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又想起了那一片蝉鸣声,
家后那一片小树林里,一片震耳欲聋的蝉鸣声,我俩有点紧张的悄悄走了进来,终于套住了一只,它刺耳的鸣叫,也只能扑棱扑棱的在套子中了,拿着杆的吆喝着另一个赶紧捂住套子。连着几个夏天我都和小伙伴去家后的小树林里捉蝉。直到上了初中,学习或者学校的事终于让我暂时对这片树林和捉蝉顾不上感兴趣。
许多年过去了,那一片蝉鸣声却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想念听那一片蝉鸣的感觉,一并想起小时候的生活。
儿时的小伙伴永留心底,那一片树林,那一片蝉鸣声至今还能在耳畔回响。
年少时,玩的心是忘我的,门口一大堆捆起来的玉米杆,因为都是立起来放在一起的,所以里面有空隙,可以转进去,我就心生有趣,和伙伴玩起了捉迷藏,结果钻进里面自己都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了,最后憋闷的厉害,急得要死,好歹尽了全力又钻了一次,好运还钻出来了,再也不敢往里钻了,以后怕在狭小的空间里了,因为害怕出不来,可能和这一次的捉迷藏有关。
到了五年级我的数学成绩也是在班里名列前茅,但不是最好,有一位特别厉害的同学。如果考试题特别难的那种,他能直接把所有人落下一大截,包括第二名的我,他哥哥当时就在读大学呢,可能有时也教他了。那年正好我舅舅也毕业分配到我们学校当老师了,于是星期天或者假期我又就跟着他了。记得他还能拿出他那时候上小学的资料,拿出来几本他初中时候数学的资料,他是自己考上学的,一个爱学习的总是爱惜着他的书,他找出来时,一边翻看,一边嘟囔,“我滴乖乖,这都是好书啊”,霍,我就想啥好书,或者他上学时深受影响吧。那是几本带解析的数学应用题资料,那段时间,我晚上就是做这些练习题了,确实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那些题,有的要拐好几个弯才能做出来,自己能做出来的时候当然是非常自豪的,我喜欢上了那种感觉。我能明显感觉到我的数学已经超过了一般的同学,因为他们就接触不到这些。当时流行像和尚分馍那种智力玩笑,其实就是一道复杂的应用题而已,舅舅带我玩的时候,有人说起时候,舅舅就问我,我自己真的能在心里算出来,大人们都有点不相信了。长期的练习,思考分析能力提高了,以至后来我反感学方程,觉得那样做出来不算本事的。
我喜欢上了考试数学,那是在操场上树底下考试,到考试时候就高高兴兴搬个小板凳去操场里树下坐着了,那一挥而就的感觉真是痛快,就怕是一些简单的题目,都是高分,没啥意思,每次我就是和厉害的那位抢第一名呢。
只是我是偏科的,语文成绩一般都不如,沉不下心来学和思考,也许和躁动的心有关。可能还是接触面太少,不经事,见识太短,理解不了,就想像当年不理解西门豹,总想着豹在哪里,当时我能理解的也许是就是豹子吃人这种。可能这也是我语文成绩差的原因,写字写了好多呢,字写的也不好,因为心不在焉,阅读解析也理解不好。
转眼快该升初中了,我记得往年跟着大一级的同学去看榜单,那颇大红纸上写满了名单,许多同学都围着看,前十名的还附贴了照片,那真是光荣。我特别羡慕。从那时起心里就盼望我考初中时照片也能贴在那上面。哦,那时全乡一个初中,下面的小学都去那个学校考试。记得那考试的场景,老师带队领着去,考完大家就在校园里讨论,满院子的同学老师。考完就放假了,在家的时候就听说了考试成绩,我也在那前十名里面。去看榜的时候却有了失望,那年都不贴照片了,名次也是打乱的。
假期里就预习初中的课程,准备升初中了。