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朝堂上的事情就总是那么多,公主和裴云清回来才两天,朝堂上关于地方又出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有人上奏濮阳太守郭正平私自养马,同时私藏甲胄,有谋反嫌疑。
历朝历代,对谋反之事都是犯了皇帝的禁忌的,那都是皇帝极其重视的事,周国的皇帝也一样,听到郭正平谋反的事情,他当即勃然大怒,立即下旨命人撤了他的官职,押回京城,明正典刑。
这一次,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是武侯李泽峰针对文昌侯的报复,因为郭正平和文昌侯关系密切,那上一次文昌侯动了李泽峰的人,李泽峰势必要报复的。
面对此种状况,那上柱国杨坚石当即出班上奏:“陛下,臣以为,那郭正平为人处世端方有力,刚正不阿,对陛下忠心不二,绝无可能做出谋反之事,请陛下三思。”
那濮阳在大皇子宇文轩军队的治内,大皇子和郭正平也有过一些交往,虽然不深,但也算熟识,所以已然回京的大皇子也奏道:“父皇,上柱国所言不虚。那郭正平不过一方太守,有何能力有何野心要谋反呢?请父皇明察。”
这个时候该武侯李泽峰出马了,他清了下嗓子出班道:“陛下,关于郭正平谋反一事,既然他的长史上本揭发,那必然不可能是诬告,私自养马和私藏甲胄,都是我大周国明令禁止的事情,他既然做了,这不是谋反是什么!”
的确,这两条,如果按照大周国的律例,哪一条都符合谋反的情形。
太子宇文钰原本是要和大皇子宇文轩作对的,但因为母亲的关系,太子是不可能帮助武侯的,同时想起了临行前裴云清的交代,就转变了话锋说道:“的确,如武侯所言,这两条都是大逆不道的罪过。可是我们不能仅仅听信一个长史的指证,就坐实罪证。”
皇帝宇文邕本来在大怒之中,此刻听了两个儿子的话,头脑也冷静了一点,而且,他心底还有一种莫名的欣喜,那就是两个儿子第一次在某一件事情上达成了一致,所以他态度平缓下来,朗声说道:“的确,这件事,我们最好要查一下。”
那么该派谁去呢?
武侯觉得由刑部派人将郭正平捉拿进京,审讯一番就可以了,大皇子宇文轩和太子宇文钰却觉得应该由朝廷派人而不是刑部去濮阳去查。
两个儿子的话自然是有分量的,皇帝宇文邕当然更觉得这件事上既然兄弟齐心,那么必然其利断金,也听从了两个儿子的建议由朝廷派人去濮阳去查。
可是派谁去这个问题上,两个皇子之间终于产生了分歧。
大皇子宇文轩建议派巡察使去,太子建议由谏议大夫去,两边各自陈述自己的理由,争论不休。
那武侯李泽峰很自然的选择站在了大皇子一边。
看两个皇子争论不休,皇帝也有些为难。
这个时候杨坚石和独孤欣一起提议道:“陛下,既然两位皇子都不让步,老臣以为,不如派芳宸公主前去,正好也不用争了。”
的确,公主是最好的人选了。毕竟皇帝就两个女儿,一个是宇文紫嫣,已经成年,一个是年纪才八岁的李贵妃的女儿宇文雪薇,被封为了千金公主。这大皇子宇文轩和太子宇文钰之间政见不和已经是多年的事了,只要是对方提的建议,一般都会为反对而反对。可唯独对两个妹妹,都喜爱无比,所以,也只有这宇文紫嫣去,才能得到两个皇子的一致同意。所以当场拍板,就派芳宸公主宇文紫嫣前去濮阳。
可是晚上,那李贵妃听说皇帝要派宇文紫嫣去濮阳查探郭正平谋反案,却有些不乐意了,上次太华州的事情,已经让李贵妃对宇文紫嫣颇有些憎恨,再加上这李贵妃生性比较跋扈,所以也就在皇帝面前耍起了脸子,皇帝为了讨得美人欢心,就哄她说:“天色已经晚了,明天再找两个皇子商量一番。”
哄了好几下,那李贵妃也不同意侍寝,一直到皇帝宇文邕说考虑下换个人去濮阳,那李贵妃才晴转多云,让皇帝上了自己的床。
次日天明,那皇帝找了两个皇子,商量换一个人去的问题,那太子和大皇子居然一致的反对,坚决的说朝堂上已经定下来的事,万万没有更改的道理,那皇帝看两个皇子态度坚决,又考虑到如果换人去,两个皇子不知道要争吵到什么地步呢,也就点头同意了。
至于这晚上么,李贵妃那里是去不成了,就先到皇后那里躲几天吧,那皇后虽然不是深得皇帝喜欢,但毕竟也算贤良淑德,在她那里躲个清静,也还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