一股银白色寒光,冻结了周围一切。
可寒光非但没有散去还继续侵蚀着通天神座,只见他轻轻挥手将寒光扇散,随着寒光的覆灭书面上顿时浮现出一个‘洋’字。
通天司座将书合上小心翼翼地放到神座旁那个不知用什么材质打造的书架上,随后在红袍男子的搀扶下走进了殿后长长的走廊之中。
长廊通往于连接三座神殿的高塔,此塔高耸入云彷佛想于太阳比肩。
常常有青雁冲破云端围绕着高塔好奇地观望,只是每每想入侵进去的时候就会被高塔上所浮现的铭文击得灰飞烟灭,最后随风洒于大地不留一丝痕迹。
直到他们的身形逐渐遁于黑暗,放置在书架上的那本古籍突然自行翻动起来。
总共翻动了四次,每一次都会浮现出四个字和与之相应的光辉。
银白色的‘洋’。
红褐色的‘窑’。
青金色的‘庇’。
以及灰绿色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